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科学轻风,汲智慧甘露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aninelotus 有风来兮抚我长发;有雨飘兮沐我花容;星兮月兮寰宇美兮!

博文

大四的模样与金老师的课程思政 精选

已有 749 次阅读 2024-10-12 10:47 |个人分类:科研教学絮语|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四的模样与金老师的课程思政

文/蓝莲花瓣1 . 蓝莲花瓣们有点着急

这个秋天,蓝莲花瓣又一次给高年级上课了,物理专业大四学生。他们上学期参加了教育实习,也算是给别人当过老师的人了,现在回来再当学生,总该有些不一样了。

的确不太一样,明显成熟多了。但我们今天的重点在于他们(或者说是我们要替他们考虑到的)面临毕业的两个压力,那就是考研和就业。从就业上来说,这是同一个问题,对于每个学生,这又是两个问题。

考研,谁都不能保证自己能考上,如果考不上,那就得考公、考编、考三支一扶,而在这“三考”之前,我教的学生们还需要考到教师证。这样的“五考”,其实际过关率都不能说是很高,应该说,它们是命中率极低的考试。

比起这“五考”,对于一个带课老师,我更关心的是本课程不要挂课,因为它是一门大四的课,几乎不存在重修的机会,或者说重修或者留级学生付出的代价都有点大。因此,我上课有点严格。

很久以前,看到大四的课表上空白很多,以为学生们很闲,跑到教室里一沟通,才看到每个人的座位上都堆满了书,虽然大家考的不一样,但是他们基本都在参加各种考。我自己大学毕业时有没有这么紧张,已经忘记了,但那时也有导员指导就业的,我还选择参加了一个培训班,拿到了结业证书。在毕业分配的时候,这个结业证并没有被过问。

但如今我们做老师的有时候陷入了焦虑之中。每个毕业季,开会时就要强调就业率,这件事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也特别希望我们的毕业生都能够就业,高的就业率就意味着学生们应该顺利通过这“五考”。更为重要的是高的就业率的最基本前提是,学生们能够顺利毕业。所以,我们还有一个要操心的事情,那就是他们所有的专业课程、毕业论文都考及格了,都通过了。

对于大四的学生来说,大学里这最后一年,是一个时间紧张、非常繁忙的时期。也是因为我自己的这种焦虑,前几天上课就给学生们做思想工作,要求他们上课不要玩手机,好好听课,鼓励他们参加研究生考试。在其后与同学的交流中发现,我的话起来良好的“正反”作用,正作用是有些学生听进去了,反作用是引起了一些学生的焦虑。这使我有些内疚,反思下来,我其实也犯了一个错误---好心办了坏事。所谓好心办坏事,就是起心动念是好的,但考虑问题和选择处理的方式方法还不够周全,用力过猛了,导致处理结果出现了“副作用”。

2. 学生们和蓝莲花瓣们都要冷静

冷静下来再分析,则我和学生都不需要为了这“五考”而焦虑。同学们参加高考并完成了目标,成为我的学生,他们在大学的基本任务是接受大学教育,修到学士学位,拿到本科毕业证。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他们在大学的基本目标就达到了。而对于我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只要不是彻底放弃自己,保持正常、认真的学习,他们都能正常毕业拿到学士学位。而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如果说没有上大学的人都能够找到工作解决基本的生存和温饱问题,他们大学毕业了也一样有能力养活自己。

所以,达到毕业要求,能够顺利毕业,我的学生就完成了进入大学学习的目标了。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事实上来说,就业这件事情是大学的附加值,即大学在“培养人才”的功能之外,又附加了培养对社会有用且应届毕业就被社会需要的人才。

而对于学生个人来说,被纳入就业预选赛道的各种考试,考研、考编、考公、考三支一扶、考教师资格证等,其实都是他们在能够拿到本科文凭的基础上对自己人生的一个额外的设计或者期许。如果考取之后,他们的前途、职业就会更好一些,相当于更进一步了。既然这是一个额外的、提升性的选择,就没有必要为了考上或者考不上而纠结,复习就好了。

