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岳、方舟子、土摩托、王小山、逍遥、吴向宏、梁文道、和菜头等网络如雷贯耳的大名同时和一件事情关联,差不多就等于贝利、马拉多纳、齐达内等组成的明星足球队踢表演赛了。
当然,表演赛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募捐,拿不了世界杯。众多网络大腕一起讨论,话题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是
逍-遥:让人哭笑不得的“爱科普,用爱科普”一文,对方舟子、松鼠会和连岳的批评和质疑(万言书),促请松鼠会各位同仁,慎重考虑采用连岳序文一事,傲慢与偏见——再论谦卑和代言
姬十三:回应逍-遥君的意见
土摩托:什么是爱,传播科学的思维方式才是最大的爱,给连岳提供一个例子,关于火电厂的读者来信
有个作者:傻傻的谦卑混乱的爱 -- 也谈连岳的“序”,争论与攻击,善与真,“固执”与“骄傲”:与吴向宏老师商榷
和菜头:救救方舟子,比特海日志32月24日,老喷嚏
叶三:又是胡缠乱码对谈录
附上松鼠会群博的链接:松鼠会群博
实话说,连岳、方舟子的文章以前我只看过几篇,土摩托的看得多些,也不过二十来篇,其他博主的文章基本没看过。这次看了几篇,没有全看,但来龙去脉和各方观点还是大概清楚了。
就我的理解,连岳恐怕并不是要让科普作者用爱去代替科普作品的科学,而是希望松鼠会的作者们在科学的基础上“充满爱心”的去写科普。往一杯水里加糖,不是让糖取代水,只不过为了让水更好喝。有时候我们也往中药里加糖,目的也只是让药好喝些。
对于公众来说,科学往往是利于病的苦口良药。没有人不知道正确的科学知识会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帮助,只是有时候科学这幅良药实在太苦无法下咽,这不正好是科普作家应该做的事情么?如果公众愿意读教科书,那么世界上何必有科普著作?
因此,尽管我对土摩托大作《给连岳提供一个例子》这篇文章提到的例子和观点很赞同,但这不代表土摩托自己的观点和连岳的就冲突。一方聚焦在科学知识的真实性、科学思想的客观性上,另一方面聚焦在人文精神的关怀上;如果两方都只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方的观点自然格格不如。
科普和科普作家首先要有过硬的科学知识和对科学的正确理解,这是毋庸质疑的;然而这并不代表科普作家的科学知识必须要来源于费恩曼、朗道们的物理学教材或者实验室;也不代表科普作品就只能板起脸孔装深沉。
只要科普作家传递的科学知识是正确的,科学思想是深刻的,科普用交响乐的方式还是用流行音乐的方式,其实取决于读者。如果小孩非要喝可乐,我不会强迫他喝铁观音,我会让他喝鲜榨果汁;这是我所理解的科普作者的爱和谦逊。而反之,如果传达的科学知识和思想是错误的,用什么方式都是不对的。
因此流行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流行什么。当年美国的流行音乐对反越战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影响,而摇滚乐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实着青年人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晚上听勃拉姆斯,在地铁里听周传雄;我经常做一个小时的微积分,看半个小时的金庸古龙,这几件事情是水火不容的么?
连岳并没有否定专业知识对科普的重要、是科普的基点;他只是认为在专业知识以外科普作者还应该有人文精神。至于科普作品中该不该有人文精神,恐怕只是见仁见智和取决于作者自己的抱负了。
科普需要爱和谦逊吗?我的回答是,科普作品本身不需要爱和谦逊,它只需要专业的、正确的知识、优美的文笔和独特的构思;但科普作家需要爱和谦逊,也许,这是除科学知识和文笔外科普作家应该具备的两项素质。
其实,我还想给科普作家加两条期望:宽容和尊重。宽容他人的作品风格,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知道我这么加码,会不会被科普作家们集体追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