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从事科学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精选

已有 18405 次阅读 2015-12-14 12:44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从事科学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鲍海飞2015-12-14

从事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一颗深沉的心,执着的心,勇敢的心,热烈的心,更需要一种内在的性格,或者说更需要一种精神来支撑。那么,从事科学研究都需要什么精神呢?

 

小草的精神。有了种子,我们还需要大地的温床,还需要太阳的能量,还需要雨露的滋润。就要像小草一样,深深地往土里扎根。只有这样,才能不被风吹倒。我喜欢鲁迅的小草,在石头下不屈不挠地生长。我更钦佩那些在悬崖峭壁上的小草亦或青松,面对逆境,却依然能够在石壁上扎下它的跟。无人知道的小草,命运的安排,是风还是鸟把你带到了这里那里,那么你就要自强不息去生长。有多少人都是从无名小卒做起。“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你没有名气,但是你年轻,一旦扎下根,你就要有一股钻劲,向着大地深处生长的劲,不屈不挠向着太阳生长的劲。小草的精神比钉子的精神更可贵。我是无名,你是谁!

爬山虎的精神。一墙绿藤,天然的一副壁画,楼有多高,藤就有多高。你是否感叹,这就是生命,这就是造物主。借不是坏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善假于物也,君子善假于人也。好风凭借力,一个好汉三个帮。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向上攀爬,是为了寻找方向,寻找阳光,寻找切入点。即使身处阴暗的角落,也要向上生长,这是爬山虎的求索。查阅典籍,学习前人的知识都是借。借来知识,才能壮大自己。即使怀才不遇,遭遇逆境,也不能自悲自弃。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在农村下放时,每天都在犁地休息之时,便从怀里掏出《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去背诵和学习。

荷花的精神。不只是它的亭亭玉立,而是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雅性格。这种和而不流是荷花一种独立精神的体现。古人为何赞美梅兰竹菊,这是因为梅兰竹菊有一种清香,有一种性格,有一种气节,有一种胸怀。实际上是有一种精神,傲然于世。如今的学者们有多少有这种精神?

 

植物给我们以静态的美,优雅的美,绿色的美!之所以赞美松柏,是因为它四季常青,无论寒来暑往,它都独立挺拔,岿然不动,始终屹立在那里,这就是松柏的性格,松柏的精神。沙漠里傲然挺立的、千年不倒的是胡杨,这就是胡杨的精气神,这就是沙漠的灵魂。

 

动物给我们以奔腾的美,呼啸的美,轻灵的美。

骆驼的精神。地球上,最严酷的生存环境几乎就是沙漠了。那里干燥、风沙,天气变化无常,难觅水草,在那里若是有生命出现都是奇迹,但骆驼却能够坚强地跋涉在沙漠里。骆驼的精神是一种沙漠的精神,吃苦耐劳,面对生死,这是一种面对困境的精神。

知了的精神。知了是蝉的俗称。蝉这种生物,从幼虫到出土之前,一般要在地下蛰伏一年到数年的时间,然后才变成蝉爬到地面。一旦来到树上,便忘我地歌唱。据说,美国有一种17年蝉,今年恰好是爆发期。真是:此蝉不出则已,一出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没有时间的酝酿,就没有好酒;没有炉火的锻造,就没有坚韧之剑;没有闭关修炼,就没有九阳真功。你或许建立模型、推导公式、重复实验,你需要考虑每一个过程和细节。你需要养精蓄锐,你需要深思熟虑,因为结论不是匆忙下的。蛰伏是酝酿,蛰伏是忍耐,蛰伏是潜心。有很多科学家连续数年不发表文章,而一旦发表文章,便惊动学界,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雄鹰的精神。据说,老鹰为了训练幼鹰,就把幼鹰从大山悬崖上的窝推出去,而往往是那些敢于飞翔的忍受翅膀剧痛的小鹰,才能日后在蓝天上继续翱翔。才能有以后的:举目于山巅,展翔于兰天。雄鹰的翅膀是坚强有力的,雄鹰的世界是宽广辽阔的,无论多么小的猎物,都逃不过它的疾目和利爪之下。学人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具有宽广的眼界和胸怀。雄鹰的世界在天高地远,麻雀的世界在街头巷尾。雄鹰代表了一种磨砺后敏锐的眼光和具有高远的志向以及单打独头和自由探索的精神。

