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叶平:审视武昌昙华林的不同角度(4)

已有 2617 次阅读 2022-7-28 15:44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图片百科|文章来源:转载

07  以优秀历史建筑打开昙华林

除了上述建筑之外,昙华林被认定的优秀历史建筑,主要集中在瑞典教区和徐源泉别墅等名人故居内。

1.jpg

2.jpg

据称,通过二期改造,正是这两处地方将作为昙华林的历史风貌区和网红打卡地,分别变身为昙华味道(精华美食)、昙华客厅(艺术交流)、昙华记忆(古城城墙)、昙华花园(文遗文创)、昙华文脉(图书文化)、昙华半山(精品民居)、昙华广场(品牌奢餐)和昙华剧场(文艺舞台)。

3.jpg

瑞典教区。穿过一个完全中式的门牌坊,一组北欧风情的建筑呈现眼前(昙华林88-108号楼),这就是基督教瑞典行道会于1890年开始在武昌建设的传教基地。

4.jpg

在这个大院内,仍然保存着当年的大门楼、主教楼、领事馆和神职人员用房等,除了教堂已被拆,其他主要建筑基本上保存完好。武昌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外国领事馆——瑞典领事馆也依然得以保存。

5.jpg

门内新建的昙华林大舞台

6.jpg

大舞台隔壁就是一栋挂着“武昌同心书画院”标牌的古旧房屋。

7.jpg

走近细看,原来这里就是“瑞典教区”的旧址。

8.jpg

低头向下探看,瑞典教区目前就是“城墙博物馆”的所在地,不过博物馆一直没有开过门。

9.jpg

向上攀爬,“未来事多”(Varo Store)不知是何含义?

10.jpg

小昙昙邮局迁到了此处,背景的大楼装饰得十分漂亮。

11.jpg

昙华林的新地标长成了这般模样。

12.jpg

山腰上精品民居估计属于“昙华半山”景观。

13.jpg

原瑞典教区的主教楼颇为壮观

14.jpg

是文艺青年打卡拍照的最佳景点。

15.jpg

文艺范依然十足

16.jpg

小隐隐于集市。贩卖一些古董玩意儿。

17.jpg

所谓“昙华记忆”,从小隐集市这一边看过去,指向的依然是左方那个“城墙博物馆”。

18.jpg

武昌的城墙早已被拆除,记忆只好用地上的铜牌和数字化影音技术呈现。

19.jpg

流行的茶颜悦色也开到了昙华林。

20.jpg

茶颜悦色在昙华林101号,原来是懿训女校的旧址,由英国传教士富世德之妻创办。

21.jpg

22.jpg

昙华林105号则是瑞典人早年开办的真理中学老斋舍。教会及所属传教士开办的女子教育,成为武汉市近代最早的女子学校的发端。

23.jpg

续作”文创生活空间,在百度地图上都有标识。

24.jpg

对比发黃的旧照片,原来这里正是瑞典领事馆的旧大楼。

25.jpg

抗战时期,瑞典领事馆才迁入到教区内。瑞典当时为中立国,在领事馆屋顶上彩绘了巨大的瑞典国旗图案,以此作为标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此举也有效地保护了昙华林的百姓。

26.jpg

目前,瑞典教区遗址里已经进驻了越来越多的文创和民间艺术机构。

27.jpg

从昙华林主街瑞典教区区域,回看仁济医院大楼。

28.jpg

文华书城可能是为了彰显“昙华文脉”。

29.jpg

30.jpg

新阶层大楼”博人眼球,实为昙华林艺术创作基地。

31.jpg

进入徐源泉别墅周边,号牌是昙华林141号。这片地带现在被称做“昙华林人文小镇”。

32.jpg

33.jpg

徐源泉为新洲仓埠人,早年毕业于南京陆军讲武堂。1911年参加辛亥首义,率学生军300余人进行阳夏保卫战。后任原国民党第6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围剿黄麻起义的红军。抗战时期参加南京保卫战,撤离战场逃得性命。抗战胜利后于军界政界引退,成为实业资本家。

