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27)

已有 1615 次阅读 2019-3-11 13:29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范式变迁, 现代医学, 传统医学, 分野与交汇

二十七、常佳怡:伪满时期滨江省龙江医派学术思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授予学位:博士

(一)论文介绍及目录

龙江医派是近现代我国北疆新崛起的中医学术流派。创办于1937年的《哈尔滨汉医学研究会月刊》及以其为前身的《滨江省汉医学月刊》(二者以下均简称《月刊》),吸引了伪满滨江省众多知名医家以此为阵地探讨新知、钻研医术,成为龙江医派诞生的摇篮。《月刊》中的论文不仅为填补学界对伪满中医界研究的空白提供了宝贵素材,更为龙江医派的形成及发展研究提供了佐证。本研究以伪满时期滨江省龙江医派医家学术思想研究为总体目标。运用调查法及文献研究法收集伪满滨江省出版的中医学文献,进行归类整理;以53期《月刊》为研究蓝本,运用文献研究法、思维法,从中搜寻出医家身份的佐证材料,确定研究范围,筛选出滨江省中医家的论文,并进行分类整理;运用描述性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提炼出伪满滨江省中医群体的总体学术思想;结合伪满时期滨江省的社会、自然因素,运用跨学科研究法综合分析总结此群体学术特色形成的原因及龙江医派形成的必然性。研究结论为:伪满时期为龙江医派的肇源时期,以高仲山为首的伪满滨江省中医以《月刊》为依托为龙江医派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伪满滨江省一些中医基础扎实的有识之士赋予《月刊》教材的性质,为巩固滨江中医理论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伪满滨江医家在内伤杂病、急性热病、妇科疾患等方面专心于疗效而机圆法活,在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均有诸多见解;伪满滨江省医家在中西医理论的互解对应方面及中西医结合治法方面均提出了诸多见解,为现代中函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伪满滨江省中医家在《月刊》中充分交流、相互促进,将滨江省中医药从业者团结在一起,形成了龙江医派的群体雏形;中医术语及方药发展流传至伪满时出现了纷繁混乱的情况,伪满滨江省中医家自发开展了整理考证工作,为中医药术语及方药标准的统一、规范工作打下了基础;伪满滨江省中医家对传染病预防方面作出的提示对现今传染病预防具有借鉴意义。

(二)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7-8

ABSTRACT8-10

引言10-12

第一部分 绪论12-23

1.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12-15

1.1 伪满12

1.2 伪满时期12

1.3 康德纪年12

1.4 哈尔滨市及滨江省12-14

1.5 汉医14

1.6 满人14

1.7 研究范围14-15

2. 研究现状15-23

2.1 有关伪满时期的研究15-17

2.2 有关民国中医刊物的研究17-18

2.3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18-21

2.4 龙江医派研究21-23

第二部分 形成背景研究23-35

1. 地区历史因素23-25

1.1 边疆冻土,缺少中医中药23

1.2 俄日侵吞,中医势力薄弱23-24

1.3 开放包容,吸引人才,促进中西汇通24-25

2. 民国中医存废之争激发自救热情25-26

3. 伪满政府的影响26-31

3.1 汉医在日本几度浮沉26-28

3.2 中医的确切疗效等原因促使统治者承认汉医28-29

3.3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伪满滨江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29-30

