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qiangguo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qiangguo123

博文

由结构生物学热看科学发展特征 精选

已有 7158 次阅读 2016-6-5 09: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一个未被数据证实的说法(如果有误,请勿拍砖;如果正确,纯属巧合),那就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支撑我国CNS文章的三大领域为结构、测序和古生物。这种说法并非否认其他领域不可发CNS,而是说这三领域最为集中,其他都是零星出现而已。

现在说说结构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的渊源历史自不必提,它对科学发展的推动意义也不是本文要说的内容,这里只说说结构生物学热的原因。

因为科学研究都具有功利性,而基金资助者更是深谙此道,则申请者更是迎合这种需求。只需要看两方面数据就知道结构生物学热的原因了。首先,诺贝尔奖青睐。2000-2015年的15年间,结构生物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4次,如此热的获奖领域问谁人能不心动(别和我说你不想获诺贝尔奖),这也就是为什么动辄就是诺贝尔奖级成果的原因(根据历史经验的推测)。其次,CNS热衷,每期CNS出版,铺面而来的是一大票结构生物学文章。对于目前比SCI更有话语权的CNS指标,试问又有几人更对此置身事外。

其实,科学研究已经娱乐化(价值本身逐渐弱化),这种趋势不分国外。一个热门出现,几乎全世界科学家(相关或不相关)全部跟进,研究像苹果手机一样迅速普及,文章铺天盖地,幸运者登顶CNS,可以申请更多经费,可以发表更多CNS文章;正常人发表一大堆SCI,有资质去申请基金,至少可以生存下来;而没有获利者则或者被淘汰,或者蓄势待发,期望能赶上下一波的科学热潮。

科研人员已经职业化,而职业化则必然需要指标考核,“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现在许多科研运作模式类似NBA等商业机构,花钱(花大钱)买人,剑指总冠军。而科研也是花大力气引人,首先剑指诺贝尔奖,其次剑指CNS,如果成功那就是职业经理人的胜利。

这种趋势对与不对很难说。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原本有两种鹿,长颈和短颈,由于缺水(资源有限),草太少,而树还在,结果就不言而喻了。对于短颈鹿而言,唯一的解释就是谁让你脖子短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42581-982520.html

上一篇:又是胰腺癌,又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年早逝”
下一篇:从“高考状元”谈成功人士
收藏 IP: 218.18.105.*| 热度|

16 余海涛 秦培武 黄永义 张义国 陈智文 徐令予 王从彦 符建 gaoshannankai qzw ghzhou5676 loyalSciencefan zjzhaokeqin taoshl mpywang cly8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