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60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602 真实、自由、优雅、坦然

博文

许多学科学术‘繁荣’的背后 精选

已有 6335 次阅读 2015-12-24 07: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学术, 高校, 学科, 繁荣

               现在按发表文章数量及其他硬指标来进行考核或评价,sci文章数,影响因子。综合下来看,得到项目经费的(这里面原因非常多)加上sci论文数多的,考核结果都非常好。许多在社会上非常有影响的教授在新的评价指标面前‘廉颇老矣’。

             有文章肯定比没有文章好,这是肯定的。

             但是,这考核优秀或者繁荣的背后,可能有不少泡沫。甚至有些令人担忧。

            1 许多文章都是年轻教师从国外或国内著名高校做博士或博士后期间发表的论文或者上述数据的延续,严格来说,这些学术研究方向还是导师长期的研究积累,只不过是博士或博后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验,严格来说,这是导师的学术思想。我们称之为‘脐带血’。只有离开导师课题组,在自己独立或参加其他团队里,结合新单位的研究特长,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特色并被学界认可,这才算真正的‘学术成年人’。

            2 许多人的文章列在一起,发表内容不是在一个研究方向上,硕士、博士、博士后加现在单位发表的洋洋洒洒的论文列表看,研究内容就是一个‘联合国’,有机、合成、生化、催化等都含入其中。这种繁荣的文章目录,从学术的观点来评价,还没有‘独立成家’。

           3 许多工科进的教师,都是理科出身的,没有任何工科背景,以前做的科研与发表文章与工科无关。而且因为他们进来时是以人才面目进来的,得到了不少政府或学校经费资助,签有在二、三年时间内发表论文的合同,如果不完成会考核不合格。但到一个新的学术单位,应该慢慢本土化,但如果轻易改变以前的研究方向,完成任务风险很大。所以会沿着以前的路线继续前进,他们考虑不了工科及本学科的需要,也没有办法一下适应过来。这对学生培养与本学科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4 许多学科都是有专业与学科是有限制的,例如:农林医药化学品等,一是专业设置的限制,二是长期研究特色的限制。但是,在进教师时,经常是从其他学科进来的,当然交叉有优势,杂交有优势,但是,生物学上的杂交也要进行‘交’才行,不同学科的教师进到一个有特色的学科或专业指向的学科,必须要将以前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手段结合进来,才能对本学科有贡献。但是,目前许多学科现状令人担忧,许多人许多年后,都不知道本学科的真实内涵,他们一下也调整不过来。多少代人形成的研究特色甚至专业方向,可能慢慢会消失。

          5 很多工科的教师不再做企业项目,与工厂脱节,与社会脱节,成为‘纸上谈兵’,企业不认识大学教师,大学教师不认识企业。理科的思维,理科的语言,理科的培养风格。

         

          其实这些事情是可以慢慢协调与调整的,同时在进新教师过程中,应该注意‘营养搭配’,工科、理科、各学校的人才有所交叉。但是,论文指向,加上一些领导不懂,完全以论文与影响因子为导向,如果后续调整与培养跟不上,后果难以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177-945499.html

上一篇:教授---‘阅兵方队’中的一员
下一篇:年轻教师看看这样的简单计算公式可能是有利的
收藏 IP: 121.248.131.*| 热度|

31 姬扬 武夷山 王涛 刘忠波 李明阳 苏德辰 陈楷翰 孙华 黄永义 彭美勋 陈南晖 白龙亮 陈辉 鲍海飞 韦玉程 王毅翔 姚伯元 蔡小宁 王永龙 邹桂萍 吕洪波 梁洪泽 谢平 逄焕东 董舟 杨正瓴 科苑往事 汪晓军 ybybyb3929 shenlu ghzhou567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