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文难于写文
彭渤
科技论文是想出来的,也是写出来的,但更是改出来的。科研中,有了点子和思路,就开始写论文,常常信心十足,下笔如神。感觉比较有兴趣,也比较轻松。但与此不同,改论文则常常忧心忡忡、患得患失,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驻足难行。因此,改论文难于写论文。但大多论文都是不断思考、不断修改而产生的。所以,改论文也是大多科研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科研中,很多情形下,需要改论文。但总体可以概括为给他人改论文和给自己改论文。不管是给他人改论文,还是修改自己的论文,都比写论文要难。
给他人改论文,比如给研究生改论文,常常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学生与导师配合,按照有一定共识思路和目标完成的论文,需要修改。一种是学生我行我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完成论文,交给你导师来修改。对于前一种可能,又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完全与导师配合,按照共识将工作逐一完成,遇到困难,商量解决,然后形成论文。这应该是大多数导师指导学生时愿意看到的情况。这时,导师与学生之间就是一种合作的形式,导师在改论文时,就如同自己写论文一样,有兴趣、热情,也就感到轻松,虽然难但也愿意难下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按照与导师达成的共识展开工作,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遇到难点或者难题,就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做下去(或者没有能力做下去,但本人遇到的这种可能性较少),不愿意吃苦不想攻克难关,但又想发表论文。于是就糊弄糊弄地完成论文,余下的给你修改时处理。这时,改文章就比较头痛了。特别是像我这样数学不太好、计算机软件也用得不太好的人,有些数据处理问题,确实我感到难办。这时,如果学生确实花了功夫、时间、精力,也没有解决,我会通过其他途径,想办法解决。但如果学生既没花时间,也没下功夫,就等着你老师来处理,遇到这种情况,论文在我这里就基本STOP了。因为合作已经变得不愉快。记得曾有个学生,一篇论文我要求解决的问题他并没解决,没经过我同意就将文章投出去了,而且审稿也通过了。接到编辑部的邮件后,再次要求学生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学生则不理会我的意图,认为文章录用了就可以了。最后,我只好给编辑去信,表明:如果XX文章中的XX问题没有解决,我不同意该文在贵刊物发表。当然文章最后没有见刊。这时,遇到困难,就不是很愿意继续难下去了。因此,给他人改论文,总比自己写论文要难。
改自己的论文,其实是一个自我斗争的过程。其难度可想而知。投稿之前的论文修改,常常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有目的地修改,是一种主动识别式修改。这时,与其说是修改,其实还是在写论文。无所谓难与不难。投稿后的论文修改,这才是真正的修改论文。这时,难度、麻烦等都来了。没有拒稿但需要修改的论文,在修改时,也比写论文要难。常常要面对审稿人提的一大堆问题。专业的、有水平的审稿人,常常提出的问题很中肯,对论文质量提升很有帮助。面对这样的审稿意见,虽然难但快乐着。但有时候不得不面对一些天方夜谭式的审稿意见,这时你会感到头大而特难。记得有篇文章的审稿意见,我是按风化剖面风化程度野外观察结果进行采样的,而审稿人则要求按土壤剖面分层的原则进行取样。这就等于要重新推倒再来。改文章面对并回答这样的问题时,既要回答好问题,又不能得罪了审稿人,则需要采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对策来处理。对此,各路同行,应该都有各自高明的对策。
最难面对的是拒稿论文的修改。拒稿的理由多种多样,一般存在有审稿意见的拒稿论文修改,和没有审稿意见的拒稿论文的修改这两种情况。拒稿也是我们投稿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也必须面对的事情。科研毕竟不同于吃饭,总是有难度的,需要我们有意志坚持下去,克服困难,迎难而进。一般有审稿意见的拒稿论文,通过阅读审稿意见可以得知拒稿的理由。在修改论文时,虽然心情不好、郁闷、压抑,但目标明确。这时,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很多时候,是好事多磨,然后柳暗花明。各路同行应该也深有体会。最难、最头痛的,要算没有审稿意见的拒稿论文。这说明投出去的论文,没有达到刊物的基本要求,论文水平有待整体提升。如果数据资料不太好,这时可采取降低刊物档子进行适当修改或投稿。而对数据资料好的文章,如果放弃,或者降低要求投稿,就会感到很可惜。毕竟做出那些数据是花钱的,也是花时间和精力的。对我而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对得起自己和与自己合作的同事和学生。这就特别需要我们能够真正地战胜自己,不被困难所吓倒。
对于一个从矿床地质研究改道进行表生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我而言,这些年,可谓什么困难都遇见了。有很多的感触和体会,归结到一点,就是改文难于写文。文章是改出来的,而改文是战胜自我的过程。希望年轻人,不要被困难挡住了脚步。谨此共勉。
2017年7月28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