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缅怀王老师:此情绵绵伴终生(3)

已有 1968 次阅读 2022-7-19 11:38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想当副所长”

我1991年到研究所时,王老师是所长,李景渊老师(中国医科大学毕业)是支部书记,李延福老师(上海第一医学院1956届毕业)、吴寿善老师(本校58级)是副所长,张太豪老师是办公室主任。

记得有一次,讨论“七五”攻关课题的总结报告,当时由李延福老师负责并已经铅印成小册子。我竟然不知高低,七七八八瞎说一气,既没有参加研究过程也没有成熟看法,以为参会就必须发言。其实那时候两位老师的关系已经比较紧张,但李老师丝毫没有怪罪,一直对我非常友好,我至今深感愧欠。

1995年,李景渊老师因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过世,李延福老师接连因为冠心病出现心力衰竭住院,后来安了支架,并于4月份正式退休,所里的工作处于交替阶段。随后,毛树松老师调中医工程研究所任所长,盛兄大约在1995年担任副所长。在这期间,我的工作已经由编辑部逐渐过渡到所里,“接班”的野心逐渐开始膨胀。

1993年6月,在王老师的主持下,“武汉市康特科技开发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正如我在第33本日记的首页所题:“中国一下子冒出几百万个公司,我也被卷了进来。”当时,医院已经有了一个“武汉市吉达科技开发公司”,是李延福老师支持下,由李天望学弟操作的。主要模式是,通过省内外各中医院肝病科销售我们攻关课题的成果——“乙肝一号”和“乙肝六号”,可说是当时的转化医学吧。“武汉市康特科技开发公司”的名称是陈长虹同学取的,他后来做过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办公室主任,曾经参与公司筹备,后来完全交给孙维强学弟操作。

与此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在全国建立几个“专病专科中心”(肝病、肾病、心血管病等),王老师让我起草申请报告并成为第一个“国家中医肝病中心”建设单位。同年,王老师招了3个研究生(第二年4个),他要我在研究所负责教学,安排研究生的选读书籍、读书笔记,以及毕业论文安排(选题和实施)。在这个基础上,与医院教务科合作,从1994-1996年举办了3期“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我负责“讲义”的组稿、编辑、印刷和教学安排,第一期讲课老师都是院内的,后来扩展到协和医院、武汉市传染病医院等),因为在杂志上刊登了广告,不少外省学员参加学习,也有一些学员在讲习班结束后继续进修半年到一年,人气颇为高涨。这时候,肝病所和传染科虽然还属于两个科室,但已经有了融合的趋势。

1993年6月,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参加“鸭乙肝病毒模型筛选抗病毒药物学习班”后,我们有了广泛的合作意向。一是王老师与陈鸿珊研究员联合培养研究生,从事HBV、HCV转染细胞株筛选中草药实验研究;二是编写《天然抗病毒药物》,已与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吴大真社长联系好;三是请李壮主管技师指导我们开展DHBV DNA和抗原检测,他虽然来过研究所一次,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不够,后来我们多次的实验动物血清还是送到北京检测,也在湖北医学院病毒所检测过1次,当时还是采用斑点杂交和酶联免疫技术,且没有专门的试剂盒。前二者因为1994年郭巨涛副研究员赴美工作后没有兑现,但对我申报科研项目获有很大帮助。1994-1995年接连获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及莪术提取物的干预效应研究”项目,省科委资助的“蚤连合剂防治肝细胞癌前病变的研究”,省教委资助的“HCV转染细胞株筛选中草药的实验研究”(此项目由于技术不完善没有完成,但到1996年与唐智敏合作“丙型肝炎小动物模型的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此外,还与学院中药系主任陈家春合作,完成了他的新药开发项目“紫金胶囊(紫红獐芽菜为主药,另一味是鸡内金,缓解前者的苦寒败胃)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前研究,我们承担了药效学和一期临床研究的工作。这些,为研究生毕业课题的完成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我于1996年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

其间,与湖北医学院病毒所的合作也有一定进展。一是和伍欣星研究员一起主编了《医学分子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在他们自印教材基础上重新编写),后来改为《医学分子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由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该书之前仅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2月出版的《医学分子生物学》(陈兆聪主编,由同济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和江西医学院等五所医学院编写);二是和张天明所长一起主编《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疾病》(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在读研究生承担了大量工作。此外,王伯祥、张赤志、聂广主编的《肝胆病中西医诊疗学》. 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出版。

