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介绍了编制心理量表的5个重要步骤,即设计题库、编写题项、量表组织、预试分析、质量检验。这些步骤是编制量表的基本流程,或者说是一般要求,主要是幕后工作。编制量表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实际过程往往会有一些变通,其中也有不少技巧。更为真切地了解有关内容,一种有效途径是研读论文。由此,可以发现量表的许多奥妙。
编制量表,首先得明确测量目的,亦即,编制量表得有研究问题,得有需要测量的心理属性。众所周知,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有很多极富魅力的研究主题,涉及各种心理属性。例如,有些个体在道德方面非常坚持原则,如果身处存在道德问题的情境,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抗反应。可以把这样的个体称为道德捍卫者[1](moral rebel),心理学对此已有初步研究。特别地,一篇关于道德捍卫者的最新论文,充分展示了量表编制的有关情况(Sonnentag & Wadian, 2022),值得学习和借鉴。
该文除了引言和总的讨论,包括4项研究。这里先介绍引言部分,也就是提出问题部分。道德捍卫者,是指在被期望的行为或信仰违背自己道德价值观的情境中,做出反对、挑战、违抗或拒绝行动的个体(Sonnentag & Wadian, 2022)。社会情境,有的与道德有关,有的与道德无关。就前者来说,有些情境是符合道德要求的,有些情境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那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情境,被称为有道德问题的情境。
在有道德问题的情境中,个体的反应存在差异,其中,有的个体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反对眼前的现状,并且出现强烈的反应。这样的个体就是道德捍卫者。与之相对,还有更多的个体,则顺从有道德问题的情境。不仅如此,顺从这种情境的个体,会将道德捍卫者的行为感受为一种个人威胁,从而,憎恨道德捍卫者(Monin, Sawyer, & Marquez, 2008)。不过,旁观者会认为道德捍卫者的行为是正义的。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道德捍卫者究竟是怎样的一类人呢?如何确定和学习这样的个体呢?社会心理学早已表明,人类个体存在明显的从众现象,包括有道德问题情境中的从众现象,因此,发现社会中的道德捍卫者,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其实,确定和描述各类道德模范的文献非常丰富(例如,Dunlop, Walker, & Matsube, 2012),道德模范能够表现出道德勇气,能够以非同寻常的道德方式行事。近来的研究,试图探索与道德捍卫者独特的道德行为有关的因素,也就是考察道德捍卫者,与在同样情境中没有反对的个体相比,是否存在高的道德特质整合水平(Sonnentag & McDaniel, 2013),亦即,考察道德捍卫者的身份,聚焦于道德目标的程度。
在研究中(Sonnentag & McDaniel, 2013),用9个题项的自陈量表和一项写作任务来评估个体的道德捍卫倾向。个体的身份聚焦于道德目标的程度,采用12个双极道德特质(比如,诚实的-不诚实的、有礼貌的-无礼貌的)来测量。写作任务为被试提供了机会,可以出于原则理由而反对有道德问题的情境。
结果表明,被试中的少数(127人中的21人,占16.5%)可归为道德捍卫者,他们选择坚持原则,反对有道德问题的任务。与其他个体相比,道德捍卫者在自陈的道德捍卫倾向测量上得分更高,报告了高水平的道德特质整合(即,个体的身份,聚焦于道德目标)。
这样的研究显示了如何有意义地测量个体的道德捍卫倾向,阐明了个体道德捍卫倾向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即具有聚焦于道德目标的身份。
其他关于个体道德捍卫倾向的研究,提出了与这种倾向有关的重要特征的初步概念。具体而言,Sonnentag & Barnett(2016)把道德捍卫倾向概念化为具有两类特征及相关的行为。其一,持有一种独立的原则立场,这种原则立场要求个体具有反映聚焦于道德价值观的身份。其二,参与对抗的行为,这需要具有面对道德挑战时为个体提供行动勇气的特征,比如,自信。
检验与个体道德捍卫倾向有关特征的概念化研究发现,勇气特征显得能够推动个体对抗有道德问题的情境,尤其是当他们的身份聚焦于道德目标时,更是如此(Sonnentag & McDaniel, 2013)。
虽然已有研究所用的自陈测量显示,它在帮助确定和理解个体道德捍卫倾向上很有意义,但是,没有实证依据支持这一测量的效度。因此,这里介绍的例文要通过4项研究来填补文献中的一个有意义的缺口,编制一个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量表,用来测量个体的道德捍卫倾向,这个测量工具能够预测个体对有道德问题的情境的真实反抗情况。此外,以前的研究工作仅仅考察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的道德捍卫倾向,例文则要考察整个成年阶段的个体道德捍卫倾向问题,了解这种倾向是否随年龄而变化。
总之,量表编制类论文的引言,也是在论证研究者发现了文献中的一个缺口,从而,编制相应的心理量表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显然,由论证过程也已经显示了随后工作的基础,特别是理论基础,比如,研究者将要编制的个体道德捍卫倾向量表有两个因素。
注释
[1] 原文moral rebel,可以译为“道德反叛者”或“道德叛逆者”。但是,这样的翻译很容易误导人。从该文表达的意思看,把moral rebel译为“道德捍卫者”是合适的。
参考文献
Dunlop, W. L., Walker, L. J., & Matsube, M. K. (2012). The distinctive moral personality of care exemplar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7, 131-143.
Monin, B., Sawyer, P. J., & Marquez, M. J. (2008). The rejection of moral rebels: Resenting those who do the right th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 76-93.
Sonnentag, T., & Barnett, M. A. (2016). Role of moral identity and moral courage characteristics in adolescents’ tendencies to be a moral rebel. Ethics & Behavior, 26, 277-299.
Sonnentag, T. L., & McDaniel, B. L. (2013). Doing the right thing in the face of social pressure: Moral rebels and their role models have heightened levels of moral trait integration. Self and Identity, 12, 432-446.
Sonnentag, T. L., & Wadian, T. W. (2022). Moral rebels: Measuring indivduals’ tendency for principled resistance to morally compromising situat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84, 11121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