沐科学轻风,汲智慧甘露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aninelotus 有风来兮抚我长发;有雨飘兮沐我花容;星兮月兮寰宇美兮!

博文

一棵树 精选

已有 4172 次阅读 2024-10-16 10:1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一棵树

文/蓝莲花瓣

有一棵树站在那里,仿佛从未离开。每当我经过它的身边,总要摸一摸它的树干。有一棵树站在那里,永远都不说话。每当我想起它的模样,总感觉有千言万语无法表达。

它长久地站在那里,把三百六十五天的姿态和颜色都飞扬在时间里,任由我阅读。可它从来都不管,我到底读到了什么。春天,我还没有参透的绿,夏天就已经变了样。昨天那一片树叶,就真的和它在今天的表情一样吗?这些事儿,我到底该怎么回答,谁来给我一个正确答案?

我每天走在路上,总看到那棵树站在那里。我无数次见到它,无数次观察它,无数次阅读它,它就像是一本打开的书,它还是一本特别灵动的书,它的枝叶飘摇,它的妆容变化无尽。我多么想对它说些什么,可是,我该对它说些什么呢?

有一个名叫树洞的网站特别神奇,是能承受秘密和私事的平台。而它的名字“树洞”则来自一个故事。有人对着一个树洞倾诉自己之后,树不会说话,不会把那些秘密和私事传播出去。可我想对着那棵树说话,我是希望得到它的回复,希望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我知道它不会说话,若我说话,就算是对着树洞说,我也是自言自语。

我为什么总想说话?一棵树站在那里,我觉得孤独吗,我觉得它孤独吗?三毛说它,“一半在土里沉默,一半在风里飞扬。”而我知道它在土里的那一半是它的根,如果留心去查看一棵树的根,你会发现在岁月的年轮里,那些根极尽所能地蔓延、伸展、把自己挖掘下去,去向能去的地方,仿佛它们都长着眼睛👀,长着手抓,把一棵树所需要的营养收集、吸收,给自己,给地面上的那一部分。我能觉得它孤独吗?它的生命是如此丰盈,它的生命是如此强壮!

我想和一棵树谈谈心,我能用什么方法让一棵树知道我的心意呢。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在大厅里摆了两盆同样的花,人们每每经过时,对一棵进行长期的表扬,对另一棵进行长期的贬低,后来发现接受表扬的花越长越好,而被谩骂和贬低的却慢慢地枯萎🥀了、死亡了。也有科学研究发现,植物们之间是能够相互传递信息的。这是不是说,我真的可以有一个“树洞”朋友,跟树谈心、聊天、倾诉衷肠?

如果树🌴听到、记住了我说的话,它会把它们变成什么样子的信息放在自己的“生命”里呢?这是多么神奇的世界,我如此多言,而树🌴沉默不语,它沉默不语却能分清楚我的语言是真心喜欢还是嫌弃憎恶!我把那些树叶做成了书签,树知道吗?

很多很多年之后,那个滔滔不绝爱说话的我从这个世界消失不见了,树还站在那里。春风来了,它就穿上绿装,秋风来了,它就色彩斑斓。它还在风里飞扬,在土里沉默,它会记得我吗?若是它记得我,它能告诉另一颗树吗?

我突然明白了我的孤独,我因为孤独而会说话,人类因为孤独而发明了语言文字。后来发现这语言文字不但能够相互表达孤独的感觉,而且可以组织集体或者社会,能够组织的人类就被发展壮大了。可是千百年的树,还是那么沉默,沉默得前年万年。

后来的结果是什么呢?人们可以在桦树皮上写诗,人们把树木制作成纸张,把历史故事、人生道理和科学研究都写在纸上、印在纸上,文字与树木一起永存了。可是,每一棵树依然独自安静地站在那里,我依然孤独地路过了它。我可以凝望、抚摸它,对着它说话,它却总是不言不语。

什么时候,爱说话的我能够读懂树的语言?什么时候,爱说话的我能够记录树的心思?一棵树站在那里,它不会说话,它就不会孤独,它只是静静地做着它的各种动作,而我的孤独,可能与它无关。

即便这样,我也愿意表扬它,我莫名其妙地、忍不住地想要表扬它。

一棵树

有一颗树站在那里

看我路过了它的生命

有一棵树站在那里

向我展示着它的沉默

时光如果凝固了

我就在树洞里留下自己的秘密

请把一棵树的繁茂

沉沦在我的人生里吧

 

我要行走,微笑,热爱

就像一棵树总是站在那里

树的风景线,我的风景线

有一棵树总是站在我的生活里

有很多树站在那条路

有很多树站在没有尽头的路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594-1455531.html

上一篇:大四的模样与金老师的课程思政
下一篇:总是美好的
收藏 IP: 124.152.82.*| 热度|

16 崔锦华 李学宽 吕健 王从彦 朱林 王安良 朱爱军 郭战胜 武夷山 康建 郑永军 杨正瓴 钟炳 刘钢 孙南屏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