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从汉代医简看祝由术的禳病法

已有 2998 次阅读 2023-10-15 16:22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石琳胡娟钟如雄. 从汉代医简看祝由术的禳病法.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4):134-139

[摘要]《黄帝内经》中的“祝由”,前人或训为“祝说病由”,或训为“联 绵词”,均为穿凿臆测。本文从“祝”与“由”的字形嬗变及其意义源流入手考释,以出土帛书《五十二病方》的语料为依据,证明“祝由”是述补结构,在汉代以前表示向鬼神祈祷以禳除疾病。“祝由”术能禳除的疾病主要是外伤外疮类,诸如蜂蜇伤、蝎蜇伤、蛇咬伤、蝾螈咬伤,或瘊子、痈疽、漆疮等,而最常用的禳除法是:祈祷法、祈祷与行为配合疗法;祈祷与药物配合疗法;祈祷与行为、药物综合疗法,绝对不存在“诅咒”的言行。

在先秦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有个叫“祝由”的新词语,因为它对我国古代巫觋治病原理和方法影响极大,故被后世研究者称为“祝由术”。关于祝由术的治病法,古往今来均未见专题讨论的文章,究其原因在乎二端:一是“祝由”名称古奥,无古文字功底者难以诠释;二是不知“祝由”之义,难以破解“祝由术”治病法。前人解释“祝由”者多为中医学者,他们医术高明,但毕竟限于古文字、古汉语的不同领域,解读古代医学文献偶尔力不从心。要想弄清楚古代“祝由术”的禳病原理和方法,首先必须弄懂“祝由”的得名之由。

一、前人对“祝由”的解读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曰:“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鍼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閒,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鍼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唐王冰注:“是以移精变气,无假毒药,祝说病由,不劳鍼石而已。”①王冰的解释是否准确?后人多附会其说,也有不以为然者,如张丽君说:“王冰把‘祝由’训成‘祝说病由’是不足为据的。”②

在我国字典辞书中,最早记载“祝礻畱”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示部》云:“礻畱,祝礻畱也。从示畱声。”③许慎所说的“祝礻畱”与《黄帝内经》的“祝由”是否为同一概念?南唐徐锴系传没作解释,只给“礻畱”注了个“良秀反”的音④。清段玉裁注引惠士奇曰:“《素问》黄帝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祝由即祝礻留也。已,止也。”段玉裁按:“《玉篇》曰:古文作礻由。”⑤清桂馥义证:“赵宧光曰:‘太医十三科,其最后曰祝由,又曰祝尤,古之巫咸也。’馥谓‘祝由’即‘祝礻畱’,《玉篇》有‘古文作礻由’。”⑥

至此,《黄帝内经》“祝由”字形演化出“祝礻畱”“祝礻由”“祝尤”等三种异体,释义出现一种新的解释,即明代赵宧光的“巫咸”说。清惠士奇在《读说文记》中说:“祝由即祝礻留。”清代《说文》四大家之段玉裁、桂馥、王筠都认同其说。王筠句读:“惠氏谓即祝由,以其为恒言,故以本字为解说。”①只有朱骏声不置可否,只说:“字亦作礻由,见《玉篇》《素问》。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以由为之。已,止也。”②至于“祝礻畱”(或“祝礻由”“祝尤”)的含义,谁都没有明说,桂馥引明赵宧光的“巫咸”说稍带有一点释义的倾向性。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词典》可谓当代最为权威的中文工具书,该书在《示部》“祝”下列有“祝由”一条,其释词云:“‘祝由’亦作‘祝礻留’。古代以祝祷符咒治病的方术,后世称用符咒禳病者为‘祝由科’。”并引《说文》《黄帝内经》及其后世诸家注释作为立论的依据③。