当它们是属于“更”的时候,在心理上人就会有了一定的冗余,不需要那么紧张,何况紧张的情绪、焦虑的状态,更加不利于学习和应考。更进一步说,人们参加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考取,但为了考取而把焦虑感加入复习的学习过程,那是完全不利于考试的通过,这是一种效率极低的时间利用方法。只有真正静下心来好好复习,才能把功课学会、学懂,才能有货真价实的收获,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考试。

3. 金老师的课程思政

早上理工督导组组织听课,是化学化工学院金小青老师开设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正好讲到反应动力学过渡态理论部分,她把课程思政有机、有效地融合在知识讲解之中了, 教学效果特别好。

化学反应分子碰撞理论认为,在气态反应中,只有那些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才有资格、有可能发生反应,而具有足够能量并不是它能发生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变成生成物的充要条件,只是必要条件。只有这些能量足够高的分子的运动具有合理的空间取向、良好的碰撞方位,才能正好遇见与自己相互碰撞、且能生成中间络合物的另一个分子,那么,这个分子才能称为是活化分子,才具有极大的可能促成化学反应的发生。

金老师用这个理论引导大家思考,应该“如何充实地度过四年大学生活?”,这让人感觉到特别切题。学生来大学里读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要提高自己的能态,让自己具有足够高的“能量”,成为一个“活化分子”。而对于年轻的学生们来说,他们面前是广阔的人生和庞大的社会,将来要在哪个领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哪一行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而对于蓝莲花瓣的大四学生来说,这一点则更甚。实质上,如果是一个对自己和对人生有一定期许的学生的话,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应该完成“寻找人生方位”的问题,是要考研,考编,或者将来大致要做什么,那个选择他们基本都已经完成了。所以,这部分学生蓝莲花瓣并不担心,只是希望他们坚持自己的选择并为之付出追求的努力,一定会有效果。

当然,蓝莲花瓣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大一、大二也许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并没有好好学习,随波逐流放任自己。而到大四的赛道,人生早已没有退路,至少不能再颓废摆烂、仍然喜欢与手机共舞。对于他们来说,往者一去不可追,也不必为此过多纠缠。如果现在开始给自己定位,并为了成为真正的“活化分子”而有行动力,那么,一切都为时不晚。

在金老师讲过渡态理论的课件中,金老师画出了过渡态的能量示意图。金老师的金句分享“成功在彼岸,过渡态是桥梁”,蓝莲花瓣认真看了一下,那可是一个相当高大的桥梁。说它高大是有一个问题埋在其中。图中,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按说,应该直接反应就得啦。但是,不。这个反应要发生,则反应物们必须把能量爬升到那个过渡态所在的桥梁的最高处,活化分子们在这里碰撞生成络合物,旧的化学键将断未断,新的化学键将成未成。然后,络合物分离,能量跌落下来,反应生成物诞生。

这不就是说,反应物们要想发生化学反应,就算是放热反应,也得先克服自己,让自己具有大于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大于目前状态所具有的能力,然后,才有可能发生反应“变成”自己想变成的样子[生成物]。原来自然的、科学的道理是这样的啊。怪不得中国古人说,欲得乎下,必取法于中;欲得乎中,必取法于上;欲得乎上,必取法于上上。看来他们说的不但是社会法则,也是自然的法则呀。

以金老师的课程思政为基点再来看待蓝莲花瓣的学生们,他们的大学,他们的考研,考公,考编,考教资......所有的一切,不都是为了让自己从“反应物”发生反应成为“生成物”吗?那么,本质上来说,一切的学习、复习、备考,都是为攀升那个势垒,为了提高自己的能量和能力,“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那我们所有的人,都不必要着急、上火、焦虑,以理性的、平静的心态,认真对待则可。

若考取了,是成功,若考不取,那也是成功。因为,这个过程都在能量提高的路上,而能量是守恒的,它总在那里,在合适的时候它就会释放出来。因此,只要用心用真,为某一个势垒努力过了,那就没有遗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594-1454953.html

上一篇:蓝莲花瓣|致秋天里的自己
收藏 IP: 124.152.82.*| 热度|

4 崔锦华 许培扬 王从彦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2 15: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