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印象发展与道德优先 精选

已有 4662 次阅读 2021-10-29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从哲学上讲,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个体应当也必须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和相处,形成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人们是如何了解社交场景的个体及群体的?特别地,人们是如何评价他人、选择互动行为的?或者说,人们理解和推断社交对象时,依据哪些核心因素?这涉及到印象发展问题。

印象发展(impression development)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它帮助个体适应社交场景,引导个体做出社交行为。印象发展开始于个体的内隐假设,结束于对特定社交对象(social target)形成总体评价。内隐假设推动个体寻找用来对社交对象做出判断的信息,形成的总体评价转而用来预测社交对象的随后行为。

关于印象发展的传统研究显示,人们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的情绪与行为反应,受到两个一般维度的驱动。一个是热情维度(warmth dimension),也叫交融维度(communion dimension)或水平维度(horizontal dimension),与社交关系中的仁慈有关,涉及友好、善良、可靠等品质。一个是能力维度(competence dimension),也叫主体维度(agency dimension)或垂直维度(vertical dimension),与社交对象有效实现目标的力量有关,涉及效能、智力、才能等品质(Wojciszke, 2005)。

在社交场合,个体之所以看重他人的热情维度,是因为个体可以据此判断,社交对象对自己的意图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个体之所以看重他人的能力维度,是因为个体可以据此判断,社交对象是否有力量实现相应的意图。这种强调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的印象发展理论,称为双维模型。在心理学中,这个双维模型影响广泛,已被用来理解诸多社会认知过程,包括个体知觉和群体知觉。

近些年来,研究者逐步认识到,印象发展研究领域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由于依赖双维模型,非常关注热情与能力,导致对道德品质的注意减少。然而,道德品质在个体和群体知觉中,是尤其重要的。

显然,热情维度包含人类善行美德的几个方面,因此,在具体研究中,热情有各种操作定义。比如,热情有时被定义为善良、和善、真诚,有时被定义为和善、真诚、友好,有时被定义为可靠、真诚、善良、友好,有时又被定义为社交性。实际上,研究者倾向于替换性地使用“道德”和“热情”,没有特别重视关于人们道德性的具体信息(Wojciszke, 2005)。结果,这类研究在热情维度的特质中,常常兼有属于社交性(例如,友好)和道德性(例如,诚实)的特质。这些特质虽然是相关的,却也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已有工作没有理清社交性和道德性在印象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尤其是混淆了热情与道德的概念,认为热情的作用高于能力,而不是道德的作用高于能力。

最近十年,印象发展领域的研究者已经抛弃热情维度,对社交性和道德性进行了区分(Brambilla & Leach, 2014)。社交性(sociability)指的是一种接纳他人、与他人形成联系的定向,通过友好、可爱、外向等特质来体现。道德性(morality)指的是个体能被感知到的美德,通过诚实、真诚、可靠等特质来体现。

研究表明,热情在印象形成中的主导地位,可由道德性而非社交性更为精确地解释(Abele et al., 2021)。鉴于道德特质显示社交对象的高尚品德,那么,在确定他人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威胁时,道德特质自然比非道德特质更重要。印象形成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识别潜在威胁、做出合适的趋避反应,帮助人们驾驭社交场合,因此,道德特质比社交特质更为突出,就是自然的与合理的。相应地,道德特质应当主导和驱动印象发展,因为在显示社交对象的意图性质方面,即社交对象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道德性比社交性和能力更为有效。

总之,道德在个体与群体知觉中具有独特而优先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其一,道德性、社交性、能力对印象发展有独特贡献;其二,在引导个体形成印象和对他人做出评价的过程中,道德性具有超过社交性和能力的优先地位。

从上面印象发展的研究还可以看出,西方心理学研究者认识到道德在评价社交对象中的优先作用,有一个曲折的过程。他们通过研究,先是发现了热情和能力的核心作用,又从热情混淆了道德的事实,发现了道德的核心作用。其实,我国一直重视德才兼备,早就清楚认识和评价个体的时候,应当看重的是道德和能力。从这个角度讲,基于我国的文化背景,开展心理学研究,是有优势的——我国的心理学研究,可以且应当有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Abele, A. E., Ellemers, N., Fiske, S. T., Koch, A., & Yzerbyt, V. (2021). Navigating the social world: Toward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el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Psychological Review, 128, 290–314.

Brambilla, M., & Leach, C. W. (2014). On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moral: The distinctive role of morality in social judgment. Social Cognition, 32, 397–408.

Wojciszke, B. (2005). Morality and competence in person- and self-perception.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16, 155–18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0071.html

上一篇:测量工具与研究深化
下一篇:内隐假设与不对称性
收藏 IP: 220.173.126.*| 热度|

17 马鸣 杨正瓴 尤明庆 范振英 郑永军 陆仲绩 张晓良 徐长庆 史永文 宁利中 黄永义 晏成和 檀成龙 孙颉 李毅伟 王平平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