“祝由”只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在汉代以前的其他传世文献中未见用例,可谓孤证。1973年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我国现存最古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全书九千九百十一字,抄录于一高约二十四厘米、长四百五十厘米的长卷之后。据考古专家研究,该帛书成书于战国时期(前四世纪或前三世纪末)。卷首列有目录,目录后题有“凡五十二”,载有五十二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整理者故名之曰《五十二病方》。全书保存医方283方,其中复方40余方,用药达247种。在《五十二病方》中,“祝由”术这种在传世文献中极为罕见的医学术语居然存在。“祝由”术在《五十二病方》中发现,证明远古先民曾经用“祝由”巫术治疗过疾病,因而引起了中医学界极大的关注和研究。《五十二病方》出土后的四十年间,专题研究“祝由”术的论文,有袁玮《〈五十二病方〉祝由疗法浅析》④、阳太的《祝由术漫笔》⑤、焦振濂,王怡的《〈五十二病方〉巫祝术之时代环境与文化渊源》⑥、张丽君的《〈五十二病方〉祝由之研究》⑦、李丛的《〈五十二病方〉禁咒内容研究》⑧等,其中给“祝由”下完整定义的只有袁玮和张丽君。袁玮认为,祝由即是咒说和驱除致病缘由;张丽君则认为:祝由是指磨疣时念咒语求神驱邪的方式,后来就成为用巫祝术治病的专用名词。祝由是联绵词,不可分开释义”。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前人对“祝由”的基本看法是:清代以前有“祝说病由”和“巫咸”两种结论,1973年马王堆《五十二病方》出土以来有“咒说和驱除致病缘由”和“念咒语求神驱邪的方式,祝由是联绵词”两种结论,但这些结论都有待进一步论证。

二、“祝由”的语义分析

王冰所说的“祝说病由”,是指用念咒语的方式说明病因,这显然是从字面上解释的,没有涉及句法和核心意义;赵宧光的“巫咸”说,倒是有些道理,不过“祝由”就是“巫咸”有待证明;袁玮的看法与王冰基本一致;张丽君的“联绵词”说是从构词法的角度讨论的,虽说有点新意,但与“祝由”的读音和表义均不吻合。为了弄清楚“祝由”的本义,我们可从古汉语的句法特征、“祝由”的字形演变和古代巫医的治病原理等三个角度展开讨论。

《黄帝内经》所谓“移精祝由”,从先秦汉语的语法特点看,“移精祝由”是由“移之以精,祝之以由”两个并列述补结构紧缩而成的四言句。动词“移”“祝”分别带补语“精”与“由”。《黄帝内经·灵枢·官能》云:“(黄帝曰)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此处黄帝所说的“唾痈咒病”,亦是由“唾于痈,咒以病”两个并列的述补结构紧缩而成的,其结构关系与“祝由”完全相同。“唾痈”是“唾于痈”的紧缩,意为对着“痈”唾;“咒病”则是“咒以病”的紧缩,意为因“病”而祈祷(神灵),即指人得病后,用祈祷的方式请求神灵帮助自己驱逐病魔。故“祝由”可单说“祝”。《灵枢·贼风》:“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此处的“祝而已”,与《素问·移精变气论》“祝由而已”同义。

“祝由”既然可单说成“祝”,那么“祝”是什么意思?《说文·示部》云:“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兌省。《易》曰:‘兌为口、为巫。’”(一上)“兌为口、为巫”,今本《周易·说卦传》作“兌为口……为少女,为巫,为口舌”。唐孔颖达等正义:“兌,西方之卦,主言语,故为口也……为巫,取其口舌之官也;为口舌,取西方于五事为言,取口舌为言语之具也。”故段玉裁注:“此以三字会意,谓以人口交神也。”“以人口交神”既是以“祝”治病的显著特征,亦是以“巫”治病的显著特征。《说文·巫部》:“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褎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古文巫。”(五上)段玉裁注:“按:‘祝’乃‘觋’之误。巫、觋皆巫也。觋篆下总言其义。《示部》曰:‘祝,祭主赞辞者。’《周礼》‘祝’与‘巫’分职。二者虽相须为用,不得以‘祝’释‘巫’也。”①段氏认为“不得以‘祝’释‘巫’”,说明二字的表意范围是有区别的。在远古时代,巫觋既是族群的精神领袖,同时亦是驱邪治病的医生。后来随着族群活动范围的扩大、族群成员的剧增,促使“巫”“觋”分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上升为氏族首领兼精神领袖,一部分成为主持祭祀的“主赞辞者”,平时协助氏族首领管理族群事务,一部分则成为从事巫术活动和治病疗伤的医生。第一部分巫觋称“氏”称“后”,第二部分巫觋称“祝”,第三部分巫觋仍称“巫”“巫医”或“巫师”。所以,“巫医和巫师往往是一职两兼的。他们在治病时,常常一面使用巫术驱走鬼邪,一面用原始药物治疗”②。

