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科主任作业:我院中西医结合感染病重点专科实施计划

已有 3179 次阅读 2011-3-25 08:11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西医结合, 感染病, 重点专科, 实施计划

    按:打开那几年做科主任的工作总结和申请报告,不禁生时过境迁之感。时光最是无情,把一切都冲刷了去,只留下过眼云烟......

    一、目标和思路

    1.目标:根据我院实际,建设全国中西医结合感染病重点专科(同时争取省、市重点专科),提升医院内涵和竞争实力。

    2.思路:去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了10个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深圳市中医院位列其中,我们要想争取重点专科,必须改变思路。

    (1)避免重复,扩大内涵:基于我市已有中医肝病重点专科,我们将过去的中西医结合肝病专科转换为中西医结合感染病专科,从而赋予新的内涵。

    (2)积极筹划,主动组织:市中医院的获得医肝病重点专科,是上级主管部门已经有了计划,下面积极努力争取的;我们面临的难题是上面没有计划,而要靠自己积极策划和组织,来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立项建设。实际上就是我们要承担本来该上级主管部门去做的一些工作,虽然难度较大,但通过努力应该能够达到,这也是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3)瞄准重点,分头突破:负责重点专科建设的主管部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协助部门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处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我们应该一一游说和鼓动;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的覆盖面包括各省、市传染病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各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院的传染科,各中医院校附属医院的传染科,我们宜选择重点医院积极组织和联合上书。

    二、外联工作

    1.调研:通过调查研究,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

    (1)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了解此项工作的可行性。

    (2)通过佑安医院赵院长等,了解全国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工作的现状,写一篇《我国感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工作的现状和前景》,已知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肝病重点专科。

    (3)通过部分中西医结合医院传染科的工作调查,写一篇《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传染科发展战略的思考》。

    (4)通过部分中医院校附属医院的传染科的工作调查,写一篇《我国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传染科发展战略的思考》,已知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感染科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感染病重点专科(同时亦为全国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2.筹划:争取上级部门的认可和立项。

    (1)建议书:联合不同系列的20余家重点医院,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提交建议书,并附调查报告3份。

    (2)通过熟人和关系到有关部门做一些工作。

    三、内涵建设

    1.创办学会和杂志:我们已经申请成立中国中西医结合感染病专业委员会,挂靠深圳市东湖医院,并筹办《中国中西医结合感染病杂志》,这一工作还需进一步催促落实。

    2.争取中西医结合感染病重点实验室:在深圳市肝病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中西医结合感染病重点实验室(实际上是两块牌子,建议引进2名高级人才,1人负责中西医结合,1人负责分子病毒),中西医结合方面主要由中药药理室(含细胞药理和分子药理)、中药制剂室、中药鉴定分析室、动物房等组成。其中,中药药理室将开展肝星状细胞、3T3成纤维细胞等的培养,观察中药对肝纤维化细胞增殖、胶原分泌、信号传导、细胞凋亡等的影响;开展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等的培养,观察中药对肿瘤细胞凋亡和诱导分化的作用;开展2.2.15细胞株的培养,观察中药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开展原代或传代肝细胞的培养,观察中药对肝细胞DNA和RNA合成、细胞凋亡、细胞保护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观察中药对各种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生长转化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中药对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中药制剂室根据不同中药的特性,制定工艺流程,提取和加工试验药品,以及中药制剂的工艺稳定性研究。中药鉴定分析室主要开展中药品种鉴定、药材质量控制的研究和中药制剂的化学分析,包括药物活性成分的分析、血药浓度的监测、方剂优化组合的研究、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等等。动物房饲养动物,进行体内实验。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建成3P实验室(可以进行艾滋病病毒的实验研究),则是下一步的工作。

    3.加强中西医结合特色医疗

    (1)规范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病历:结合外院经验,在临床表现、病机分析、诊疗计划、处方原则、加减依据、预后探讨等方面,制定完整的中西医结合病历和病程记录格式,进行规范化训练。

    (2)编写《中西医结合感染病诊疗指南》:由我院牵头,组织全国各医院技术骨干编写,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业务水平,采取规范化诊疗程序,降低药品比例,以及形成科室特色具有重要作用。

    (3)制定中西医结合感染病方剂系列:根据不同病种、病情和病程,结合中医理论和专家的临床经验,制定感染病系列方剂,一是便于全院西医人员运用,二是有利于总结和验证诊疗经验,为临床研究提供素材。争取在慢性肝病的退黄、转阴、抗肝纤维化、抗脂肪肝、逆转肝癌前病变,以及结核病、艾滋病等方面,搞出几个专病专方来。

