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习道德判断的文献时,很容易看到关于意图与结果的说法。广义地说,道德判断就是人类个体对特定情境的道德评价与道德决策。这里,特定情境涉及特定的个体及其已经做出或可能做出的行为。一些经典的道德判断理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而建构起来的。
显然,个体做出或可能做出特定行为,内涵了个体的意图。大致而言,意图分为好的意图和坏的意图。在一定语境中,不为私利目的的意图,就是好的意图,为着私利目的的意图,就是坏的意图。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对应着特定的结果。大致而言,结果有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也有好坏共存的结果,虽然好坏结果的具体情形不同。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操纵道德情境中行为人的意图和行为的结果,发现年幼的儿童在判断坏的结果时,例如,打烂碗,是基于行为的结果,例如,打烂一个碗还是打烂3个碗,认为打烂3个碗的人比打烂一个碗的人更坏,而不管行为人的意图,例如,是为自己拿糖而打烂碗或者是为了洗碗而打烂碗;年龄较大的儿童,在判断这类情境时,会基于行为人的意图,认为为自己拿糖而打烂碗的人比为了洗碗而打烂碗的人更坏。
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例如,著名的海因兹偷药,主要依据被试的选择理由来评定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就是从被试的意图来评定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
海德提出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认为个体道德判断的直接驱动力量是直觉,特别是情绪。虽然没有特别说明,稍加分析可以发现,海德认为评定情境道德问题的因素其实是结果,至少偏重于结果。当然,他认为自己设置的道德判断情境已经排除了坏的结果,但是,他对坏的结果的理解存在局限,即,他认为的坏的结果应当是直接的,而非间接的。
格林提出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强调道德判断时认知与情感的竞争,显得比较灵活,但是,深入思考之后,将会发现,他其实也强调结果。
通过比较上述4位重要道德判断研究专家的观点,可以看到,皮亚杰、柯尔伯格实际上都更强调意图,而海德、格林都比较强调结果。但是,已有研究显示,单纯强调意图或结果,都会出现难以解释的现象。显然,需要超越意图和结果,而构想更合适的道德判断的依据,或者说心理变量。此前学习的一些文献,对此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30 08: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