“祝”甲骨文作 (一期《乙》七七五О)、(一期《前》四一八七)(二期《簠贞》六)、(二期《邺》一四二一二)等,徐中舒先生说:“(祝)从(与有别)从示,示为神主,象人跪于神主前有所祷告之形。或不从示。”③其本义为远古祭祀时司礼的男巫。《诗经·小雅·楚茨》:“工祝致告,徂賚孝孙。”孔颖达等正义:“工善之祝以此之故,于是致神之意以告主人。”《楚辞·宋玉〈招魂〉》:“云鬼兮归来,入修门些。工祝招君,背行先些。”汉王逸注:“工,巧也。男巫曰祝。背,倍也。言选择名工巧辩之巫,倍道先行,导以在前,宜随之也。”宋洪兴祖补注:“五臣云:工祝,良巫也。君谓原。言良巫背行在先,君宜随后。”引申为向鬼神祈祷消灾求福。《尚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孔颖达等正义:“读册告神谓之祝。”《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谓齐王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以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窶满篝,汙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唐司马贞索隐:“(禳)谓为田求福禳。”④再引申为祭辞(文)。《玉篇·示部》:“祝,祭词也。”《篇海直音·示部》:“祝,饗神之辞也。”《汉书·武五子传》:“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唐颜师古注:“祝,禖之祝辞。”“祝由”之“祝”,是指“向鬼神祈祷”(《广韵·屋韵》之六切),而非“诅咒”,故其读音不能读zhòu(《广韵·宥韵》职救切)。因为祈望鬼神赐福之时所言,均为尊敬的话,而诅咒之时所言,则是恶语毒言。汉王充《论衡·言毒》云:“南郡极热之地,其人祝树,树枯;唾鸟,鸟坠。”恶语毒言,只会激怒神灵,还祈盼他们赐福消灾吗?

《黄帝内经》“祝由”之“由”,《说文》作“礻畱”,《玉篇》作“礻由”“礻留”,云:“礻由,古文礻留。”《龙龛手鉴》作“,云:“,直又反。福也。又祝。”“礻畱”“礻留”异体,“为讹体。今出土的汉代医简《五十二病方》中有“祝尤”方,张丽君据此推断“祝尤”就是“祝疣”,而“祝尤”乃是“祝由”的“最早提法”,比《黄帝内经》还要早。并说“祝”“尤(礻留)”为叠韵,“祝由”为“联绵词”。这种推断靠不住。“祝尤”之“尤”既然是“疣”字,正好说明“祝疣”不可能是联绵词,因为在《五十二病方·尤》中,既可以单说“祝”,亦可连说“祝尤”。例如:

月晦日之丘井有水者,敝帚骚[扫]尤二七。祝曰:“今日月晦,骚[扫]疣北。”入帚井中。(《尤》第三治方)

