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pengbo

博文

刀郎突围随感 精选

已有 4659 次阅读 2024-10-26 23:3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刀郎突围随感

彭渤

 

最近,歌手刀郎带着满身的鞭痕和满腹的才华重新回到歌迷大众面前,引爆了整个娱乐圈,火爆了大江南北。从成都到广州,再到南京,再到……,他衣着朴素,声音沙哑,饱含深情,写满沧桑,唱哭了台上台下,场内场外,线上线下,男女老少。实现了他隐退10年后的闪亮复出。对此,有人评价他艺高胆大,才华横溢;有人评价他朴实无华,独具一格;也有人说他代表真正的音乐。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他勇敢地实现了突围,突围了那个圈子。

我不懂音乐,也没有艺术细胞,更不曾是歌迷。但从最近网上、媒体有关刀郎及其演唱会的报道和评论文章可知:十多年前,刀郎被主流打压而隐退江湖,远离是非。那时,他的歌被讽为缺乏主流审美价值,“是N听的歌”,刀郎“不具备审美观点”;甚至有人轻蔑认为刀郎的歌不是音乐,他的歌会让流行音乐倒退n年;还有人紧锁眉头,一幅忧国忧民的模样地解释说“我不觉得他(刀郎)是在做音乐,而是大众听惯了精致的音乐,突然听到这样粗糙的音乐,才会感到好奇”;更有甚者要把刀郎的专辑直接扔进垃圾桶。打压、嘲讽、挖苦、批评、封杀等,至今言犹在耳。权威、掌握话语权的主流,在草根的刀郎面前筑画起了一个无形的圈。面对这个根固的圈,面对颠倒是非的舆论,面对挖苦嘲讽的攻击,来自草根的刀郎,处于巅峰时刻的刀郎,不得不黯然隐退,隐忍消失。

可十年后的今天,饱经风霜、光头发福的老头刀郎,这位独具个性特色的草根歌手,凭借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全能的音乐才华,以《罗刹海市》为序曲,以接二连三的线上线下举办“山歌响起的地方”演唱会的方式,重新回归,回到广大歌迷面前,并迅速火圈,产生共鸣、共情。于是,有人在思考刀郎火圈的社会背景,有人在质疑某某界的创新和保守,还有人在评价刀郎这里那里的……但我关注的还是那个根固的圈

本来文学艺术就要倡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既然“我们谁也没他(刀郎)买得好”,为什么还要打压、封杀、嘲讽、污蔑?我想,就是因为形成了一个圈。有了这个圈,就形成了一股势力;有了这股势力,还有什么不可以企及?还怎么可能争鸣和齐放?还怎么可能不把草根刀郎讽成另类?刀郎复出了,刀郎突围了,可是,刀郎是以光头、圆腰、发福为代价的。而且行业界又有几个能够突围的刀郎?因此,我认为圈子是祸根,是危害。事业要发展,要争鸣齐放,就必须破除圈子。

最近,学术界一些国际顶级期刊,被科睿唯安挥舞大刀On Hold了,一些期刊甚至被剔除国际SCI检索系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调查发现,一些期刊的编辑与作者存在利益冲突,即编辑与作者之间也形成了另一个圈,互为论文作者又互为论文编辑。这样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搅乱了正常的学术出版,影响了学术公正公平,损害了正常的学术发展。

没有必要再多说了,某个行业,某个行道,某个评审,一旦圈子形成,就会形成一股势力。编辑与作者形成一个互为作者互为编辑的圈子,其他普通的作者就会成为刀郎,且没有几个能够最终像刀郎那样可以真正复出突围的。项目评审就更是如斯。

因此,刀郎的故事再次提醒我们,学术界要破圈。

 

 

20241026日,长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096-1457120.html

上一篇:创新学习,一起向未来
下一篇:研究生如何作好学术报告?
收藏 IP: 36.157.222.*| 热度|

16 王涛 尤明庆 李建国 冯兆东 孙建成 汤敏骞 崔锦华 陆仲绩 王启云 曾杰 池德龙 刁空非 郑永军 逄焕东 雷宏江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