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西周王年与《竹书纪年》

已有 3257 次阅读 2022-5-22 12:34 |个人分类:夏商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1   现在所说《竹书纪年》有四个含义[1-10](1) 约公元280年西晋时汲郡(今河南卫辉)人不准盗发战国魏襄王墓而问世的竹简,是春秋晋国及其后魏国的史官所作编年体史书;(2) 奉晋武帝司马炎(265290年在位)之命整理所得隶书版本可能在宋时或稍早不存;(3) 明代出现的完整二卷刻印本《竹书纪年》,现称《今本竹书纪年》,其来源众说纷纭(4) 清朝朱右曾从“引用西晋版的书籍中辑佚而成的《汲冢纪年存真》,后经王国维、范祥雍、方诗铭等近代学者整理补充,现称《古本竹书纪年》,以下古本内容的截图均取自文[2],该书附有“王国维.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1] 范祥雍编.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上海: 新知识出版社, 1956.

[2] 方诗铭,王修龄.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3] 程平山. 百年来《竹书纪年》真伪与价值研究述评.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11,(6): 25-30

[4] 邵东方. 从思想倾向和著述体例谈《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问题. 中国哲学史, 1998,(2):89-104

[5] 张文涛. 史学史视野下的《竹书纪年》辨析. 郑州大学学报, 2016,49(6): 118-122

[6] 张健, 张培瑜. 古本今本《竹书纪年》的天象记载和纪年. 天文学报, 2012,53(2): 126-136

[7] 夏含夷. 由清華簡《繫年》論《竹書紀年》墓本和今本的體例. 简帛, 2021,(1):45-73

[8] 倪德卫.《竹书纪年》解谜. 魏可钦,解芳等译;邵东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9] 张富祥. 《竹书纪年》与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王年的比较研究. 史学月刊, 2006,(1):20-28

[10] 郭伟川. 《汲冢竹书纪年》源流考析——兼论北宋有关周公称王之辩论与《今本竹书纪年》. 历史文献研究, 2008,(0):295-338

[11]  刘次沅从天再旦到武王伐纣——西周天文年代问题.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8-9

[12]  朱凤瀚,张荣明编. 西周诸王年代研究.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13]   陈美东《史记》西周共和以后及东周年表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1, (3):252-265

 古本为真,亦有错讹;今本为伪,自有价值”,是多数人意见。不过,有认为西晋荀勗、束晳及和峤的整理本已异于竹简原书;而张富祥、夏含夷、倪德卫等先生认为《今本竹书纪年》为真。郭伟川先生认为西晋版有两个—中书监荀勗和著作郎束晳的《汲冢竹书纪年》后改称《汲郡古文》,而中书令和峤的《汲冢纪年》或《竹书纪年》,前者始于夏而较为忠实于竹简,后者又添加五帝的内容;《今本竹书纪年》是宋以后对西晋本改写而成[10]。

2   《古本竹书纪年》周纪第一条是《新唐书·历志()》所引:十一年庚寅周始伐商。秦之前未用干支纪年,唐代一行所添庚寅意味着其认为始伐商BC 1051,而次年BC 1050克商,与《今本竹书纪年》周纪第一条“十二年辛卯,王帅西夷诸侯伐段,败之于坶野”和西周积年280年的结果 [11, 12] 协调。不过,《古本竹书纪年》周纪最后一条“自武王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或“西周二百五十七年”意味着克商在BC 1027,一行想来没有看到。又,张富祥先生认为今本整理者对王年有误算,调整部分王年使西周257 年成立[9] 

TU1.jpg

3   依着穆王约年五十五崩确定的共王元年为BC938。其后发现,自周受命至穆王末年为百年,意味着受命元年为BC1038。至幽王、穆王,似乎都该计算至末年。又,王在位五十年,受命九年崩,故而文王至穆王六代平均为23.5 年,共王至幽王六代平均为28年——厉王非长子,幽王被杀时多子已成年,尚属合理。