祝尤:月晦日之室北,靡[磨]宥[疣],男子七,女子二七。曰:“今日月晦,靡[磨]宥[疣]室北。”不出一月,宥[疣]已。(《尤》第七治方)①

从上古汉语的特征看,第三治方的“祝”与《史记·滑稽列传》的“祝”完全相同,都表示“祈祷”义;而第七治方的“祝尤”(“尤”是“疣”的初文),是由“祝之以尤”紧缩而成,为述补结构,意为因为得了疣病,才向鬼神祈祷禳除,与联绵词无关。《黄帝内经》“祝由”之“由”,在《五十二病方》只有“尤”“疣”“宥”三种写法。“尤”是“疣”的初文,“疣”则是“尤”的后出转形字,“宥”则是“尤”的假借的用例。

“由”的古文作“”。《说文·部》云:“,木生条也。从由声。《商书》曰:‘若颠木之有枿。’古文言‘枿’。”(七上)徐铉等注:“孔安国注《尚书》直训‘由’作‘用也’。‘用枿’之语不通。”且引徐锴系传:“《说文》无‘由’字,今《尚书》只作‘由枿’,盖古文省‘,而后人因省之,通用为‘因由’等字。字从‘,上象枝条华圅之形。”②今本《尚书·盘庚上》作“若颠木之有由枿”。南宋蔡沈注:“由,古文作,木生条也。”《左传·昭公八年》:“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晋杜预注:“箕斗之间有天汉,故谓之‘析木之间’。由,用也。”杜氏训“由”为“用”不确。杨树达注:“由,即《说文》之,木生条也。《书·盘庚》‘若颠木之有由枿’可证。此谓尚将复生也。”“(由)”为树木蘖生的新枝,以之比喻人体表面长出来的疣病等,后泛指皮肤病和创伤。到汉时,则在“由”上增附类母“示”作“礻由”,而增附类母“示”的原因,是为了赋予它与祈祷有关的意义,其后再更换声母“由”转形为形声字“礻畱”。《说文》训“礻畱”为“祝礻畱”,特意增加了个“祝”字,说明许君在提示后人,“礻畱”指的是用祈祷的方式来禳除的疾病。由此可知,“由”是指人体皮肤表面长出来的疣病或创伤等,“祝”是指向鬼神祈祷以禳除疾病与邪恶。“祝由”则是述补结构“祝之以由”的省略说法,即因疣病、创伤等而向鬼神祈祷,亦就是向鬼神祈祷以禳除疣病或创伤等疾病。

三、祝由术禳病法

清赵翼《簷曝杂记》卷四云:“湖南有祝由科,能以符咒治病……祝由科能以伤移人也。方术妖符,固有不可以常理论者。然湖南葛益山以此治病最擅名,人称‘葛仙翁’。”“以符咒治病”乃是东汉以后巫医治病的方法,而东汉以前的巫医,是绝对不可能用“符咒治病”的,因为上古时期人们十分崇敬鬼神,不可能采用诅咒之类失敬的言语来祈福治病的,再说那时还没有“符箓”。《史記·夏本》說帝禹“致孝於鬼神”,《殷本》說“巫咸治王家有成”,而殷商之末代帝,只因为“慢於鬼神”“淫亂不正”而隕於周之文武。

“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亦称“符字”“墨箓”“丹书”,始于东汉以后的道教。“符”是画在黄表纸或丝帛上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符号;“箓”则是书写在“符”空隙之间的天神名讳秘文。符箓派道教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消灾。既然汉代以前无符箓道教,巫医用“祝由”术治病自然没有符咒一说。

据《五十二病方》记载,西汉以前巫医用“祝由”术禳除疾病的方法可粗分为四类:祈祷疗法;祈祷与行为配合疗法;祈祷与药物配合疗法;祈祷与行为、药物综合疗法。例如:

(1)伤者血出,祝曰:“男子竭,女子酨。”五画地傅之。(《诸伤》第八治方)

(2)婴儿瘛:婴儿瘛者,目繲目邪(角枼瞯)然,胁痛,息瘿瘿(嘤嘤)然,不化而青。取屋荣蔡,薪燔之,而烧匕焉。为湮汲三浑,盛以桮,因唾匕,祝之曰:“喷者豦(劇)喷,上如篲(彗)星,下如血。取若门左,斩若门右,为若不已,磔薄(膊)若市。”因匕周婴儿瘛所,[取血]而洒之桮水中,之,有血如蝇羽者,而弃之于垣。更取水,复唾匕(浆)以,如前,毋徵。数复之,徵尽而止。令。(《婴儿瘛》)

