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人类思想体系的三个阶段:神学、哲学、科学

已有 1143 次阅读 2024-4-3 18:57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网易赋灵,2019-08-24 20:00:52 

在现代人类史的一万年里,人类的认知经历了一个漫长地构建、迭代的过程。首先,由全人类通过点滴感知和认知的积淀,形成足够的认知量,以混乱的形式呈现在人类面前;之后由大成之人通过一系列行为,如:假设、抽象、梳理、归纳等,将其完善为各领域或者某个维度的学说,进而打造了认知体系的一部分。纵观整个人类历史,一直都是如此循环向前的。虽然人类的生活方式,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每个人乃至以人类为单位,我们的认知方式并没有发生本原上的变化。我们的确是从未开化,经由“神学时代”、“哲学时代”,来到了如今的“科学时代”,但这是认知成长的必然过程。所呈现的时代特性,与人类生存有着紧密的关系。看似神学、哲学在距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但对于完整的人而言,科学时代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是必须通过“三学一体”来共同解决的。因为三学的本质,是人面对未知、混乱、已知的认知体系。每个成长之人的一生,都是要经历人类的整个认知进程的。

于个人而言,感性总是先行的,于个人聚集而成的人类,亦是如此。每个时代,都会有很多敏感的人提前感知到,一些解读未来的未知部分的体系,即将出现。便耗尽精力去为我们呈现一个可以“融合过去,梳理现在,容纳未来数百年”的认知体系。对于个人的人生而言,就变成了一个可以“融合过往经历,梳理当下混乱,为余生埋下种子”的认知体系。只是,大部分人都会失败,只有极少数人在机缘巧合下有所突破,能够顿悟到一些时代的本原,真正从根源上完善这个时代。待人们普遍接受了这个新体系后,通常需要数百年,又会滋生新的问题,最终使人们走向下一个高度。

1.jpg

随着认知的变化,人类的社会结构也在一直发生变化。从母系时代到父系时代,再到如今的男女平权时代。不论是从政治结构、社会阶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哪个角度去划分这些阶段,都不如以人为本,以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普遍认知境界来划分,更容易令我们感受到我们个人的成长与人类,与整个世界乃至宇宙的关系,以及永远无法逃脱认知成长的缓慢性。

认知的成长:三学是如何成为人类认知主流的

是人,都会本能地以自我的生存所需为最优先级,去划分所认知到的一切。比如将生存所必须的划为刚需,把超出生存所需的都视为非刚需。由此而成的人类认知大体系,以及依附在这个大体系下的所有分科,都逃脱不了这些分类的本质。在宏观认知下,人类有三个主认知阶段,即“神学时代(泛神论/一神论)”“哲学时代(轴心时代→世界大战)”和“科学时代”。而这三个时代的形成,与人类的认知积淀与生存所需的认知区,有着很明确的关系。当人类的认知,远远无法解开生存所需的认知的时候,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会成为人类的主要认知内容。人类会对所有的未知赋予一些神秘的存在,未知即是神;当人类的认知积淀到与人类生存所需进入相近的阶段,人类的认知混乱区就会成为人类的主要探索区域,即自我平和,哲学时代;而当绝大多数人类个体的生存所需认知都被已知所包围的时候,就是现如今的“科学时代”。

2.jpg

神学时代

距今约10000年-5000年的人们,人类的认知积淀是远远小于生存范围的。在生存区域内,人们充满了未知,充满了不可解释。当人们的感性先行感觉到这些存在后,便渐渐为所有未知建立了一个认知体系,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神学体系。在这个认知阶段,万物的源动力都来自于未知力量的驱动,即神之所在。所以神学的本质,其实并不是神一定存在,而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感性智慧的应对,是一种关于“未知的学问”,尽管我们现在已经弄明白了太多,比如风神、雷神、雨神等,早已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但仍然有很多,是我们仍然未知的。比如死亡,意识等。所以在神学或哲学中,所给出的对死后世界的描述,仍然是有意义的,是可以让我们在面对这些未知的时候,予以借鉴的。

随着人类对所接触到的万物都赋予了“神”这样一个认知理念后,神学体系越来越冗杂。泛神论的弊病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似乎不论我们做什么,都得先拜神,拜不同的未知力量,期望这些未知力量能守护我们接下来的生活。而在不同氏族间,也有着不同的认知体系,彼此之间,征伐不断。人们需要一个更统一的体系来达成一致。在西方,犹太人最先发展出了“一神论”,这恰恰是现代西方宗教的源头;在东方,则出现了“天”(源于周天子“代天伐纣”),并最终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有了较为成熟稳健的体系。一神论以及天的出现,是人类的认知逐渐与生存范围完成融合的一个标志,人类有了天地之间的绝大部分探索,但上有天,下有地,人能尽量区追求的就是与这天地合一。

哲学时代

当人们的认知开始逼近人类的整个生存所需认知区时,人类的探求就必然会经历一个混乱的迷茫区。此时,正是人们寻求自我人生去向,可以使得内心平和的根源。这个时代的人们开始从外在转向了内在外在的同时探索。数百年后,东西方的先贤们集体问世:诸子百家、希腊三杰、释迦牟尼等。自此人的认知开始了剧烈的分化。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由理性智慧所构建的哲学时代诞生了。但是,这也让人类同步进入了对立和纷争越演越烈的历史进程中,直至百年前的两次世界大战。因为理性智慧所建立的社会体系,并不能完整的调和人们的感性。而这批先贤们,不约而同的采取了束缚感性的方法,虽然在技巧上各有所取,但本质上都破坏了人类感性的完整。诸子百家确实是一个智慧迸发的年代,但也是一个撕裂完整人性的时代。不止华夏如此,西方也是如此。在东西认知的分化中,还会再说。

