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肖相如频道,2023-07-11 07:01 发表于北京
按:肖师兄退休后仍然行走在江湖,招收了不少学徒,讲学于各地,忙于诊务,还两个月来一次(每次一个月)。而且,他的肖相如频道也按时更新。这篇《童年的夏天记忆》,就是来自于肖相如频道。
时光荏苒
转眼已是几十春秋
今天
我想带大家看看我
童年的夏天
虽然已经立秋了,但夏天的炎热依旧,这让我想起童年夏天的快乐。
今年北京的夏天感觉很热的样子,其实温度也就34度。
我童年经历的夏天要比现在热很多,经常会在40度以上,记忆中,没有热得难受的感觉。很奇怪。
我的家乡在湖北荆州一个很偏远的地方。当时中国的行政区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某局某某省某某地区某某县某某区某某公社某某大队某某小队。我们的村是第12小队。
就是在江汉平原长江支流汉水的边上,汉水,我们当地叫襄河。
这里四季很分明,夏天很热,经常可以到43度;冬天也很冷,可能到零下5度,甚至更低一点。
夏天是农忙的时节。
大人没有时间顾及小孩,早上大人过完早就上工去了——我们将吃早餐叫“过早”。我们或者是还在睡觉,或者是也起来过早,大人走了我们就出去玩。
捉“丁丁”
捉“丁丁”,是最常玩的。
丁丁就是蜻蜓。
夏天有很多丁丁,各种各样,最大的一种丁丁叫老虎丁丁,很威猛的样子。直升机的样子应该是模仿的老虎丁丁,它们飞行的样子是一样的。
还有很多种丁丁,我已经记不起名字了。
丁丁飞的时候肯定是捉不到的,只有等它歇在各种植物上的时候才可能捉到。
这还是技术活,要偷偷地接近丁丁歇的地方,在它的后方捏住丁丁的尾巴或者翅膀,丁丁也很警惕,能捉住的机会并不多,但也肯定还是会捉到不少。
我会将捉到的老虎丁丁用线系起来,牵着线,让它飞,以此取乐。晚上会系在一个地方,给它各种东西吃,其实也不知道它爱吃什么。
更重要的是,捉丁丁是为了比赛,看谁捉的多,捉的多的人是会很受尊重的。
我们会把捉到的丁丁的翅膀叠一起用左手捏着,谁捉了多少一目了然。我还记得有一个比我小一点的,叫驴子的孩子。他可是捉丁丁的能手,小个子,很机灵,每次都是捉了一大把。真是行行出状元,干什么都有牛的。
捉丁丁是个辛苦活,必须在太阳下暴晒,暴晒以后头上很容易长大疱,所以家长经常会打孩子,骂孩子,威胁孩子,就是为了要我们少去捉丁丁。可是,那怎么可能呢!
取鹊窝
经常玩的还有“取鹊窝”,也就是掏鸟窝。
一个小队几十户人家,每家屋后都是竹林和树林,树上会有各种鸟窝,最多的是八哥和鸽子。
将小八哥取回来,用笼子养着,给它们食物和水就行,它们很快就长大了。
都说八哥会说话,但我养的八哥,和我看到的别人养的八哥,都没有说话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取鹊窝和养鸟的热情。
我在我家屋后竹林里取了一个鸽子窝,养了一个鸽子,开始装在笼子里养,后来养熟了,根本不用装在笼子里,它自己就在家里溜达,也不会飞走。后来把它拿到外面放飞了,它还经常飞回来。
能让一只鸽子经常回来看你,很有成就感的样子。现在也还会很想念它。
打鼓球
天太热的时候我们会去“打鼓球”,就是现在说的游泳。
我们家乡到处都是水,夏天不玩水是不可能的。
小时候并不知道水有多重要,反正我们那里水多,现在才知道水对我们人类是多么的重要,没有水的地方生命就很困难,人类总是傍水而居,就是因为离开了水,没法生存,这就是江南水乡人口密度大的原因吧。
打鼓球,一是水中很凉快;二是可以比赛,看谁游的快,那是很有意思的游戏;三是水中有很多可以吃的东西,我们那里的水坑里都有荷叶、莲藕、菱角、鸡屎巴(也就是中药中的芡实)。
荷叶的下面,在泥中的荷梗,白色的部分非常嫩,非常甜,很好吃;还会有荷花,荷花开了就有莲子,嫩莲子也是非常甜的,生吃很美味;嫩菱角也是脆甜的,嫩芡实米也是脆甜的。这些都很好吃,至今记忆犹新。
因为玩水有被淹死的危险,偶尔也听说有小孩被淹死,所以家长总反对我们玩水,并严加禁止。但是有这么多的诱惑,谁又能经得住呢!
豌豆八哥
夏天能吃的东西还有太多。我们那里盛产“豌豆”,大家叫蚕豆。鲁迅先生所说的茴香豆就是用豌豆做的。
每个队都会种很多豌豆。那些豌豆角刚长出来,还不成熟的嫩豌豆也是生吃的美食,我们叫“豌豆巴果”,也有人说应该是“豌豆八哥”。
因为,这个时候,会有一种鸟不断地叫着“豌豆八哥”。好像在文学作品中,这种鸟叫“布谷鸟”,说它叫的是“布谷、布谷”,但我们听出来的就是“豌豆八哥”。
因为“豌豆八哥”很好吃,小孩们肯定要去偷吃,所以当时,每个队都会有一个看护的人,这个职业叫“广湖姥”,如果被“广湖姥”逮住,就会去找家长,然后被队里罚。
即便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在美食的诱惑下,我们也将危险置之度外,偷吃“豌豆八哥”那是必须的。虽然也有被“广湖姥”发现并追的拼命逃窜的时候,偶尔也不排除被逮个正着的可能,但是在危险面前我们毫不畏惧,谁让“豌豆八哥”那么好吃呢!
童年的夏天比现在要热许多,为什么会有如此美好的记忆呢?
当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