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状类似锚雷的雷体
杨文佳,陈昊发表了“冠状病毒发现史”,但没有详细描述这次的新冠病毒的发现过程,特补充于文后。他们的文章介绍如下:
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CoVs),是一类具有囊膜的单链RNA病毒,也是目前已知基因组最大的RNA病毒。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体看来就像一顶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冠状病毒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脊椎动物,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肠道疾病。
1912年,一只猫患了一种被称为传染性腹膜炎的疾病,成为历史上记载最早的与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病例。
1937年,博德特和哈德森从小鸡体内第一次分离到了冠状病毒。
20世纪50年代,人们从感冒病人的鼻咽部发现了一种鼻病毒,但同时也注意到,仍有50%以上的感冒患者不是因鼻病毒感染所引起。于是,人们继续研究。
1961年,肯德尔等对一些不明病因的感冒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将这些患者的鼻腔冲洗液接种到细胞中培养,结果一无所获。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他们只好将标本保存在-70℃的冰箱内。
1965年,泰理尔和拜诺重新取出上述冻存标本进行复查。他们先将标本接种到细胞内培养,但未成功;又接种到鸡胚中,再次失败。最后,他们用这些标本进行人体试验,在感染的人体细胞内发现了一种不耐乙醚的病毒。试验继续进行,他们将这种病毒接种在人胚气管纤毛细胞中进行培养,又经多次人体试验和干扰试验,终于将病毒分离成功。当时,这种病毒被命名为B814。
1967年,阿尔梅达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这些新病毒,确定了这种病毒作为普通感冒的病因。同时发现这些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RNA病毒,呈不规则的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直径100nm,外观形态很像日冕。1968年,这类病毒被定名为Coron—avirus,中文译为冠状病毒。
1975年,第二种引起人类疾病的冠状病毒被发现。这种冠状病毒是从腹泻病人的粪便中分离到的,并被认为与人类腹泻有关。为了与以前从感冒患者呼吸道中分离到的冠状病毒区别,将这两种病毒分别定名为人呼吸道冠状病毒和人肠道冠状病毒。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统一了冠状病毒的命名,研究出多种可识别病毒生长的阳性指标,了解了病毒的基因结构和部分功能等。
直到2003年,在人体内发现的冠状病毒只有两种。都是在上世纪60年代发现的,一个被称做“HCoV-229E”,另一个叫“HCoV-OC43”,这两种病毒都比较“温顺”,顶多会导致轻微的呼吸道疾病。
2003年,SARS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冠状病毒的看法。当时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的SARS-CoV,在极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全球30多个国家。SARS之后,又相继有两种冠状病毒在人体中被发现,HCoV-NL63和HCoV-HKU1。
2004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人员van der Hoek等人,在一个患有呼吸道疾病的7个月大女婴的呼吸道中发现新的冠状病毒并命名为“HCoV-NL63”,此后,多个国家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体内均有发现,不过其“毒性”远比不上SARS-CoV,但对特定人群可能有严重危害。
HCoV-HKU1则是2005年在香港大学发现的。它具有季节性,高峰在晚秋、冬季,其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呼吸道冠状病毒。其感染症状也相对轻微,但对于有基础疾病和免疫抑制的患者,会加重症状并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
在人体中发现的第6个冠状病毒就是HCoV-EMC。
2012年9月24日,WHO报告称,在中东地区从一个患有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身上发现了一种新的SARS样冠状病毒,病人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肾功能衰竭,致死率极高。
目前,冠状病毒科共分为四个属:α、β、γ、δ,其中β属冠状病毒又可分为四个独立的亚群A、B、C和D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引发非典型肺炎的SARS-CoV同属β属B亚群。目前为止,除SARS-CoV和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外的其他四种HcoV较为常见,一般只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鼻塞、打喷嚏等轻微呼吸道症状。而SARS-CoV和MERS-CoV可以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和MERS 冠状病毒虽同属冠状病毒,但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属不同的亚群分支,它们的病毒基因序列差异比较大。截至目前,该病毒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变异仍需严密监控。世界卫生组织也表示,疫情有可能扩大蔓延,需要为防止发生大规模扩散做好准备。
下面补充一下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过程:
2019年12月,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7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截至2019年12月31日,27例病例中,7例病情危重,其余病例病情可控,有2例病情好转拟近期出院。
2019年12月31日上午,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抵达武汉,相关病毒分型检测、隔离治疗、终末消毒等工作在进行中。
2020年1月7日,相关实验室检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1月10日完成了病原核酸检测。五个基因组很快被提取出来,并被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市疾控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以及悉尼大学在Virological网站上发布,它们分别是BetaCoV/Wuhan/IVDC-HB-01/2019,BetaCoV/Wuhan IVDC-HB-04/2020,BetaCoV/Wuhan/IVDC-HB-05/2019,etaCoV/Wuhan/WIV04/2019以及BetaCoV/Wuhan/IPBCAMS-WH-01/2019。它的RNA序列的长度大约为30000个核苷酸。
因2019年在武汉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暂命名为“2019-nCoV”。2月11日在日内瓦,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即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