3.jpg

科学时代

科学时代是一个很新的时代,其发展速度极为迅猛,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问题的时代。从工业革命开始萌芽,快速成长到,可以通过武力将神学、哲学所打造的时代给摧毁。在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开始全民步入“科学时代”。自此,大众的人生迅速被科学认知所占领。科学成为现代人类的主流,是因为通过认知科学,就足以让绝大多数人们在其一生所抵达的地方,完成认知了。

很多人对于认知的需求依然停留在生存上,这确实会让人误以为“科学就是一切”。可事实上,科学无法解决人内心的问题,更无法解决很多生命本原意义的问题。不论是神学时代、哲学时代,还是科学时代,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悲哀。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认知,一个“三学一体”的认知:从科学中学会认知的能力,从哲学中学会梳理的能力,从神学中学会开创体系的能力。

东西思想体系的分化

同在一个地球上,东西方思想的特性是不同的,西方以“神学、哲学、科学”的突变方式进行认知的变革,而东方是以人为本的经学进行迭代。东方智慧,在融合度上其实是高于西方的,比西方智慧更能兼顾人的各个方面。但由于经学智慧是以整体的方式传达,缺乏了拆解的步骤,就注定使得点式认知的人群,难以找到切入口,学起来很难领悟其中内涵,起效也颇为缓慢,更是容易造成很多迂腐之人。经学的大,注定了需要先灌输,之后用一生去体悟,随着经历的完整,逐渐感悟经学的内涵。

5.jpg

西方自哲学问世,就一直是比较分裂的认知,比如:苏格拉底说的“一个好的女人会让你快乐,一个糟糕的女人会让你成为哲学家”,这种说法,看似鲜明却存在明显的纰漏。很难说,对于没有苏格拉底完整智慧的人,在看到这句话之后的第一反应,会不会认为有的女人就是好的,有的就是糟糕的,于是就很快的把身边的女人进行了分类呢?难保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不是受到这个影响才没结婚的。显然,女人根本不能如此轻易地拆分为好与糟糕,对于一个完整的女人,必然是有好的时候,有糟糕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应对完整的女人,那么就是一个快乐的哲学家。如果能把这句话补齐,苏格拉底的境界明显要再提升一个高度了。而类似如此的认知几乎是西方哲学的标配,如今广为流传的鸡汤也是起源于西方,那种明显片面却又强烈的煽动性,最容易被点式和对立认知期的人所共鸣。分科有利于人们接纳认知,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容易使人走向极端,人格脆弱也是事实,而后者正是西方社会经常出现的问题。

在经学中,更多的是“治大国若烹小鲜”“上善若水”“大中至正”这一类说法。有的人认为,经学过于空洞笼统,不如西方三学直接明了。这恰恰是因为,西方哲学攻击中国哲学的时候,会说,中国哲学缺乏逻辑性。这是当然的了,中国思想是蕴含了哲学思想、神学思想在内的,他本就不符合于西方哲学的那种分裂特性。而逻辑性从来不可能把一个事情的方方面面解释到位。东方经学使得任何一个领域和行业,都能通达哲学智慧和一定的神学内核,带有一定迷信色彩。这在如今科学为王的时代,更容易受到人们的诟病。比如华夏文明中,汉字的表意容易引发歧义、中医也有很多内容是可以证伪的。于是,早在华夏民族信仰式微的民国年代,汉字就曾险遭废弃,直到如今,中医仍然被很多人贬的一无是处。岂不知,汉字是所有语言体系里最有优势的,而中医的体系把控,是永远无法用任何局部科学所取缔的。中医是在古代条件下的经验中,提取认知的认知体系,有错误在所难免,需要我们用新时代的技术去验证,这不难理解。但否定中医的体系高度,那就是无知的很了。不仅因为这个体系级别的认知是人类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经历数千年积淀的;还因为,即便是科学,其最前沿同样是非常混乱的,并不比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混乱少。

东方认知是基于经学的,所以哲学和神学并没有在认知1.0时代得到确切的分割,这也注定了科学很难从经学中走出来,但也无需从经学中走出来。东方思想体系高于西方哲学思想,西方哲学是对立的,辩证的,而东方经学中的中庸思想实现了哲学对立面的统一。华夏思想的再度崛起恰是下一个时代的必然,是融合如今时代混乱的必需。

新时代的混乱是什么?新时代的思想要解决什么

1. 科学时代所引发的人的内心混乱,人的碎片化问题。

2. 女性地位的崛起,人类感性的回归,会为人类赋予全新的时代灵魂,形成超越生存所需认知的一个新的认知圈。由理性哲学所铸就的社会架构,必然需要修正,而这需要三学一体的新思想高度,感理合一的新思想内涵,来提供本原、方法论、理念等全方位的支持。

3. 从生存文明向全文化文明时代进发是新时代人类的共同去向。

4.jpg

尽管土味文化已经先行崛起,如今的各种文化文明也是野蛮生长之中,但全文化文明时代,必须有相应的思想支撑,来实现人类的感理合一,而不是肆意妄为。不论是个人、民族、国家、世界,都在向着全文和文明时代转型。而人们只有将自己从生存认知中提升到文化文明的认知中,去寻求为了生存以外的追求,如可以共同应对一切的爱,可以实现的梦想等。而要实现这些,是必然要让自己的认知,从混乱中穿行过,并抵达一定的未知之地的。而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三学一体”的根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28106.html

上一篇:不同的视角:关于现代科学的起源问题(3)
下一篇:“我与三院共青春”的征文活动
收藏 IP: 223.74.1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