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原创与再造

已有 3251 次阅读 2013-7-18 13:31 |个人分类:社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原创与再造

鲍海飞 2013-7-18

昨天的《中国企业近二十年来的倒闭风潮》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不仅历数了近二十年中国多个企业的繁荣和衰落,更是切中要害地分析了中国企业倒闭的原因和时弊。在今天我国和世界经济不是很景气的时期来说,这是一篇很及时的回忆录,也是紧急敲响企业和国家警醒的启示录。该文主要列举了纺织业、手表、自行车、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摩托车、缝纫机和外贸等产业。抛开电视机和沿海外贸(其实这些外贸也多是小型的、或者手工类的人力型加工),余下的产品基本都属于机械类。这些企业为什么会倒闭?我有一些启发和体会。

文中所描述的这一系列产业的形成过程,是在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恰是西方国家的机械工业向电子工业转型的时期,正是向半导体产业大力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大力研发半导体产业革命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电子工业实现了晶体管取代最初的电子管辉煌历程,成功开发了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了半导体电子控制时代的转型。而在这一时期,恰是我们国家刚刚建立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的时期,工业、农业机械化是一个主要目标,而不是电子化。当时我们的口号是:‘抓革命,促生产’,因此,生产是最大的问题,解决民生是最大的问题。由此看来,这一阶段,我们的国家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我们一直是在处于学习、引进和消化吸收的过程,因此,当以半导体为主的电子时代到来时候,我们就感觉措手不及,虽然当时国内也有半导体产业。排除国家掌控的不说,限于当时的国内外状况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我们一直是在处于生产时期,而不是处于研发时期,这应该是一个主要限制我们发展的原因。因此,到了近二十年,电子产品替代了机械型的产品,我们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人要了,我们的企业倒闭了。

另外,还有几个因素导致了企业的倒闭。其一,当时,大部分的技术都是引进而来,比如,前苏联所遗留下来的技术,其目的就是直接进行生产,解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其二,一旦某个项目被引进,于是国内各省市都遍地开花,全部跟进复制,重复购置和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和内耗,导致产品过剩。这就像现在的科研一样,一旦有人报道了说‘什么什么’材料好了,于是所有的科研院所都开始研究,也不知道为什么而做,做了又给谁,研究就是研究!其三,由于当时的‘闭关自守’的政策,我们并不是十分地了解国外市场和各种研发方向。故而,生产的大部分产品只是面向国内,而不是面向国外;其四,由于这一政策导致了我们的企业没有竞争对手。

话说回来,倒闭并不可怕。如果真是过时了的东西,倒闭是正常的,就像一棵树到了它的生长期限。在今天看来,最可怕的是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我们自己的内核、研发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些倒闭的‘产品’中,手表属于精密机械,被电子产品的取代是个正常的过程,但今天国外居然还把机械的表做到了极致!做到了高端(尽管我不喜欢极致和高端这两个词!),也成了奢侈品,就让人感觉不可思议了。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往前再走一步,在‘扬与弃’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保留、发展与提高中确实值得我们关注。如何保留和赶上是个问题!

在近十几年过程中,电视机及其产业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巨大的,现在已经是液晶时代了。但是在这个世界大生产的过程中,我们为什么没有产生引领型‘带头大哥’的企业,为什么没有产生更多创新型的企业?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一些小的改革和创新是有的,但只是外形和结构的简单变化,没有深入和实质内容的变化。

近些年来,我们的国家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些问题了,国家已经从生产的口号转到了研发上来,并且已经引进不少人才,国内也有不少研发团队了,这些都是好的出发点,估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些突破。我们现在还是处于积累和酝酿时期,我们还需要把眼光能够瞄得更准、更远一些,内劲憋得再长一些。企业倒闭是我们的阵痛,但在这个阵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到什么,如何吸取经验和教训,如何在紧跟向前的过程中,开拓出我们自己的原创!

倒闭正预示中着更大的生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709186.html

上一篇:做一个正直的人---博客四周年记
下一篇:小而美的字母诗(4)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11 陈楷翰 李学宽 孙学军 柳林涛 钟炳 丛远新 张忆文 苏德辰 吉宗祥 曾新林 樊晓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