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中医脚气病沿革考

已有 2867 次阅读 2022-3-13 20:38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吴轩. 中医脚气病沿革考.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30-131

脚气病有人认为是足癣;也有认为脚气病是维生素 B1缺乏症。更有现代研究认为脚气病是重金属中毒,腺鼠疫等疾病。实际“脚气”是古代中医病名。由于“beriberi”与“脚气”有很多相似的病情,如:与食用碾压精米相关,下肢萎软无力,可以“冲心”等。因此以“脚气病”代替“维生素 B1 缺乏症”作为“beriberi”的译名,从而形成了西医“脚气病”的概念。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与远东热带病学会的日本医生以日文汉字“脚気”对译“beriberi”相关[1]。作者将中医脚气病的沿革简单梳理如下。

1  病名来源

脚气之病自古有之,脚气之名大约起于晋代。如:北宋·董汲《脚气治法总要》:“汲尝考诸经之疾,其来久矣。在黄帝时,名为厥。两汉之间,名为缓风。宋齐之后,谓为脚弱。至于大唐,始名脚气。其号虽殊,其实一也”。明·张景岳引苏敬之云:“自晋代始有此名”。

清·张石顽曰:“晋唐以前名为缓风,古来无脚气名,后以病从脚起,初发因肿满,故名脚气也”,又曰:“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写为脚气,即其义也”。《内经》称此为“厥”,“厥”通“蹶”(《说文》:足僵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地之湿气相感……发为萎厥”。《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萎厥寒热”。《左传》所称“重膇(音坠,足肿之意病”。据胡三省李注云:“谓毒气下流,足为之肿,古人谓之重膇,今人谓之脚气”。《诗经》称此病名“尰”(音肿)疾(《说文》:“胫气肿”)[2]。

“脚气”病名最早见于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三·治风毒脚弱弊满上气方第二十一》“脚气之病,先起岭南,稍来江东,得之无渐,或微觉痛痹,或两胫小满,或行起忽弱,或小腹不仁,或时冷 时热,皆其侯也,不即治,转上入腹,便发气,则杀人。治之多用汤酒摩膏,种数既多,不但一剂,今只取单效,用兼灸法。”此时对于脚气病的认识已经非常成熟,列举了多种方剂,并指出兼用灸法辅助治疗。不仅对于该病的症状特征有所详述,也已意识到此病可转上入腹(即脚气冲心) 发生生命危险,更对发病人群和地区特点(流行病学)做出了考证[3]。

2 对脚气病认识的发展

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将脚气病分为“脚气疼不仁、痹弱、肿满、上气、心腹胀急及惊悸”等八个部分,对于脚气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做出了详细的分类说明[4]。

在经济比较繁荣的唐代,此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如唐·王焘《外台秘要·脚气》称:“自三十年凡见得此病者数百”[5]。孙思邀在《千金翼方·卷 17·中风下·脚气第二》中有论一首,方二十一首,对于脚气病的病机,病症,治疗,预后,调养,预防等方面作出了系统的论述。在病机方面主张外因风毒为主,治疗以“治脚气顺四时,若春秋二时宜兼补泻;夏则疾成,专须利汗;十月以后少用补药。虽小变不越此法”为准则,并提出:“凡脚气之疾,皆由气实而死,终无一人以服药致虚而殂,故脚气之人,皆不得大补,亦不可大泻,终不得畏虚,故预止汤不服也,如此者皆死不治也。”预后上认为:“其人本黑瘦者易治,肥大肉厚赤白者难愈,凡患脚气到心难治,以其肾水克心火故也。”又从房事、饮食、起居等方面对于调养与预防作出指导,特别强调了医患配合的重要性:“今有病者,有受入性依法,使余治之,不过十日,可得永瘥矣,若无受入性者,亦不须为治,纵令治之,恐无瘥日也,非但脚气,诸病皆然”[6]。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补充了饮食内因的影响作用:“夜常醉饱,四体热闷,赤露眠卧,宿食不消,未逾期月,大小皆病”并提到:“甜瓜: 味甘平滑无毒,主消渴恶疮,鼻口中肉烂痛。扁鹊云: 患脚气虚胀者,不得食之,患永不除。”此句似乎可揭露扁鹊时已有脚气病名。然而扁鹊书多伪,真假难辨;且“扁鹊”有二,一在黄帝时,一在春秋战国。故古人或许得传得见,而今全无原著、佐证可考,仅此一句,不以为据。

同朝的王焘·《外台秘要》则认为脚气主要责于内因“肾虚”并且与消渴病有相互转化的关系:“消渴者,凡此疾与脚气,虽同为肾虚所致,其脚气始发于二三月,盛于五六月,衰于七八月;凡消渴始发于七八月,盛于十一月十二月,衰于二月三月,其何故也?夫脚气者,拥疾也;消渴者,宣疾也。春秋阳气上,故拥疾发,即宣疾愈也;秋冬阳气下,故宣疾发,即拥疾愈也……(消渴)又宜食鸡子马肉。此物微拥,亦可疗宣疾也。拥之过度,便发脚气……性热者须少食,仍须温软,吃讫须摇动,另食消散,即不能成脚气。”