我仍不满足,1995年9月1日,又跟王老师要求进了病房,直接管病人。因此,在老师的宠信下,杂志、教学、科研、临床我齐头并进,一样都不耽误。甚至提出,与张老师、盛兄三个人轮流负责病房、杂志和实验室,也多次提出要当副所长。当年,王老师还推荐我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理事,一共三个候选人(同济1人,湖北医学院1人,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人),可能我的条件好一点得以胜出。当时,全省只有3名理事,1名青年理事,一时颇为意气风发。

1996年,盛兄担任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组长,并接连获得“全国百名青年中医标兵”和“卫生部科技新星”称号等,也是风头无限。与王老师有点各种上的不愉快。第二年,王老师因为骨折住院,而盛兄却坚决去武大学英语。我感觉机会来了,立马找到老师旧事重提,过了一段时间就获得副所长任命(医院正式下文是1997年3月),负责日常工作,张老师也顺利成为中心副主任。

恰在此时,“国家中医肝病中心”验收,几位院领导经常检查,我负责协调工作。在资料准备过程中,编辑部人员和研究生承担了主要工作,并邀请周晓玲师姐与华中理工大学合作,完成了“国家中医肝病中心多媒体系统的创建”,并获得2000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我排名第三)。但是,最大的麻烦还是传染科与研究所合并的事情,虽然医院全力倡导,但几位老主任仍然想维持现状,两个科室之间还发生了一些纠葛。当时,医院已经打算调整,夏瑾瑜(当时从医务科副主任转传染科副主任)和我也做过一些努力,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

时至今日,回想当年跟随王老师工作的9年,可以说是我自己生命旅程的黄金岁月,也是研究所的第二波发展时期。尤其是最后几年,我们几个年轻一代相互竞争,相互配合,研究所临床、科研、教学、杂志、公司五位一体,欣欣向荣。反思自己的点点滴滴,不少时候确实比较张狂(包括对传染科的态度),但幸亏王老师体谅,张老师、盛兄、夏瑾瑜大度,各位同事善良,没有跟我计较。

“这是给马院长的信”

1999年初的一个下午,王老师通知张老师、国光兄和我三个副手,一起去省财贸医院看看。汽车还没有到达,我们就看见“国家中医肝病医疗中心”10个大字屹立在该院的楼顶,每个字大约一人高左右,十分醒目。而财贸医院斜对面,正是武汉市中医院,接待我们的是从武汉市七医院肝病科退休的虞涤霞主任。

我们三个都非常惊讶:“国家中医肝病医疗中心”还是建设单位,2000年才能够正式验收,这10个大字是否太唐突?王老师当时就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我们的保守观念,认为缺乏开拓精神。但这可能是他那一批“西学中”退出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我远走他方的导火索。因为不久,武汉市中医院就将此事告到省卫生厅,一场毫无悬念的较量拉开序幕。

为了说明此事,需要交待一个大的背景:

1961年,在湖北中医学院第二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毕业前夕,许自诚、张大钊、李瑞臣3人主笔完成《从脏腑学说来看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一文,并于1962年在《人民日报》《健康报》《光明日报》及《中医杂志》和《中国建设》相继发表。这是脏象本质、证本质研究的起点,也是脏象肝病研究所的起点。

此后,一大批西学中人才陆续集聚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促使该院于1964年成为全国六大中西医结合基地之一。而这批西学中人才很快成为临床各科室的行政领导和学科带头人,也是该院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内在力量。

时间到了1991年底,学院派来的医院党委书记彭如发、院长欧阳忠心到任,他们随即出台了“1992年党委工作计划”,重头戏是科室负责人年轻化建设。即一批超龄服役的西学中老专家作为学科带头人,并提拔学有所成的年轻专家作为行政负责人管理科室,逐步实现新旧交替。说实在话,看到医院的这份工作计划,我当年颇有点热血沸腾。

但是不久,这份已经和全院职工见面的工作计划并没有实施,据说遭到学院王抗生书记的否定,背后可能与老一辈西学中主任的鼎力反对有关。事后看来,当时否决了这种新旧交替的决策是医院的重大损失,与此后医院发展的多年停滞密切相关。记得当年,由护士长和科秘书或副主任参加院周会的情况十分普遍,因为大多数科主任都是院领导的老师。

话说回来,西学中出身的学院强势领导于1999年初退休,而强势的王老师横向办医事件(与财贸医院合作)显然有些不合时宜。此后,院办主任兼医务办主任的胡老师两次找我谈话,希望我认清形势。我当时虽然有些朦胧体会,但仍然义无反顾地帮王老师说话:这件事,他肯定不对,但多年来为医院做出的贡献可以将功补过。

于是,在1999年5月下旬,75岁的王老师和44岁的我离开了肝病研究所和肝病中心的负责人岗位。其实,我当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现状,倒是妻子的直觉比我正确。她明确告诉我他的担心,但我的自负却十分愚蠢:谁下,也下不了我!那是5月21日下班时,我沮丧地告诉妻子:“谁都没下,就我下了。”当然,还有王老师、杨老师、朱老师等一批西学中前辈。而且此前,医院班子也已经换届,中层大换血已经箭在弦上。

不过,我安慰妻子说:“找点高兴的事吧”,就拨打了老朋友杨大国的电话:杨院长,我的职务没了,能够到你那里讨饭吗?