狼的精神。虎与狼,往往会被视作贬义。但每每看到动物世界,虎狼在原野里狩猎那些羊啊鹿啊,都给人以极大地冲击和震撼。一群体大无比的野牛却被两只又瘦又小的狼追赶得四处逃散。跑得慢的野牛无奈回头就和狼对冲,野牛一脚就把可怜的狼踢飞了。可是那狼跌倒后立即爬起来再次扑向野牛。野牛就被狼这种一次又一次跌倒又爬起来的劲头震慑住了,终于招架不住而瘫软于地落入狼口。凭野牛的力量,与狼搏杀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在狼穷追猛咬之下,整个牛群都疯狂逃散,竟然斗不过一只狼,这不能不说明精神和意志的力量。当面对问题时,我们是否有精神有干劲有毅力能够将问题进行到底?然后再‘宜将胜勇追穷寇’!狼代表了坚毅的性格和跌倒了再爬起来的精神,狼的精神代表了锲而不舍,代表了拼劲。再引申一下,狼的精神更代表了一种血性。

 

植物、动物给我们以启迪,科学需要智慧,人生需要精神。

 

吃狼桃的精神。据说,一位法国画家忍受不了这种只有狼才敢吃的鲜艳漂亮无比的‘桃子’的诱惑,于是写下遗书之后,毅然吃起了狼桃,然后就静静地躺下,等待死神的召唤。结果,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安然无恙。他终于把西红柿从狼嘴里抢到了人嘴里。无论是吃狼桃还是吃螃蟹,都是一次一次的探险,都需要勇气。在科学探寻的路上,‘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都是一次一次的试验,每次尝试不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探险,都是生与死的较量。‘敢为天下先’不是一句空话!

 

伯乐具有慧眼,但伯乐更是一种精神:识才,用才,荐才;千里马是良马,但千里马更是一种精神:能跑,肯跑,善跑。世,固有名马?世,固有伯乐?

有多少精神需要投入?有多少精神需要感召人们?是认真、较真,是质疑、批判,是持久、求实,是忘我、虔诚,是奉献、爱国,还是自由与独立?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先生亲自到野外‘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去寻找水稻良种,并及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播给其他科研人员。他个人的性格难道不就代表了许许多多优秀科学家的品质和精神吗!是勇于实践、不懈追求和真诚奉献的精神。

科学之路是智慧之路,譬如庖丁解牛。面对着牛,不是硬砍硬割,而是顺着骨架结构,由表及里,顺着脉络去琢磨。

 

从事科学研究,你一定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这是否意味着你一定要弯头低腰的工作或者活着吗?不,你应该优雅地工作和活着。

如果你入了这个行当,那么你就应该贪婪一些,是对问题的思索再深入一些贪婪一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一种境界,但几人能够如此痴迷和专情?狭隘地说,在平凡的人生和工作中,应该努力做到心无愧无悔!

 

自然是美好的,发现是美好的,科学是美好的,创造是美好的,能够真真切切为人民服务是美好的。科学的目标是:探索未知,求真务实。科学的境界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吗?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到底什么是精神?精神的外在就是一个人的朝气,内在就是一个人性格,表现在他的一股劲,一股犟劲、倔劲、执拗劲。修炼、磨砺,风霜雪雨,更锻炼一个人的性格。有劲的人,发挥好了,便一路向上;没劲的人,便一辈子默默无闻而去。

袁隆平先生说得好:“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我是无名,你是谁!以此勉励。

就以这句做结尾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943297.html

上一篇:这究竟是谁的胜利?
下一篇:导师为何不能帮助学生找工作呢?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35 喻海良 高建国 田青 李学宽 黄永义 武夷山 姬扬 许培扬 郭战胜 李世春 韩永和 代恒伟 陆玲 张士宏 钟炳 姜咏江 李颖业 魏武 朱晓刚 田云川 陈筝 姚伯元 曹俊兴 谢平 范毅方 侯成亚 马德义 郑永军 苏德辰 张晓良 彭思龙 loyalSciencefan shenlu zjzhaokeqin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