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甘在利《董仲舒对医学的影响研究》述评

已有 629 次阅读 2025-1-1 22:34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论文摘要

董仲舒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也是为数不多的对中国历史文化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之一。其伟大思想对历史学、文学、哲学等领域的影响研究成果丰硕,而其对医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但目前学界关于董仲舒与医学的联系研究较为零散且不系统,故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出董仲舒及其著作、思想与医学的关联,系统探求董仲舒对医学的影响,以厘清医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深入揭示推动医学发展的思想文化机制,更为全面、真实地呈现医学发展的历史风貌。本文分董仲舒生平、董仲舒著作中的医学思想、董仲舒学术思想对医学的影响、董仲舒治国方略对医学的影响四部分来探讨董仲舒对医学的影响研究。

第一部分,简述董仲舒所处时代与生平经历,概述其学术成就及历史影响。董仲舒所处时代是汉代的盛世时期,也是中医学理论建构的重要时期。董仲舒的生平大致历经了治学立德、出仕立功和退居立言这三个阶段。董仲舒的学术成就主要有开一代经学之风与创万世儒学之范这两方面。董仲舒的历史影响从汉至今,延续不断。

第二部分,梳理董仲舒著作中的医学思想。主要涉及《春秋繁露》《天人三策》等作品,其中蕴含的天人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元气论、精气说、中和论及养生思想等,都与中医学关联甚密。

第三部分,探讨董仲舒学术思想对医学的影响。董仲舒宏大的学术思想对医学的影响明显表现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流派、中医养生、中药学、方剂学、方术符咒及治未病等方面。

第四部分,探寻董仲舒治国方略对医学的影响。董仲舒的雄才伟略影响了医学的思维观念、医德规范的确立、中医经典的流传、儒医的形成、医学教育与考试制度的完善等。

本文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论述,深入挖掘《春秋繁露》中的医学思想,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索董仲舒对医学的影响,较为清晰地呈现出董仲舒与医学的关联,揭示其在医学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资料来源:南京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

二、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董仲舒对医学的影响研究综述

  1.1 对中医学理论的影响研究

    1.1.1 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天人感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研究

    1.1.2 董仲舒与《黄帝内经》关联性研究

  1.2 对中医养生的影响研究

  1.3 对医学的其他影响研究

   1.3.1 对中医经典的影响研究

   1.3.2 对儒医的影响研究

   1.3.3 对临床诊疗的影响研究

 2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一部分 董仲舒生平

 1 所处时代与生平经历

  1.1 所处时代

   1.1.1 西汉初期历史概况

   1.1.2 汉代医学状况简介

  1.2 生平经历

   1.2.1 生卒时间

   1.2.2 生平作为

 2 学术成就及历史影响

  2.1 学术成就

   2.1.1 开一代经学之风

   2.1.2 创万世儒学之范

  2.2 历史影响

   2.2.1 董仲舒在当时的影响

   2.2.2 董仲舒对后世的影响

   2.2.3 董仲舒在当世的影响

第二部分 董仲舒著作中的医学思想

 1 董仲舒著作的体例结构与内容分类

  1.1 《春秋繁露》的体例结构与内容分类

  1.2 《董子文集》的体例结构与内容分类

 2 天人思想

  2.1 天人一气

  2.2 天人相参

  2.3 天人合一

 3 阴阳五行学说

  3.1 阴阳学说

   3.1.1 阴阳时空运动观

   3.1.2 阴阳相对和合观

   3.1.3 重阳思想——阳尊阴卑、阳实阴虚

  3.2 五行学说

   3.2.1 五行相生相胜(相克)

   3.2.2 五行贵土

   3.2.3 《春秋繁露》中的五行对应表

  3.3 阴阳五行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4 气论

  4.1 元气论

  4.2 精气说

 5 中和论

 6 养生思想

  6.1 生命寿天观

  6.2 中和养生观

  6.3 仁义养德法

  6.4 积精爱气养神法

  6.5 衣食住行养生法

 7 其他医药相关内容

第三部分 董仲舒学术思想对医学的影响

 1 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

  1.1 “天人相合”的一脉相承

   1.1.1 《黄帝内经》的继承

   1.1.2 后世医家的传承

  1.2 “元气”一词的沿用

  1.3 五行学说的传承

 2 对医学流派的影响

  2.1 从五行“贵土”到“补土派”

  2.2 从“重阳”思想到“温阳派”

 3 对养生学的影响

  3.1 中和养生观的确立

  3.2 实践养生法的营构

 4 对中药学的影响

  4.1 对《神农本草经》的影响

  4.2 对后世本草著作的影响

 5 对方剂学的影响

  5.1 对《伤寒杂病论》的影响

  5.2 对治法的影响

  5.3 对配伍的影响

 6 对医学的其他影响

  6.1 方术与符咒

  6.2 贵微观与治未病

第四部分 董仲舒治国方略对医学的影响

 1 对医学思维的影响

 2 对医德的影响

 3 对中医经典的影响

  3.1 对医经的尊崇

  3.2 对医经的整理、注疏与研究

  3.3 经方医派的形成

   3.3.1 日本古方派

   3.3.2 国内经方派

 4 对儒医的影响

 5 对医学教育与考试制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三、评介

汉代官方哲学的是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背景和基础,天人相应观念、阴阳五行学说、气和气化学说,以及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规定了延绵至今中医学概念、推理和学说体系。但是,秦汉的官方哲学经历了数次演变,最先是秦国的法家(商鞅),秦朝时已经儒法合流,韩非子、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到了汉朝,西汉早期宗黄老之学,中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时的儒学已经与孔孟之道相去甚远,已经将黄老之学、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等融为一体,真正地成为官方哲学(可惜弄丢了墨家学说,确实对官方没什么现实价值),用以教化百姓。统治术仍然是商鞅的那一套,只是不对外宣传,即内法外儒。

以上学说,构建了汉代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以及相应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也在汉代发展较大,与密切相关。这些学说成为构建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和说理工具。

秦汉时期官方哲学的演变包括:(1)秦国的法家哲学传统、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西汉中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初期的古今“经学”之争、大一统社会的“外儒内法”的治理体系。

众所周知,中医理论体系的系统构建体现在《黄帝内经》之中。此后,中医诊疗才真正走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轨道,有了初步的逻辑自洽的话语体系。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是汉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汉代的官方哲学是中医理论体系化的基础。

秦汉时期的官方哲学形成过程中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的著作《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他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他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这些,成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基础,也是当时官方和民间自然观的体现。

二是东汉初《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是东汉时期的一部重要经学著作,由班固等人根据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白虎观会议经学辩论的结果撰集而成,因辩论地点在白虎观而得名。这部著作主要阐述了阴阳、五行等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成为当代的官方哲学。

《白虎通义》在董仲舒的基础上,对三统说作了更详尽的发挥,问世以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它是由皇帝亲自钦定的,内容又包罗万象,在政治、思想、伦理等各个方面,都为人们规定了行为规范。《白虎通义》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来普遍地具体地解释世界的一切事物,大者如“三纲五常”,小者如婚丧嫁娶、日常生活现象,使阴阳五行成了人们认识与解释世界的万能的“金钥匙”,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定式。

显然,没有天人相应的思想观念,没有成熟的阴阳五行学说,没有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就产生不了《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66974.html

上一篇:金栋:孙思邈《千金方·大医习业》解读
下一篇:[转载]翟双庆:论《黄帝内经》观点集成
收藏 IP: 120.231.248.*| 热度|

4 郑永军 王涛 武夷山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