(3)巢者,侯天甸(电)而两手相靡[磨],鄉甸(电),祝之曰:“东方之王,□□□□主冥冥人星。”二七而已 。(《巢者》第一治方)

(4)涶之,贲(歕):“兄父产大山,而居山谷下。□□□不而□□□□而凤鸟□□□□□□寻寻豙(喙)且贯而心。”(《蠆》第五治方)

(5)“父居蜀,母为凤鸟蓐()。毋敢上下寻,凤贯而心。”(《蠆》第六治方)

(6)吙:“言差年,杀人今兹。”有复之。(《蚖》第五治方)

(7)贲(歕),吙:“伏食,父居北在,母居南止。同产三夫,为人不德。已不已,青傅之。”(《蚖》第八治方)

(8)湮汲一咅(棓—桮)入奚蠡中,左承之,北(背)乡人,禹步三,问其名,即曰:“某某年□今□。”饮半咅(棓—桮),曰:“病去,病已。徐去,徐已。”即復(覆)奚蠡,去之。(《蚖》第九治方)

(9)令疣者抱禾,令人嘑曰:“若胡为是?”应曰:“吾,疣。”置去禾,勿顾。(《尤》第二治方)

(10)月晦日日下餔时,凷大如鸡卵者,男子七,女子二七。先凷置室后,令南北列,晦往之凷所,禹步三,道南方始取凷。言曰:“今日月晦,靡(磨)疣北。”凷一靡(磨)尽,已靡(磨),置凷其处,去,勿顾。靡(磨)大者。(《尤》第四治方)

(11)朔日,葵茎磨又(尤)二七。言曰:“今日朔,磨又(尤)葵戟。”有以殺本若道旁前巾根二七,投若淵下。除日已望。(《尤》第六治方)

(12)穨,操柏杵,禹步三,曰:“贲(歕)者一襄胡,濆(歕)者二襄胡,濆(歕)者三襄胡。柏杵臼穿,一毋(无)一 胡,橦(撞)有三。贲(歕)者穜(撞)若柏杵七,令某颓()毋一。”必令同族抱,令颓者直(置)东乡窗,道外橦(撞)之。(《肠穨》第一治方)

(13)祝曰:“啻(帝)右(有)五兵,壐(尔)亡不亡,泻刀为装。”即唾之,男子七,女子二七。(《》第二治方)

以上12例全录于《五十二病方》,它基本反映出西汉以前用“祝由”术禳除疾病的方法。

(一)祈祷疗法。即治病只念“祝语”,不用药物或箴灸,而且念祝语的不一定是巫医,病人也可自念。如例(5)治疗蝎毒,只念祝语:“父居蜀,母为凤鸟蓐()。毋敢上下寻,凤贯而心。”“念”分低声念和大声喊两种,没有“心念”。例(7)的“吙”和例(9)的“嘑”都表示大声喊,而例(1)、(2)、(3)的“祝”和例(10)、(11)的“言”都表示低声念。有人把“吙”训为“呼气”,未安。《玉篇·口部》:“吙,呼气。”《篇海类编·口部》:“吙,吐气声。”《汉语大字典》训为“吐气;吐气声”,却无书证。①“吙”指大声喊叫,与“嘑”同义。《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唐陆德明释文:“嘑,火吴反,本又作呼。”在马王堆汉墓帛书《养生方》《疗射工毒方》等医方中亦有用祝由术祈祷疗法治疗疾病的记载。例如:

(14)一曰:东乡謼:“敢告东君明星,日来感到画所者,席彼裂瓦,何人?”有(又)即周画中。(《养生方·走》)

