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山外青山

已有 4311 次阅读 2013-8-16 12:38 |个人分类:古道诗词|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青山

山外青山

鲍海飞 2013-8-16

很多诗句中描写青山,如:“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宋.林升)”;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唐.戴叔伦)。每每读到这些著名的诗句,总是感慨那诗句的美好,但又生出一些疑问:诗句里面每每所言之青山,为何叫青山,而不叫绿山呢?因为一般的概念或者感官而言,那些草啊、树啊,大多数植物都是绿色的,是那些绿色植物将大地、山川所覆盖,应该叫‘绿山’啊?难道前人只为了平仄读起来拗口而将‘绿山’改叫‘青山’吗?就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人专门讨论和考究过,或许太简单不值得、或许早就成了习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就这样吗。然而我更相信前人的说法不应该是错的,毕竟诗歌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观察。今年暑假回到东北老家,老家多山,山虽然不高,但却让我有机会来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证。

老家房子的对面和左面都有山,而且山的下面就有一条较大的河流流过,我还在里面趟过河,感觉它的凉爽和舒适。

每到黎明,太阳一出,那暖暖的太阳便照着河水,河水就袅袅地散发出来阵阵的水汽,水汽于是渐渐地弥漫,早晨的山上温度又低,于是那些水汽便逐渐凝聚成云雾,便将山笼罩在下面。于是,你只能看到大山的轮廓,你能看见绿吗,看不见!每到夜晚时,红日西落,暮色沉沉,于是天光就更加暗淡,这个时候,那些山,不仅看不到绿色、青色,你能够看到简直就是一个大大的、黑黑的怪物蜷伏在那里。早晨和傍晚那山便若隐若现,时明时暗,更多的是郁郁葱葱,一片阴暗,多为青黑色。因此,古人有‘暮霭沉沉楚天阔’,其实,傍晚时分,云雾将山全部掩盖起来了,云天一色,所以显得开阔了。当天晴朗时,从远处看,那山的颜色便看得清楚了,有青色,也有绿色。稍微近一些,看得更明显,原来那些高大的成片成片的树木,那些笼罩着的绿叶更加繁茂,倒还真是青色,而那些较为低矮的树木则多为绿色。实际上,那些高大茂密的树,由于枝叶繁茂,相互掩映,能够吸收大量的太阳光,因而反射的光便就少了,于是整片林木的颜色就变得暗淡。而那些低矮的树木、一般来说,枝叶就没有那么繁茂,而较为稀疏一些,所以对光的吸收就少,相对来说就绿一些。至于‘山外青山’的青色,那是因为离得更远了,整个大山的林木反射进入到我们眼睛里面的光也越来越少,我们的视力也越来越受到限制,所以只能看见黝黑黝黑的山了。下雨的时候,也是如此,雨滴残留在枝头,更增加了对光的吸收,所以就暗淡了,呈现为青色。此外,由于距离的缘故让人产生美,所以这山外青山更有一种朦胧的意境在里面,于是人们也许会自然萌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其实,我们随时都可以观察身边的植物。实际上,有一些植物还真就偏青一些,比如青松就是青色的;当然还有一些植物偏向其它颜色等。从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中来说,青意味着具有更高的能量。青色植物就把所有的颜色的光都吸收了,而只有‘青’没有被吸收。

因此,还有‘杨柳青青江水平’的诗句。这大概是因为,一般来说,杨树的树叶偏青。那么柳树呢?每到春暖花开之际,柳树发芽时,柳树的小嫩芽最为细嫩,此时真是鲜绿鲜绿的绿色,没有一点杂色,一串一串的柳枝在风中摇曳最是喜人。那么,柳树一旦到了夏季,颜色就不那么绿了,而过度到较为老成一些的颜色,于是就暗淡了许多。至于这个诗句所描写就应该是差不多正是夏日以后的季节了。又人们每每感叹时光之流逝,暮色残年,鱼舟唱晚,那些河边的、湖边的杨柳,在夜色掩映之下,好友相送,恋人相别,眼中噙着泪水,哪里还能看到绿色!

 

‘青山欲衔半边日’只能是早晚时光,那山在阳光的反衬下,山便是青黑色了。

青山之幸或许在于‘青山有幸埋忠骨’。

 

至此,远近高低,水汽云雾,暮色与时节,树之本色,还有光之反射皆造成了山之青山之谓也。至于绿水则多半是树映溪流,自然而绿。

 

青表示成熟的状态,故有青苹果,年青人之称谓;故古有诗言: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由此,青还表示长久,深远又有活力之意,所谓‘愤青’之谓也,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诗人说的山还真是青山!

古道青山绿水长,诗人妙笔好风光。

白云晓雾烟波远,暮色苍茫秋草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717312.html

上一篇:人间又七夕
下一篇:闲说教育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17 许培扬 陈小润 曹聪 武夷山 钟炳 李学宽 赵美娣 曾新林 张忆文 吉宗祥 周金元 陈湘明 卫军英 余昕 徐耀 曹广福 anran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