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教育需要一些宽容和耐心
---蓝莲花瓣---
其实好久了我一直在科学网潜水,一是由于今年工作比较忙,二是想要练练内功,提高工作能力。但是,徐耀的博文《不设目标是教育的唯一出路》很深刻地打动了我,他的文字就放在我的心里。今天打开科学网,又看到马臻的博文《不想无原则地“讨好”学生》,就想到了一种有关教育的坚守。想到了我的教师的事业。
大多数时候我们做教师的聚到一起,不会不讨论学生。而这些年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一级不如一级”,似乎抱怨和无奈多一些。社会上的言论,网上的讨论,也仿佛是声讨教育的更多。不禁深深地发生了疑问,究竟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呢?
我个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上大学,那时候经济还不发达,文化信息也远远没有现在的发达,我自己所感受到的大众的文化素质也远远不如现在。因为,那时候村里有一个大学生,是稀少的,物以稀为贵,因此考上大学,甚至于考上一个中专,便会远近闻名了。但是现在,村里谁考上了大学,应该大家都知道,但是再也不是那么地稀少了。更加明显的改变是,毕业了工作很难找。所以,这些年教育的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大学生人数比例的增加。这个变化应该有一个很大的益处:提高了全社会的知识文化素质,是水涨船高式的提高。
这种提高因此也带来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谁是人才?谁是精英?要在很高的水面之上再找高度,再造高度,肯定比前一次困难,这个任务也比前一次艰巨。一个艰巨的任务的完成,不但需要魄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大家的支持,尤其是教育,你要生长一百年的参天大树在三个月里让你看出潜力,不但是对对方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挑战。因为能力,是一种没有办法度量和预期的东西。没有给予教育足够的发展和成长的空间,没有让教育在坚韧中成就自己。谁都没有资格苛责教育。
但是,不是所有的思想都是理性和客观的。有的人把孩子交给老师,老师分析孩子成长的种种可能,对方说:“你是一个教人的,你把他教不好。” 这就是一种既功利又愚昧的思想。首先,家长的好坏标准,也许和教师的不一样,更有一些人们自己的标准常常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参考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其次,教育是一件庞大系统的多样性工作。庞大系统是指一个学生或者孩子要面对的是全部的生活,有很多人,很多因素。多样性工作是指,教育的效果其实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集合。每一样因素都在起作用。所以,谁有能力对教育打包票?一个成人能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打包票?
成长和成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意味着发展变化,同时意味着会出现种种的问题和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问题的挑战,才能造就真正的成长。可是,这些过程,是需要我们给予时间,给予空间让学生们发现、认识和成长的。当一种教育模式和制度制定出来了,一种方案已经实施了,在整个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现象,最理性和最具爱心的做法,应该是积极地面对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改弦更张。因为教育的效果,非得等到很多年才能体现出来,非得有不少不少的毕业生,一批一批的社会力量才能表现出来。倘若让教育在一片骂声中讨好社会,只能造成全体教育的无所适从。所以,出了问题的前者是教育,不断变化的而后者不是教育,叫做折腾。
最为重要的是,社会需要各种层次各种能力和各种特点的人才,每一个孩子的天赋和环境都不相同。不把自己的虚荣和功利强加在孩子身上,是很多人都办不到的。但这不是教育的错误,这是家族的家长的传统的错误,这种不理性的表现所带来的对教育的影响,需要家长们自己反思和修正,而不是变成对教育的贬损。想一想吧,谁能在监工的虎视眈眈之下,莫名指导之下,把工作做好?
在这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把教育作为一种投资。但是,一定要明白,这种投资的收益是无形,是没有办法用具体的东西来衡量的,千万不能功利化,极端化。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当一种知识或者文化能够被写在教科书上,那它就是非实践的,它同时也是已经成为过去时的,这样,学校的、网络的,所有有型的教育,教的东西都是成熟过时和纸面上的,屏幕上的。而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要面临的是却是现在进行时和实践的问题。所以,用能不能找上工作来度量前面的教育,那也是不可靠的。更进一步,需要给予他们一些时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这包括了体会实践和理论,把自己的教育转化成为能力。
这段时间科学网上还有其他老师的博文谈论教育问题。王德华老师的《知识的有用和无用》,鲍海飞老师的《教育的沉思》都使人受益匪浅。同时也感受到他们的对于教育的坚守。教育本身是一种默默的、长期的耕耘,教育的效果和受益不能功利化。有教无类,但孩子们的特点和人的不同是现实和客观。所以,教育人尽其才,各显其能是可能的。可是,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都应该给予教育一种宽容和等待的耐心。国科大如果夭折了,谁也不知道它的模式和理念究竟好不好。可这种夭折对进入国科大的学生未必是好事。
备注:引用的博文的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8905&do=blog&id=89037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8902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3939&do=blog&id=888184&from=spac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890824.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