3.4 滨江省中医家易被伪满的态度蒙蔽30-31

4. 高仲山团结全省医家,促进龙江医派形成31-32

4.1 招贤纳士,团结同仁31

4.2 成立学会,兴办《月刊》31-32

4.3 开办中医教育32

5. 自然因素32-35

5.1 寒冷气候及民族风俗致痹证、咳嗽、中风、心痛等疾病高发33-34

5.2 游牧习性导致缺乏卫生防疫观念34

5.3 自然资源丰富,药材多样,便于取用和研究34-35

第三部分 伪满滨江省龙江医派学术思想研究35-110

1. 细究医理,夯实中医根基35-44

1.1 以阴阳理论释生理、病理及治法35-37

1.2 以五行生克论病机及治法37-38

1.3 注解营卫本源38-39

1.4 注解情志病因39-40

1.5 论证三焦有形说40

1.6 主张四诊合参的同时各有侧重40-41

1.7 治法宗医门八法41-44

2. 辨析经旨,结合临床演奥义44-54

2.1 解析经义,为《内经》正名45-46

2.2 依《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说治疗孕妇疾患46-47

2.3 过时发病因正虚47-48

2.4 鉴别《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相似病证48-51

2.5 重视中焦脾胃51

2.6 详辨经旨,考证原义51-52

2.7 详解方义,主张活用经方52-54

3. 中西汇贯,以图新法54-59

3.1 以西释中,尝试中西相应54-57

3.2 普及西医知识及进展,中西医学互为补充57-58

3.3 辩证看待中医理论58-59

3.4 尝试中的失败经验59

4. 规范配药,普及标准59-64

4.1 正名清源,以防混淆60

4.2 辨性质、明主治、详功用与效能、便于临床检用60

4.3 规范药味、剂量与炮制60-61

4.4 制作与服用方法详细、禁忌明确61-62

4.5 方后杂论多有发挥、以启悟临证之运用62-63

4.6 刊载疑难病方、以备民众之需63-64

5. 临证论治,需别药之性味64-69

5.1 重视药味之别64-66

5.2 补药误服亦成毒66

5.3 品种、炮制法左右性味66-68

5.4 遣方用药严守性味68-69

6. 急性热病,辨体查原69-80

6.1 战乱酿生杂气,杂气导致热病69-70

6.2 正虚邪犯,正邪相争热势张70-71

6.3 火毒侵居气、营、血而发温病71

6.4 从五脏论热病71-72

6.5 注意鉴别诊断72-73

6.6 提倡中医治疗73-77

6.7 对肠窒扶斯的认识77-79

6.8 对痢疾的研究79-80

7. 内伤杂病,详审病机80-88

7.1 明确外感内伤分界80-81

7.2 法秉仲景,兼参诸家,活用经方、时方、自拟方81-83

7.3 以脉辨证并指导预后83-85

7.4 中焦脾胃为多种杂病的病理机转85-86

7.5 下元肾之真火真水亏虚易致怪病、难证86

7.6 对惊痫的论述86-87

7.7 对于东北高发疾病的论述87-88

7.8 内伤杂病的其它疗法88

8. 经带胎产,多参辨治88-92

8.1 分年龄而治88-89

8.2 特殊生理说89-90

8.3 肝脾同治说90

8.4 气血同治说90-91

8.5 情志致病说91-92

8.6 房室致病说92

9. 外科疾病,内外同治92-95

9.1 辨证法92-93

9.2 按阶段分步骤治疗93

9.3 内治法93-94

9.4 外治法94-95

9.5 鉴别诊断95

9.6 救治法95

9.7 禁忌95

10. 重视卫生预防95-106

10.1 指出“卫生”本为养生防病96

10.2 将正气与抵抗力相对应96-97

10.3 依体质摄生防病97

10.4 衣食住行,未病先防97-104

10.5 传染病患者的调养104-106

11. 整理中医病名,主张统一术语106-110

11.1 明确了统一中医术语的必要性106-107

11.2 总结中医病名,并与现代医学相对应107-108

11.3 简释中医术语,以免外界误解108-109

11.4 理清了统一中医术语的工作思路109-110

第四部分 代表医家简介110-114

结语 114-117

1. 结论114-115

2. 存在问题115-116

3. 展望116-117

致谢117-119

参考文献119-123

附录123-162

附表1:《月刊》总目录123-145

附表2:1940年以前伪满哈尔滨汉医学研究会会员名单145-147

附表3:伪满哈尔滨汉医学研究会职员名单147-148

附表4:伪满滨江省汉医分会役员名单148-149

附表5:《月刊》工作人员名单149-150

附表6:《月刊》中伪满滨江省医家文章目录150-16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62-164

个人简历164-165

附录165-17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166918.html

上一篇:“感悟中医”备忘录(三十九)
下一篇:[转载]刘红卫:中药材行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一)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7 0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