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心中颇有些感慨,只是难以写到纸上。今天早早醒了,读了自己的博文 关于“王号生称”与“王号死谥”,又在知网读到下列文章,觉得文史专家似乎不能理解数字。
叶正渤. 从历法的角度看逨鼎诸器及晋侯稣钟的时代. 史学月刊, 2007,(12): 21-28
完整的历日有王年、月份、月相和日名干支的四个要素;月相词有初吉、既生霸、既望和既死霸,含义不明。叶正渤先生主张月相定点,肯定不能成立。
西周大小月相间,两个月59天;故而依照叶先生的说法,师兑簋元年五月初吉甲寅(51),正月丙辰(53)就是岁首朔;既望为十四日,师询簋二月既望庚寅(27),正月是大月则庚申(57) 既望、岁首朔丁未(44);小月则辛酉(58) 既望、岁首戊申(45)。
下面十件铜器皆是元年,在昭王世之后没有疑问,需要排入不同的九个王世。且不说铜器的分期断代,昭王~幽王就是九个王世,而四要素俱全的铜器可有六十来件呢。
仅初吉定点于朔或朏也是不能成立。我觉得,既望十四~十九日、前后为既生霸和既死霸,即依月相上升、持平、下降分为三段;初吉就是吉日,可以是新月之朏、月半之望、四时八节以及丁亥等特别日期。
附录:原从超星下载了“王世民, 陈公柔,张长寿. 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9”。前天知道有2018年增补重印本,晚上下单,昨天中午取到。
西周有历日的铜器确实很多,可惜,多数没有王年;不过,作册䰧卣断为西周早期偏晚,有说康王世、昭王世。“公大史见服于宗周,才二月既望乙亥,公大史咸见服于辟王,辨于多正。越四月既生霸庚午,王遣公大史”,正月朔在戊子(25)~辛卯(28)之间。BC1010~BC973间仅有两个选项:正月朔BC992.01.01己丑(26),二月既望乙亥(12)十七日,四月既生霸庚午(07)十三日;正月朔BC988.12.07庚寅(27)。依笔者所排历谱,作册䰧卣为昭王三年或八年,而不会在康王世。
如果西周王年能够得到确认,那么不完整的铜器历日也有价值。如献簋多说康王世,十六年中恰好有五年BC1006.01.06正月朔、九月既望庚寅十五日。
1948 年(?)洛阳出土的保尊、卣肯定是成王世,倘若元年BC1026 如我所说,那么就是十二年BC1016.12.16正月朔、二月既望乙卯十四日,而不会是成王三年,铭文释读会更为明确。发表过见解的学者有二十位以上,如何幼琦、李学勤、夏含夷等先生。
王琳.《保卣》铭诸释评议.中原文物,2012,(05):44-52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