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王瑞文:《一位精神科医生的独白》(8)——精神分裂症探秘之循迹追魔

已有 2105 次阅读 2022-7-18 07:40 |个人分类:临床研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的探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病前性格、家族遗传、社会环境、解剖生理、生化代谢及感染中毒等。每个领域都有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之魔藏身之处。让我们一起来循迹追踪吧。

1.解剖定位

早在希波克拉底时期就已经确认,精神现象是人脑的产物。但他的“四体液说”并未明确指出精神病的病变部位在哪里。当时相当普遍的观点认为不同器官的病变都可导致精神失常。例如,女人容易情绪失控,子宫是女性的性器官,子宫(hystera)在体内游走可导致情绪失控,精神错乱。这就是“歇斯底里病”(Hysteros)一词的来源。再如,古人认为心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位于横膈膜(phrenos)之下。因此-phren这一词根有“精神”之意。

19世纪就有学者推测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基础在于大脑神经结构的破坏性病变。上世纪许多研究者都报道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皮层第Ⅲ层,第Ⅴ层神经细胞坏死、脱失、脂肪变性。但后来的研究发现,在生前无精神异常的被处死的或战死的人的脑组织内也存在神经细胞脱失这类改变。现代的尸体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及海马旁回)存在脑组织萎缩,尾状核增大。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RI)影像技术研究发现病人存在非进展性脑室扩大及沟回增宽。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研究表明存在额叶功能低下。但所有这些研究结果都不具有特异性,即这些病理性改变不一定属于精神分裂症特有,其他疾病也可以导致同样的病理改变。

早年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精神分裂症不是脑神经的病变,而是一种功能性障碍,只是“软件”出了问题,而不是“硬件”障碍。特别是在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提出精神分析理论后,心理学对精神分裂症病因的解释达到信心爆棚的地步。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心理创伤是导致个体患各种精神疾病的基本原因。他发展出了一整套精神分析方法,用于探索病人童年曾经遭受过的精神创伤,将创伤体验从潜意识发掘出来加以重新认知整合。据信这样能治愈精神分裂症。悬疑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拍摄过很多像《爱德华大夫》这样用精彩的故事诠释精神分析理论的影片。遗憾的是实际临床效果太不尽人意。

2.病前性格特征

很多学者都注意到精神分裂症病人前常常存在一些特殊的个性特征,如内向、孤独、怕羞、敏感、思想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有报道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前50~60%的具有所谓的“分裂性人格”。但反过来,“分裂性人格”者更容易患精神分裂症的说法并不成立。

从方法学的角度讲,要想证明病前性格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因果关系,需要对一群尚未得病的健康人群进行长期追踪观察,若干年后比较不同性格的人的发病率,才可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但对一个发病率不到1%的疾病,需要对很大的样本进行足够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这样的课题基本上不具有做前瞻性研究的可行性。迄今报道的都只是一些回顾性的调查,实证力较弱,只能提示病前性格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3.重大生活事件,心理压力和社会因素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节:某人因受到重大挫折的打击,或是在长期超负荷精神压力下不幸患上精神分裂症。但要从科学上证明重大生活事件和心理压力与精神分裂症发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样是非常困难的。它需要对大量人群进行长时间追踪,观察遭受重大挫折的人群与为遭受重大挫折的人群的患病率有无统计学差异。这样的研究显然不具有可行性。但有大量的断面调查显示,重大生活事件刺激、长期超负荷心理压力以及过度劳累等诸多因素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呈正相关。但相关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比如每天公鸡一叫就日出,但显然太阳不是公鸡叫出来的。因此精神医学将这些社会心理因素都视为精神分裂症发病的诱发因素。

在社会学和流行学调查中发现诸多社会因素与患病率相关。如调查显示,教育水平、经济状况与患病率成反比;无业或低技术职业人群患病率较高等。这些调查为揭示精神分裂症病因提供了诸多启示。但这些显然都不是真正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元凶。