1999年6月中旬,我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面试,当时它还叫东湖医院。临走前,王老师交给我一个信封说:“这是给马院长的信。”

随后的8月13日,患结肠癌晚期的母亲在老家去世,王老师派康特公司孙维强带人到广水参加追悼会;我们全家于2000年春节后离开武汉时(我1999年12月30日到深圳报到),王老师组织了不错的欢送队伍。这一幕幕,让我终身难忘......

还需要说明的是,1994年9月黄山“世界华人肝病学术会议”之前,与深圳市新浩投资发展集团董事长罗益洪(中共十四大代表)在王老师的鼎力相助下,投资建成“新浩国际肝病医疗中心”。启动工作之一是举办“新浩全国中西医结合新进展讲习班”,包括成立“新浩肝病专家精英沙龙”暨“新浩肝病患者联谊会”,我们编写的科普著作《王伯祥教授答肝病患者》(工人出版社1995年出版,我和张赤志老师为主编)是宣传资料。正是在讲习班上,还是科主任的马为民老师,在东湖医院宴请我和盛兄,参观学习后还极意鼓动我们加入该院的学科建设。刚才在日记里,我看到了当年帮王老师写的“前言”与“闭幕词”,录入在此,以为纪念:

附一:《讲义》前言

在鼓紧锣密的筹备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新浩国际自然疗法保健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开学了。这是“新浩集团”自开业以来的又一重大举措。

国有企业办医,在国内是一个创举,它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值得惊诧的是,“新浩”最先做出了选择。我在一家省级医院工作了整整40年,深感国家医院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和医疗企业化管理的紧迫需要。参加学习班的同志们大多来自基层医院,不少是领导干部,可能比我体会得更深。企业办医以及我们今天的讲习班,也许会给大家传递讲习班之外的信息。我个人认为,这一模式将为全国的医院改革拓展思路和提供借鉴。

我们一行从黄山返回,“世界华人肝病学术研讨会”在那里落下帷幕,是世界华人医学界的一次空前盛会。我们从那里获取了肝病研究的最新信息,并且通过与海内外肝病学者的广泛接触,我的一些想法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和支持。这就是成立“中国肝病专家精英沙龙”和“中国肝病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国际中医肝病学术研讨会”建立“国际中医肝病科研协作网络”等。总之,中国的肝病专家要行动起来,再也不能对“假医假药”、江湖骗子坑害患者坐视不管。

今天的讲习班,得到了国内外肝病专家的广泛支持,不少专家教授的讲习内容都付印在这本册子上。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只能请广东地区的专家学者为主讲授,想必能够得到大家的体谅。在这里,我代表组委会向来自第一线的广大学员,致以最热烈的欢迎,祝贺讲习班圆满成功!

1994年10月4日

附二:闭幕词

在各级领导和各位专家、同道的支持下,《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圆满结束了。我代表讲习班组委会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讲习班是成功的,它起码完成了三项工作。一是宣告“新浩肝病专家精英沙龙”暨“新浩肝病患者联谊会”正式成立,我们将做进一步努力,把这一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交流了肝病研究的最新信息,相信对各位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会有帮助;三是明确了“新浩”探索企业办医的思路和模式,必将在深化医院改革和加快医院发展方面得到某些启示。

深圳是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创新、求实是深圳人的特色,也是“新浩”的特色。几天的讲习班,新浩人追求事业的挚着和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一定给各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内地的一名普通肝病工作者,我觉得新浩是值得信赖的,参加讲习班的同行们也会有类似的感触。

我希望,在讲习班结束之后,大家积极参与这项共同的事业。为肝病患者的利益和肝病工作者的职责,为肝病临床和科研的进步,大家携手同进,共创佳绩!

最后,祝愿大家在两天的游览中愉快欢畅,在未来是归程中一路顺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7929.html

上一篇:[转载]饶毅:1801年的科学书怎么写?
下一篇:[转载]被SARS“选中”的人
收藏 IP: 120.231.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