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软蒲的石碌碡 精选

已有 9864 次阅读 2014-4-7 11:07 |个人分类:力学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农具, 蒲草

蒲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用于昔日农妇田间劳作之余的编席、做包和制扇。笔者故乡江苏所称碌碡(入声Luzhou)用于脱粒和软蒲;直径50 cm、长75 cm左右,侧面有深约3 cm的直槽,槽宽和间距相当,约为4 cm。其大小及棱条尺度,不仅满足软蒲的操控所需,减小滚动阻力,且与土基的强度协调。 

软蒲的石碌碡

1   蒲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湖沼;叶长而细,可达两米以上;购回之后,先将其平铺在地上晒干,以便长期保存;然后将叶从秆上逐片剥下,理直分类;再用水湿润后以碌碡滚压,俗称软蒲,即可用于农妇田间劳作之余的编席、做包和制扇。这些都是30多年前的日用之物,售给供销合作社可得少许钱财,置换食盐、肥皂、火柴以及过节之糖烟酒等物。所购之物多是计划供应。

蒲叶脉管众多,干燥脱水之后可见明显的孔隙;而碾压以及拉伸(后述)可排除空气使纤维紧密接触而增加粘结力;也使蒲叶变薄,弯曲时外侧变形减小柔软平顺。又,蒲草应在枯萎之前即“有劲儿”时采割,以免强度丧失;蒲叶晒干之前不能碾压,否则细胞里水分被挤出,结构遭到破坏,降低强度,损坏品相;而碾压时又需以水湿润。水对植物纤维的强度、变形影响显著。

照片来自网络, 无商业运用, 谨此致谢。又,现在蒲草因经济价值提高,已在农田中规模种植。

2   碾压蒲叶使用碌碡,碌碡很重,不过70岁的农村奶奶竟也能操控自如。软蒲是个技术活儿。碌碡上开有直槽,人能够稳定站立,扶持、牵拉拴于房梁之长绳,便能使碌碡向前滚动,其间将双脚轮换向后上方移动以保持平衡,而将脚立于碌碡后侧即可停止。这与“狮子盘球”类似。因房间空间所限,碌碡只是在两三米范围内往复运动,滚动速度也就较低。

文前所示碌碡已闲置于巷头,两端没有轴孔,想是用于当年软蒲。直径 50 cm,长 75 cm,质量约350kg(已扣除棱槽处岩石);人质量为 50 kg,滚动阻力系数以棱条宽度的一半即2 cm计算,则维持碌碡向前滚动需要将人体重心置于顶点前 14 cm 处。这大致要求双脚轮换从圆心角30º移至75º(从水平线向上计量),相当于缓慢地逐级登踏10 cm左右的台阶。若碌碡直径45 cm,质量约290kg,驱动更为容易;不过,碌碡直径进一步减小,人不易站立其上;碌碡质量过小,稳定性降低,驱动反而困难。

3  若滚动阻力系数达到3 cm,则难以完全利用人体自重驱动碌碡,因而碌碡上棱条不能过宽。另一方面,软蒲在刚度较低的土面上进行,棱条也不能过窄,以免增大对地面的应力而破坏。以前述参数计算,宽4 cm的单一棱条支承碌碡时,平均接触应力为133 kPa(含软蒲者的重力),已经达到或超过土基的极限承载能力,碌碡滚动形成的动态载荷使地面逐步变形而呈波浪状。蒲叶在碾压过程中受到凸出土基的抻拉,且对其产生压力。该压力有利于维持地面的最终稳定。此外,软蒲过程中蒲叶位置需作数次调整,使得各处变形均匀。

假如碌碡是圆柱面,其接触地面的宽度大于4 cm,即超过一个棱条宽度。棱条支承可减小滚动阻力。碌碡停止时应为两个棱条支承,土的变形会使支承应力趋于均匀,即58 kPa。该值与粘土强度相当或略小。如果棱条宽度减小,碌碡将会因粘土流变而陷入地中。

4  人类为了更好地生活,发明了众多器物。中国古代一直缺少科学意义上的力学分析和机械设计,能工巧匠只是依赖师徒相授的规制以及经验、类推、比拟来工作;而社会实践在流淌的时间中择善而存。存在的总是合理,传承的都已优化。不过,以“拆(农家)院上楼”为标志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工业经济的展开,农业正在急剧演变,传统农具也在快速消亡,正如生物灭绝一样。

1   尤明庆. 脱粒和软蒲的直棱碌碡. 力学与实践,2013, 35(6)110-112

2   尤明庆. 关于狮子盘球力学原理的注记. 大学物理,2010, 29(6)12-14.

 相关博文:狮子盘球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753830.html

                 谷物脱粒的石碌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78253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782721.html

上一篇:谷物脱粒的石碌碡
下一篇:河南理工大学2004年毕业典礼上致词
收藏 IP: 202.102.252.*| 热度|

38 戎可 郑永军 史晓雷 庄世宇 王小平 王春艳 武夷山 文克玲 王德华 徐耀 朱晓刚 王树松 戴德昌 李伟钢 李笑月 张晓良 刘全慧 逄焕东 陈楷翰 李志俊 邹斌 侯成亚 郭保华 杨正瓴 李健 冯大诚 刘光银 卢萌盟 李东风 杨文祥 张忆文 刘炜 段含明 biofans dchlin aliala changtg rfm20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