唐朝对脚气的灸法治疗十分重视。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下·孔穴主对法第八》: “其脚气一病,最宜针之。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药,药不针灸,亦非良医也。”《外台秘要·卷 11·消渴不宜针灸方 11 首》: “千金论曰:灸刺特不相宜。唯脚气宜即灸之。”

宋代出现了脚气病的专著: 北宋·董汲《脚气治法总要》约撰于11 世纪末。原书一卷,已佚。今存者为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辑佚本。析为二卷。书中对于脚气病(从论中所述也当包括下肢关节炎一类的病)的病因及治法作了重点记述,收载有效的内服及外用方 46 首,并附若干医案。强调了脚气病的辨证分类,及内服外治相结合的治疗思路[7]。

金元至明对脚气的病因认识向内因倾斜:李东垣在论述“脚气”的病因病机时说:“今观此方爽垲,而无卑湿之地,况腠理致密,外邪难侵,而有此者,何也?盖多饮乳酪醇酒水湿之属也,加以奉养过度,以滋其湿水之润下,气不能煦之,故下注于足,积久而作肿满疼痛,此饮之下流之气所致也”。又说:“饮酒及乳酪勿使过度,过则伤脾,下注于足胫跗肿,遂成脚气”[8]。张景岳也认为“(脚气病)自内而致者,以肥甘过度,酒醴无节,或多食乳酪湿热等物,致令热壅下焦,走注足胫,而日渐肿痛,或上连手节者,此内因也”[9]。

清代初将脚气细分为:干脚气与湿脚气。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脚气者,脚下肿痛,即痹症之类也。因其痛专在脚,故以脚气名之。其肿者,名湿脚气;不肿者,名干脚气。湿脚气,水气胜也,槟榔散主之。干脚气,风气胜也,四物汤加牛膝、木瓜主之”[10]。

同时已经开始借鉴西医的疾病诊断与西方的研究方法。如:《本草问答·卷下二》: “湿注于脚,则为脚气肿病,西医言脚气病。其尿必酸,知是湿也”[11]。而《本草易读·卷 2·腰脚部 69》谓:“脚气肿痛:白芷五十,验方二十四;白芍五十一,验方二;皂角三百零四,验方十二,牛胶三百九十五,验方四。脚气肿痹:蓖麻一百三十四,验方二十三。脚气肿渴:麻仁一百九十六,验方十一。寒湿脚气:麦麸一百九十七,主治脚气冲心,黑豆二百零七,验方九;铅四百二十二,黑锡丹;桔皮二百五十一,验方七。脚气走痛:莱菔二百二十七,验方十一。脚气肿急:木瓜二百四十七,验方一。老人脚气:猪肾三百九十二,验方八。一切脚气:盐四百五十一,验方十六。男妇脚气:加皮三百二十五,验方一。”对于脚气病相关方药频度的总结已经有了现代统计学的味道[12]。

3 现代研究

今人学者,对于脚气病也多有研究,如廖育群[13]认为中医脚气病很可能与炼丹术的发展关系密切,发病可能与重金属中毒相关。符友丰[1]认为,中医脚气病应相当于腺鼠疫。彭介寿等[2]认为西医痛风当按古之脚气病论治。魏子孝教授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以肢体麻木为主者参照血痹论治,治以补阳还五汤加减,以肢凉肿胀疼痛为主者参照湿脚气论治,治以鸡鸣散加减[14]。

在治疗上,通过分组对照试验的方法验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在治愈率及治愈速度上均有明显优势[15]。纯中医的治疗手段中采用温和灸者[16]、针刺者[17]、抽积复合疗法者[18]、自拟当归拈痛汤者[19],均有验案。

4 总结

中医脚气病源远流长,不断发展扩充与进步。而始终代表的是一类符合以足胫麻木、酸痛、软弱无力为主症;以不仁不用,其状令人痹不知痛,弱不能举为特征的疾病。而所对应的西医疾病种类繁多各有道理。

作者愚见:西学东渐之初,国人喜用中医概念“对号”翻译西医,如:心、肝、脾、肺、肾等。这些概念共通点确实很多,而差异同样明显,因而这种对译带来无数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如今概念混乱的弊端。中医病名当与西医病名区分,不可混淆,也不必简单对应。重金属中毒、腺鼠疫或者诸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只要符合中医脚气病特征,均可考虑按照中医脚气病论治。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29260.html

上一篇:[转载]陈邦贤:中国脚气病流行史
下一篇:针对omicron株感染轻症,我院“清奥方”已广泛开展临床验证
收藏 IP: 120.231.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