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论文是否应该严格评审?
彭渤
最近几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学位论文的审查力度,实施抽查措施控制“水货”学位论文,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在期刊界,就笔者参与通讯审稿的学界主流期刊而言,邀请3、5位审稿人对同一篇论文稿件把关是常事。就是说,学术论文严格评审是学界的共识和常规。故此,本人上个月连续拒审8篇博士学位论文,原因是对其研究的课题不是很熟悉,无法给出准确的评审意见。
但最近自己一学生论文的外审,让我看花了目前学术论文的评审境况。这篇论文在预答辩时,各位评委指出了很多问题、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我针对评委的意见和自己对论文的看法,要求学生暑假期间认真修改。但几个月过去了,不但论文未见任何修改,而且学生还提出要送外审的要求。我一直在系统没有通过他送外审的请求,因为我不认为这篇论文达到了送外审的基本要求。他自己则多次电话直接来做工作了,说什么错过这次外审的机会,就很难毕业什么的等等一大堆。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我让他写出一个保证,就是保证继续认真修改论文。他立马就把保证书发过来了。我也没办法就同意送外审,看看外审专家对论文的看法是否也如我所见。
我万万没想到的是3个外审专家的评审意见都站在我的对立面。但在评审意见表“您对论文熟悉程度”这一栏的选项中,3个尊贵的专家都选择了“比较熟悉”,而没有一个专家理直气壮地选择“熟悉”这个回答选项的。且不说论文的创新,单就论文的摘要、目录、结论三个部分表达的内容是否对应这一点,明人眼里都能看得出来。如摘要里提到的“构建X指标”的重要研究结论之一,在目录、结论部分根本就没有体现(当然文中也没有,这里不要求专家看全文);而目录里在研究方法中表述篇幅占近一页纸的Y分析,在通篇论文就根本没有出现相应的分析结果和讨论,摘要和结论也没有体现;在目录里出现的分析“Z异常”,在全文所有数据表格里就没有一个关于Z的分析数据或者引用的数据;……这样显而易见的问题,不说“比较熟悉”,就是对研究内容不熟悉的专家,只要大致读一下论文也能看得出来!不说文章的数据表达、科学分析等等其他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其实已经不叫是“严格评审”了。我真不知道我们“比较熟悉”的专家是怎样评审这篇论文的?3个评审专家三言两语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审意见,既不担责,也不为难学生。这样达到一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最佳”效果,难道这就是我们当下倡导的学术论文评审?有关部门、有关方面是否应该对类似这样的学术论文评审把关或者追责?
今年以来,我为各类刊物(主要是英文期刊)已经评审了50多篇/次论文(基本平均每月4.6篇/次)。大家知道,英文期刊审稿是没有审稿费的。可是,国内学位论文评审是有评审费的。但不熟悉的论文,即使有报酬,也不接受评审邀请(以某中心学位论文评审指派为证)。对于这篇学位论文,我当然可以按照外审专家意见通过,即使抽查查出来了问题,于我也应该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做科研,做学术,做人,我们的心呢?我们评审时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呢?
作为导师,没有不希望自己带的学生不毕业、不获得学位的;作为“比较熟悉”的专家,我不会不读论文就动手写评议意见。这件事给我带来很大的迷茫,就是学术论文是否应该严格评审?特别是,我们正常一篇投稿的论文至少经历一个月的审稿才能得到评审意见,可是,一些OA期刊和一些类似OA的期刊,一个星期文章就可以见刊。学术界真的如此包容了?
前段时间在修改学生的论文时,发现一个我们常用的指数计算公式,学生在文中不但表述错了,而且选用相关的元素都错了。指出多次,学生都没有改过来。一次到办公室当面问他,为什么那样做,他便把参考的文献找出来,原来是一篇未经严格审查的文章被他参考了。学术论文的质量对学界的影响、对年轻人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究竟是否应该对学术论文把关或者严格把关?这已经不重要了。但愿我们的专家在评审学术论文时莫违心而为。
2023年11月11日(晚)长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