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春秋郑国和吴国的历法

已有 2846 次阅读 2023-5-20 11:57 |个人分类:历法|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商周先人范铸器形宏伟、纹饰精美、尺寸严谨的青铜器物,也一定能够理解日月运行的大致规律,制定合适的历法。故而不必因《春秋经》和《春秋三传》的个别历日使历谱失真,如连续四年乃至五年不闰、两年连闰或七年四闰[1]

笔者觉得,春秋鲁历,或许就是周历,早期延续西周晚期的建丑和岁首靠近冬至的建子,僖公八年(BC652)天王崩而失闰,其后调整为建子(个别年份为岁首靠近冬至的建丑或失闰建亥),规则置闰。春秋中后期诸侯国多颁发正朔,与鲁历大致协调,但个别年代或因政局混乱未能颁布而失闰,如晋文公元年正月朔BC637.11.26和齐晏孺元年正月朔BC490.11.22的建亥。 

《史记·郑世家》庄公四十三年(BC701)、厉公四年(BC697)和昭公二年(BC695)的历日,皆建丑;而子婴十四年(BC680)六月甲子被sha,岁首BC681.12.02 丁丑(12)建子,即上年失闰,属于特例。春秋早期建丑能够成立。 

已见吴国历日皆在春秋后期,如《史记·吴世家》有三年的历日(文[2]仅录夫差十四年的一条),均为建子:(A)僚十三年(岁首BC515.11.28甲辰)四月丙子(13);(B)夫差十四年(岁首 BC483.12.04戊戌六月丙子(13)、乙酉、丙戌、丁亥(24),七月辛丑(38);(C)夫差二十三年(岁首BC474.12.25丙午)十一月丁卯(04)

《左传》中吴国记事的历日较少而皆 建子。襄公二十九年(BC544)吴王余祭四年《春秋经》“夏五月,公至自楚。庚午(07),卫侯衎卒,阍弑吴子余祭” ,岁首BC545.11.29 戊辰(05),建子;不过《左传》“吴人伐越,获俘焉,以为阍,使守舟。吴子余祭观舟,阍以刀弑之”无月日,而他国记事“秋九月,乙未(32)。十月庚寅(27)。十一月乙卯(52)”,需岁首冬至后三日的建丑。这也表明春秋中后期各国独自颁布正朔。

确定岁首所在月称为建正。若正月为冬至所在月称建子,在次月为建丑;今农历即夏历则是建寅,冬至在年前十一月。

 

昭公二十三年(BC519),吴王僚八年,岁首BC520.12.22 壬寅(39)建子

【经】二十有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婼如晋。癸丑,叔鞅卒。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晋人围郊。夏六月,蔡侯东国卒于楚。秋七月,莒子庚舆来奔。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胡子髡、沈子逞灭,获陈夏啮。天王居于狄泉。尹氏立王子朝。八月乙未(32),地震。冬,公如晋,至河,有疾,乃复。

【传】二十三年春,王正月壬寅(39)朔,癸卯,丁未,庚戌(47)。

夏四月乙酉。

六月壬午,癸未,丙戌,己丑,庚寅,甲午。

秋七月(朔)戊申,丙辰,甲子,丙寅。

吴人伐州来,……。吴公子光曰,……吴子从之。戊辰晦,战于鸡父。

冬十月甲申,吴大子诸樊入郹,取楚夫人与其宝器以归。

 

哀公十三年(BC482) 吴王夫差十四年,岁首BC483.12.04 戊戌(35)建子

【经】无历日

【传】六月丙子(13),越子伐吴,为二隧。畴无余、讴陽自南方,先及郊。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仇而弗杀也。”大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王子地助之。乙酉(22),战,弥庸获畴无余,地获讴陽。越子至,王子地守。丙戌(23),复战,大败吴师。获大子友、王孙弥庸、寿于姚。丁亥(24),入吴。

秋七月辛丑(38),盟,吴晋争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

六月实朔乙丑(02)、 七月实朔乙未(32)

[1]   陈美东. 鲁国历谱及春秋、西周历法.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0,(2):124-142

[2]  陈美东.《史记》西周共和以后及东周年表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3):252-26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88713.html

上一篇:春秋齐国等的历法
下一篇:春秋鲁历:再说过度拟合必定失真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19 宁利中 许培扬 范振英 郑永军 谢钢 杨正瓴 杨学祥 刘进平 陆仲绩 孙颉 李学宽 朱晓刚 何青 刘炜 张晓良 李俊臻 李毅伟 刘全慧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