(15)即不幸为蜮虫蛇蠭射者,祝:之三,其射者名名之,曰:“某,女(汝)弟兄五人,某索智(知)其名,而处水者为鱼支,而处土者为蚑,柎木者为蠭、斯,蜚而之荆南者为蜮。而晋□末□,壐(爾)奴为宗孙。某贼,壐(爾)不使某之病巳(已)且復□□□□□□□□□□□□□□”(《疗射工毒方》)

(二)祈祷与治疗方式配合疗法。即边祈祷边做一些与治疗相关的动作。如例(9)治疗疣病:叫长有疣的人抱一捆水稻在前面跑,再叫一人在后面边追赶边大声喊:“你是什么?”抱水稻的人回答:“我是疣!”且立即扔掉水稻,不停地往前跑,不能回头看。这个治方就像影视导演在导演一场戏,演员既有台词,亦有动作,生动逼真。

(三)祈祷与药物配合疗法和祈祷与治疗方式、药物综合疗法。即治病在祈祷、治疗方式(包括禹步)和用药的综合过程中完成。如例(1)治疗“伤者血出”:先念祝语“男子竭,女子酨”,然后在地上画五道,再取画道上的浮土敷在伤口上止血。其中的“祝曰”是祝语,“五画地”“傅”是治病方式,“浮土”(潜词)是药物,三者综合运用。例(8)治疗“蝾螈”病:巫医先取一杯“湮汲”倒入装有“奚蠡”的器皿中,左手托起,背向着病人,作三次“禹步”,再问“奚蠡”,(巫医代奚蠡)立即回答:“我某年□今□。”并叫病人喝半杯浸泡“奚蠡”的湮汲水。病人一边喝,巫医一边祈祷:“病没了,慢慢离去了。”念完,将装有奚蠡的器皿翻转盖在地上,立即离开。其中的“曰”是祝语,“湮汲一咅(桮)入奚蠡中,左承之,北(背)乡人,禹步三,问其名”、“饮半咅”是治疗方式,“湮汲”“奚蠡”是药物,三者综合运用。

严建民说:“在《五十二病方》中,属祝由共35方,分载于14种疾病中,有些疾病多达9个祝由方,如瘢,可见祝由采用之广。有些纯用祝由,有些在祝由之后加用原始药物。”①张紫辰说:“我国古史中的巫,作为神巫出现,已经具备巫的一切素质与特点。他们不仅可以‘知人生死,期以岁月,旬日如神’,而且以歌舞事神,职掌祭祀、占卜、祈禳等活动。至于驱邪避鬼,祈福免灾,预测丰歉,医疗病患等,更是它通常的职能。这不仅和近代兴起的各种人文科学的结论一致,而且和各国学者实地考察的结果也多吻合。这在秦汉以前与外界无涉的古老中国的学术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②据我们调查得知,西汉以前所用“祝由”术是不用诅咒、符箓治病的。李丛则认为:“在禁忌、符箓、咒语三种禁咒治病中,《五十二病方》中运用最多的是咒语,禁及箓只是少数条文有涉及。”③这不符合史实。

清人钱大昕在《答王西庄书》中说:“愚以为学问乃千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訾毁前人,实以嘉惠后学。”④前文我们对“祝”与“由”的字形嬗变及其意义源流的考释,证明“祝由”是个述补结构,在汉代以前祝由术表示向鬼神祈祷以禳除疾病,它能禳除的主要是外伤外疮之类,诸如蜂蜇伤、蝎蜇伤、蛇咬伤、蝾螈咬伤,或瘊子、痈疽、漆疮等。最常用的禳除方法是:祈祷疗法;祈祷与行为配合疗法;祈祷与药物配合疗法;祈祷与行为、药物综合疗法。祝由术在上述施行的过程中,绝对不存在“咒语”。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05995.html

上一篇:[转载]从出土文献祝由方看上古巫医文化传统
下一篇:[转载]胡大一:为什么我劝很多慢性闭塞病变的患者不要被过度支架?
收藏 IP: 120.231.2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