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已有 2888 次阅读 2023-2-24 16:56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春节后整理了三篇文章投稿,能否刊用当然不能知道。但其间又翻了几本书,看了几篇文章,觉得要读的书和文章还有许多。因《诗经·豳风·七月》的历法,读过的文章总在二十篇以上,但此前竟然漏看了

“华锺彦.‘七月’诗中的历法问题. 历史研究, 1957,(2):87-94

自己也觉得惊奇。这篇文章或许确立了现在的主流意见:《七月》中月份是夏历,而一之日至四之日是周历的一至四月;夏历就是今农历,而周历以夏历十一月为正月。

这首诗的作者有农民或奴隶、奴隶主和周公旦等说法,写作时间也说法众多。我想,诗中部分词句或许来源于民间,但仍是地位较高者整理成文,且后世也会有所修润。今天的文本定稿于何人何时似乎不容易确定,有基于最后一句“万寿无疆”判断不会早于穆王世。


华先生称“周历应是灭商以后颁布的新历法,若说灭商前而有周历,无论在理论上与证据上,恐怕都提不出来”,或有可商之处。《史记·周本纪》有文王受命建元,“改法度制正朔矣”,其后用受命纪年:九年武王观兵于盟津,有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二月甲子商郊牧誓;《古本竹书纪年》也有“十一年周始伐殷”,《逸周书》等也有受命纪年。就此而言,受命建元弃用殷历是可能的,改为岁首目标冬至。基于甲骨文卜辞完全可以否定殷历建丑的说法,而是岁首目标秋分。至于弃用商尺19.7 cm 而新定周尺21.5 cm,青铜器的佐证也是有的。

认为《七月》中月份是夏历即今农历不能成立。夏历是汉代以后逐步完善的,实朔月首,无中气的月份置闰:2023年癸卯年二月三十日是中气春分,闰二月只有节气清明,中气谷雨在三月初一。西周早期或许没有朔的概念,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想来没有——笔者从青铜器铭文发现(?) 的“昭穆之前已有四时八节”尚待学界认可,故而不能“无中置闰”。依通常所说周历建子、以冬至所在月为正月,而所说西周初期的夏历建寅、岁首在其后两个月,两者都是年底置闰,周历闰月之后,正月对应于夏历十二月而不是十一月,周历二月对应于夏历十三月。请注意,十九年七闰才是正好,西周的闰月需要朝廷公布,并不能自然确认。同时使用岁首不同的阴阳合历,再缠夹进闰月,肯定会引起混乱。

《七月》中的月份一定使用具有政权属性的周历。基于金文历谱西周初期建子和正月朔靠近冬至的建丑,即岁首大致在现公历十二月,诗中四月至十月就是农季而予以细说。诗中一之日至四之日是秋分~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的四时,即自然属性的阳历。《说文解字》对“之”的解释是“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与谷物成熟“年”或有关联。又,郭沫若先生以周历解读月份是正确的,但以“一来呢”解读一之日则是欠妥。

TA5.jpg

用周历月份和四时叙事,与诗中物候相符。此前已详细说明,如七月吃瓜、十月获稻等等,不再重复。关于“七月鸣鵙”,华先生在文章说“孔疏引王肃说‘古五字如七’,故七月当为五月之误”。鵙就是伯劳,以夏历解诗七月而鸣不符物候,故说其字有误。不过,“古五字如七”似乎不能成立:“五”是两横中间X,或许笔画不清而可能误为“二;“七”本是横竖相贯,与后来的“十”相误则是多见——“十”原本为一竖。“七月鸣鵙”同样表明应该以周历解诗

顺便说一句,华先生文中引明邢云路《古今律历考》说诗经“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为幽王六年( BC776.9.6) 日食;不过,现代天文计算表明,该次日食西安、南京不可见,北京最大食分仅0.05。或许“十月”为“七月”之误,幽王元年BC781.6.4日食西安食分达0.48,只要天气晴好总是可见。这是天文科普常用的事例。

因想说服朋友相信诗中一之日至四之日是秋分~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的四时,曾在甲骨文中寻找四时而无果——有四方和四风;不过,在西周的96件青铜器的历日中发现13个时节,且八个为初吉的历日,解消了金文历谱编排的一个忧虑,真是高兴。

文中如有错漏、欠妥之处,还请博友指出。谢谢啦。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77742.html

上一篇:生日悖论的拓展与西周时节的确证
下一篇:秦国最早铜器不其簋的幸事和吉日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25 杨正瓴 张晓良 刘进平 郑永军 宁利中 许培扬 武夷山 王涛 王安良 杨学祥 史永文 陆仲绩 杜占池 朱晓刚 范振英 李学宽 刘炜 史晓雷 代恒伟 高宏 孙颉 周少祥 刘全慧 马鸣 陈昌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