《史记·周本纪》有受命十二年即BC1027克商: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师毕渡盟津诸侯咸会。……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不过,《史记·齐太公世家》“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已核对三本书籍皆如此),日期不同,想来是笔误,不必在意。又,文[13] 所列《史记》日期的“人为错漏”21处未及此条。 

 古本第四条武王崩有四十五岁和五十四岁的说法,比今本所说九十四岁合理。古本第五条“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史记·齐太公世家》有“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未必可信——姜太公八十遇文王绝非真实,或年八十而依笔者所定成王世十六年(含周公摄政7年),太公望后于武王崩22年,克商年五十八岁,受命元年时有四十六岁若依今本,克商后武王六年、周公摄政七年、成王三十年,则太公望卒后于武王崩43年、克商48、受命60年,如此太公望真得享年百有余呢

古本第八~十条“周昭王十六年,伐荆楚,涉汉,遇大凶。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稚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似乎并不能确定周昭王末年就是十九年。“十九年,天大曀”或为BC976531日中午荆楚地区可见的日全食[11]断代工程以及陈久金先生的历谱定昭王世十九年,末年为BC977 

4   晋国与周关系紧密,史官应该知道诸王年数;不过,部分事项所记不真也是可能,如二十一条“穆王南征,君子为鹤,小人为鸮” ,第二十条说“起师至九江,以鼋为梁”,时间有穆王七年、十七年、四十七年各一,三十七年有七处。第七条“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年不用”,《史记·周本纪》亦有此说。

tu2.jpg

《史记·周本纪》有“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未必可信。笔者依据穆王五十五崩,确定穆王世 34 年若穆王37年、昭王19年、成康40年、受命12年,合108年,与“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不符。静方鼎“隹十月甲子,王在宗周……;八月初吉庚申,……;月既望丁丑,王在成周大室”、折器“隹五月戊子,……隹王十又九祀”和遣卣“十又三月辛卯”等铜器属于昭王世是学界共识,难以使穆王达到37年以上而保持克商年BC 1027 不变。

5   重复贴出笔者确定的西周王年及各家结果[11,12]

TU3.jpg

附注:《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后代的享年及相关计算

孔子73,伯鱼50先孔子死,子思62,子上47,子家45,子京46,子高51,子慎57尝为魏相,鲋57为陈王涉博士死於陈下。

鲋弟子襄57尝为孝惠皇帝博士迁为长沙太守,襄生忠57;忠生武,武生延年及安国。安国为今皇帝博士至临淮太守,蚤卒;安国生卬,卬生驩。

上列孔子的后代享年45~62 岁,含孔子十代11人平均 54.7 岁。数字皆为虚岁。

倘若孔鲋57岁与陈涉同卒于公元前BC 208,则生于BC 264,而孔子生于BC 551年,相距287 年,伯鱼至孔鲋八代出生时父亲的平均年龄36 岁,似乎偏大。孔子二十岁生伯鱼,而孔鲋比弟弟子襄年长约20岁,故而出生时父亲子慎或许只有25岁左右。这就是说,子思至子慎六代出生时其父亲的平均年龄将达到40岁。虽说部分古人因疾病或战争而早卒,上列诸人并非都是长子,但出生时父亲年均40 岁也是偏大。不知其间是否有遗漏。

汉惠帝BC194~BC188 在位,子襄曾为博士57岁卒,或出生于BC 244 前后。司马迁生于BC145 或BC135,若《史记》成稿于BC90 (李广利降匈奴的汉武帝征和三年)而孔欢为5岁,则孔忠至孔欢五代出生时父亲的平均年龄30岁,似较为合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1339612.html

上一篇:历史研究中的常识
下一篇:孔子的后代(孔安国的辈分)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16 宁利中 刘炜 李宏翰 程少堂 张晓良 杨学祥 郑永军 李学宽 陆仲绩 何青 孙颉 贺玖成 刘秀梅 朱晓刚 马鸣 许培扬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