34.jpg

徐源泉别墅旧址,现存甲、乙、丙三栋建筑,均为砖混结构。改造后的别墅群,前庭修建有咖啡茶座、花园和喷泉,收拾得异常美丽。

35.jpg

甲栋为西式(法国别墅)风格双层建筑。现在改称昙公馆,是非常不错的一家私房菜馆,用餐环境和用餐感受都超棒。

36.jpg

从徐源泉法国别墅后部可以上到螃蟹岬城山。

37.jpg

徐源泉法国别墅的后部外观

38.jpg

39.jpg

继续攀爬,风景入胜。

40.jpg

山顶的玻璃小屋还没有修改完毕,不知有何作用。

41.jpg

后半山原来就存在的琉璃瓦八角亭。

42.jpg

八角亭下就是昙华剧场。

43.jpg

徐源泉别墅乙栋为中国传统风格单层建筑。1928年孙殿英东陵盗宝,徐源泉是司令,据说他因此发了财,就用这笔钱修建了这片徐公馆。

44.jpg

乙栋大门“棠东”。

45.jpg

海棠花未眠……

46.jpg

徐源泉别墅丙栋为中西交融的建筑风格,高高的台阶上去,让人感到当年主人的威严。

47.jpg

人们注意到,昙华林141号由徐源泉别墅与夏斗寅别墅共用。这是因为辛亥名人夏斗寅别墅已经坍塌。夏斗寅曾经曾加入共进会,参加过辛亥武昌首义,也率军参加过北伐。1927年率先发动叛乱,反对武汉国民政府,被蒋介石擢升为湖北省政府主席,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他的恶名。

48.jpg

这栋新建的小楼很有点儿像我在旧照片上看到的夏斗寅别墅废墟外观,不知是否有意而为之。

08  以进不去的故居遗址打开昙华林

就在昙华林我的母校十四中对面,湖北中医院和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所在地,原是基督教美国圣公会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文华书院是教会在武汉最早开办的学校。1924年文华书院分拆为华中大学和文华中学。文华中学迁到了粮道街,而华中大学就是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当华师大搬迁到洪山广埠屯之后,历经沧桑的此地,变成了湖北省中医药的基地,用围墙围住,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1.jpg

湖北省中医院(昙华林院区)

2.jpg

湖北中医药大学(昙华林校区)

3.jpg

原华中大学(现湖北中医药大学)唯一可以进去的优秀历史建筑是瞿雅各健身所,红色的砖墙,中式重檐庑殿顶,异常漂亮。健身所为纪念文华书院首任校长翟雅各(James Jackson)而建,1921年文华书院建成50周年之际落成,主要用作体育教学与室内运动,距今有近100年的历史。

4.jpg

瞿雅各健身所目前悬挂着“武汉设计之都独立设计师联盟”的招牌,已从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围墙中独立出来。

5.jpg

其他的优秀历史建筑没有如此幸运。建于1915年的原文华大学文学院大楼,中西合璧式建筑,底层门窗城连续半圆券式,第二层东西设敞廊露台,砖木组合式栏杆,栏杆砖墩上竖双柱支撑屋檐。这里曾经是陈独秀在武汉最早传播共产主义革命火种的地方。1920年2月4日,陈独秀应文华大学邀请,从北京来武昌,下榻在文华大学文学院。他先后进行了题为《社会改造的方法与信仰》和《知识教育和感情教育问题》的演讲。

此外,当年文华大学的主楼文华楼已被拆掉。文华楼是一座正方形的大院子,中间为天井,北楼顶尖悬挂一口大钟,上课以敲钟为号。我在十四中读书那些年月,除了能闻到久安制药厂(现已倒闭)极为刺鼻的药味外,偶尔也能听到文华楼绵长的钟声。

6.jpg

1870年建造的圣诞堂,廊柱造型风格仿照古希腊廊柱,系美国基督教会在文华大学内的校园礼拜堂。该建筑为省内独有,且是鄂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曾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也诞生于此。

7.jpg

昙华林另外的两个历史文化建筑,现在都在云架桥附近的华中村湖北美术学院内,游人也无缘得见。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是武昌美术专门学校。1923年康有为曾为学校书写了大幅匾额“武昌美专”四个大字。

武昌美专的历史文化建筑之一是建于1936年的朴园,为武汉市一级保护建筑,小楼门口那棵300多岁的朴树把窗口染得碧绿。钱钟书的父亲、著名国学大师钱基博曾住在此处,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11年。

8.jpg

历史文化建筑之二是与朴园的结构相仿的榆园,外观朴素而典雅,半圆形的大拱门、细密的窗户、高高的烟囱顶都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榆园是原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居住过的楼栋。

日前。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都在江夏区新建了宽阔的新校区,不知学校当局何时能有点公益心,把优秀历史建筑开放给昙华林,服务于芸芸众生。

09  以商业开发展示昙华林

2021年,电建地产·南国置业打造的文化艺术主题街区——泛悦汇-昙华林举行了开街仪式,昙华林的商业开发,在云架桥街的尽头,2号和7号地铁站附近拉开了序幕。

9.jpg

10.jpg

泛锐汇商城

11.jpg

现代化的扶梯上下

12.jpg

商铺林立

13.jpg

琳琅满目

14.jpg

众多的咖啡店

15.jpg

众多的花店

16.jpg

更多的火锅店

17.jpg

昙华里——掌柜邀你尝鲜

18.jpg

承载诗和远方的老式火车

19.jpg

泛锐汇地标,商业的交响

20.jpg

地铁2号和7号在此换乘的地铁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9109.html

上一篇:[转载]叶平:审视武昌昙华林的不同角度(3)
下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194):欢乐的水花(续)
收藏 IP: 120.231.245.*| 热度|

1 王福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