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学习还是创造

已有 2502 次阅读 2013-5-31 14:17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学习, 还是

学习还是创造    

鲍海飞 2013-5-31

前两天看到一篇报道,是关于给小学生减负的问题提案,大意是先从治标开始(注:非治本),少给学生留作业,让学生快乐地生活和学习。昨天恰好看某报纸,也言及到德国小学在从一年级到三年级之间基本上是不留作业的。

其实,这些年,国家也一直在提倡减轻学生的负担,但到头来,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学生的学习反而越来越重,学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奥数好像依然还没有取消,各地各学校招生的趣闻层出不穷,择校不仅要摇号,还要花十几万不等不少赞助费等名目,从幼儿园到小学、小升初、初到高,高到大,大再到就业,每个人都在为教育这件事奔波忙碌。

从我自己的亲身体验上看,也的确是这样。不妨你就瞧一瞧吧,每天送孩子的父母或爷爷奶奶的身上,那个书包有多大,有多重。小孩子的书包越来越大,肩膀背不动,就用拖杆箱拖。想起我自己小时候,每天都是自己背着那个草绿色的书包去上学,书包很小,很简单,里面的书本很少,作业更少。你再仔细看看现在孩子的书包,不仅硕大、颜色丰富、里面格局更是复杂,当然,社会进步了,人们的创造力在增强,这也到并非就是坏事。再看看书包里面,不仅有大课本、还有大练习册,怎么就那么多书、本和练习册,那些书本就不能变轻、变小些。我小时候曾经的《自然常识》教材就很好了,现在怎么就变成了《科学与技术》,难道不写科学与技术大家就不知道那是科学与技术吗!难道这就叫从小培养和灌输。

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心中却还惦记着没有背诵的课文,一段又一段,还有名言,一句又一句,难道那些段落、名言真的就值得花大把大把的时间来背诵和传承!能不能让孩子少背些书,少一些习题!在我眼里,每个孩子的天真、快乐和创造在这无休无止地背诵中断送。

老师的本意也许是好的,希望孩子多学些东西,毕竟孩子要面对的是竞争的社会。反观是学校、教师和社会竞争的压力太大,这些压力转嫁给了学生,学生又把压力转嫁给了家长。你不背的就不会,不会的考试怎么能考好!

如果社会上没有什么所谓的名地段、名校、名师、或许就不会存在这么残酷的竞争。如果学校、教师和社会都能以轻松的心情来对待孩子的学习,少一些浮躁、名利、攀比,是不是就会好一些。据说,某些学校教师的收入与学生的成绩是挂钩的。

在一次家长会上,学校请了一位颇有名气的人来给家长们讲教育。报告说,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别的国家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时期,就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这是其它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的。你瞧,我们又拿了个第一。从报告中,不难理解,作为当今孩子的父母,不仅要精通数、理、化、语、政、英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还要精通社会学、关系学,当好孩子的营养师,做个合格的精神分析师和心理师,要做孩子的好伙伴,还要能够作为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的导师。也就是说,这十八般武器要样样精通,因为毕竟父母走过了很多路,而孩子是不清楚不了解这个社会的,只有父母洞悉、领悟了,才有可能将孩子教育好、领导好。

书包大,似乎能够学的知识就多;书本做得大,书本的名字起得响亮,似乎含金量就越高。我们做了太多的表面文章了,填鸭灌肠式的教育依然如故!你说这样下去,孩子们还拿什么时间去快乐,去思考,去创造!不是说不去学习,而是要如何学习,难道真要把孩子们培养成背诵和考试的机器!

我们的标准似乎只有一个,成功的路也只有一条,就是好好学习、就业,而不是去创造!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快乐着!这该有多好!不要让那些枷锁套在孩子身上,套在父母、家庭的身上,也套在社会的各个链条中。这条路,我们不知道还要探索多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695282.html

上一篇:金庸与莫言
下一篇:致蒲公英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10 曾新林 徐大彬 李学宽 戎可 庄世宇 曹聪 钟炳 陈小润 傅蕴德 anran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