4.遗传

很早人们就意识到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倾向。19世纪初法国精神病学家B.A.莫莱尔(B.A.Morel,1809~1873)提出过一个“遗传——退化学说”。他认为精神病的原因归根到底是遗传缺陷导致的退化现象。

早先人们主要通过家族史分析、寄养子和孪生子调查方式研究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性。家系调查发现患者近亲中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特别是父母双方都患精神病时,子女的患病率高约100倍。

双生子研究发现: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大约为50%;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约为10%。双生子中有一人患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35~60倍。

寄养子研究:精神分裂症母亲的孩子,寄养到健康父母的家庭中,虽然离开了患病的母亲,其患病率仍然显著高于健康父母的孩子的患病率。

虽然所有的研究都支持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倾向的论断,但其确切的遗传方式尚不清楚。单卵孪生子的表现不一致;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人没有阳性家族史;有阳性家族史者患病风险虽然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但总体平均患病率也不超过10%,仍属于小概率事件。基于上述事实,迄今尚不能认定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现代遗传学研究已经深入到生物分子水平。分子遗传学对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对精神分裂症基因遗传方式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单基因理论模型、多基因蓄积效应理论模型和基因异质性理论模型等。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专业团队开展了规模越来越大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以寻找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已经鉴定出120个关联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显著关联,但每种变异的影响都较微弱,与精神分裂症风险增加仅有不到5%相关。

5.神经递质

人的精神活动,从神经生化的角度看,就是由许多称之为神经递质的物质,将一个脑神经细胞的信号传递到另外一个神经细胞的过程。已经发现大约有上百种的中枢神经递质参与人的精神活动。精神疾病本质上就是这个过程出了问题。根据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结果,人们提出了许多假说。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多巴胺(DA)功能异常假说、5-羟色胺(5-HT)水平异常假说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

多巴胺功能异常假说:多巴胺是大脑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受体分为D1和D2两种亚型。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均是多巴胺D2受体的阻滞剂;另一方面,所有可增高多巴胺水平的药物均可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于是有学者提出皮质下脑区,尤其是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亢进与幻觉、妄想等所谓阳性症状有关。如果前额叶多巴胺功能低下,则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所谓阴性症状有关。

5-羟色胺水平异常假说:5-羟色胺最早是从血清中发现的,又名血清素,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它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5-HT2a受体可能与情感、行为控制及调节多巴胺释放有关。内源性5-HT抑制多巴胺的合成与释放。5-HT2a受体阻断引起多巴胺释放增加,在额叶皮层与阴性症状改善有关,在基底节的纹状体与锥体外系反应的减少有关。5-HT的抗代谢物麦角酸二乙胺(LSD-25)属于拟精神病药物,能在健康人身上引起一过性精神病性症状。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5-HT2A受体有很强的拮抗作用。5-HT神经元传递也可以调节多巴胺的激动释放。这些研究结果均显示,5-羟色胺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是指一类有神经递质功能的氨基酸。例如,谷氨酸与天冬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中枢氨基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谷氨酸是皮质神经元重要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功能不足可出现幻觉、妄想、情感淡漠、退缩等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增加中枢谷氨酸功能。

由于神经递质在大脑中的含量很少,对其研究的技术难度非常大。血脑屏障的阻碍、大脑不同部位的分布差异、活体与尸体的不同状态、药物作用的影响、测量仪器的误差等诸多因素造成的差异,都可能比疾病引起的变化还要大。因此经常出现研究结果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目前虽然发现了许多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神经递质改变现象,但要想认清这些改变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还任重道远。

精神分裂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它是一类精神疾病的总称。因此它的病因也因该是多元的,未来可能不断会有特定病因所致的亚型从精神分裂症总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疾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7706.html

上一篇:王瑞文:《一位精神科医生的独白》(7)——精神分裂症探秘之何方妖孽?
下一篇:王瑞文:《一位精神科医生的独白》(9)——精神分裂症探秘之按图识魔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