    (4)注重中医药临床特色:对于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药物,而中医药对于改善症状、调节免疫和恢复机体整体功能等具有优势。要求临床医师能独立处方,使每个入院病人都得到中医药治疗。根据不同病种、病情和病程,初步制定3种肝病外治方药,采用穴位敷贴和离子导入,应用于病人,并推广肝病治疗仪的应用,争取逐步开展保留灌肠、针灸、按摩、水罐等治疗,运用多种手段,促使肝病恢复。在诊疗过程中,采用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的原则,以发挥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结核病、艾滋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

    (5)开展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拟在相关科室开展临床中医教学,或互帮互学,要求每个医护人员都要掌握中医理论,以落实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保证中西医结合病区的配套管理。

    4.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

    (1)扩大研究生教育:争取病原微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分子病毒学)和/或中西医结合临床(肝病)2名博士生导师和招收博士研究生,在肺结核、艾滋病等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

    (2)引进科研带头人:最好为中西医结合博士生导师,曾经主持完成过国家级课题,对我院争取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攻关课题和省、部级课题,以及规范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研究挡次: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争取2003年有2~3个科研课题鉴定,4~5个课题立项(包括市科技局、省和国家中医药局、省和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完成3个立项课题的研究;争取2004年获得深圳市科技成果1~2等奖,5年内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4)促进学术交流:争取5年内发表中西医结合论文80篇,并有文章发表在国际一流杂志上,编写5~8部学术著作(如分子感染病学、分子肝脏病学、中西医结合感染病学、中西医结合感染病诊疗指南等等)。

    5.拓展课题研究思路

    (1)肝癌前病变的中医药干预研究:通过近10年来的临床观察,“中医药干预肝癌前病变的研究”已经有了可喜的苗头,目前正在申报进一步研究。以往承担的省科委、省教委课题“蚤莲合剂对二乙基亚硝胺所致大鼠肝硬变及癌变的防治作用”和“剔毒护肝方及其拆方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已经结题,二方对预防肝硬化和肝癌前病变有一定作用,拟进一步临床验证。

    (2)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深圳市科技局课题“加减赤芍汤治疗慢性重症肝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顺利,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该方作为配合治疗,对改善患者内毒素血症和肝脏功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和凋亡、提高生存率和疗效有明显作用。现正在进一步积累病例、补充实验,争取早日鉴定成果,以便深入研究。此外,今年申报了“中医药结合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研究”。

    (3)脂肪肝的综合治疗研究:在深圳,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也较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脂炎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研究”已经获得市科技局的课题资助,临床也有了一些较好的苗头。

    (4)中医药对于乙肝病毒转阴(包括免疫调节)的研究:“HBV-YMDD变异株细胞模型的构建及中药的筛选研究”已经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深圳市科技局2002年立项资助。今年申报了“剔毒护肝方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课题,采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平行观察不同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GF-β1、IL-4、IFN-γ、IL-2、TNF-α、ICAM-1等细胞因子的变动情况以及剔毒护肝方的治疗作用,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5)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HD-91-Ⅱ型肝病治疗仪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已经结题;深圳市科技局课题“剔毒护肝方及其拆方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已经鉴定,正在申报成果奖。此外,近年来承担的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委、省教委课题“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已经结题,正在申报鉴定。“基因芯片技术对莪术4种主要成分抗肝纤维化分子靶点筛选研究”、“基因芯片技术对剔毒护肝方的优化组合研究”已经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深圳市科技局2002年立项资助。

    (6)中医药对肝干细胞影响的研究: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和肝干细胞培养技术,研究莪术不同组分(莪术酮、莪术醇、β榄香烯、姜黄素)对肝干细胞化作用的诱导分化,以及对肝细胞发育生长、增生、再生、纤维化及癌变等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为进一步研制二类新药供理论依据。

    (7)肺结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8)中医药对抗细菌耐药的机理研究。

    (9)中药健脾益气方对艾滋病患者细胞免疫及其细胞因子的影响(与广州第八医院或国内其他单位联合申报)。 

                                           二○○三年二月三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426059.html

上一篇:从中餐的思维描述想到中医
下一篇:科主任作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传染病临床基地申报表
收藏 IP: 119.8.184.*|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