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 精选

已有 8479 次阅读 2021-10-19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心理学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应当基于理论思考,特别是理论推导。进行理论推导,需要提出研究问题。这样的研究问题,既可以是方向性的,又可以是操作性的。方向性问题具有洞察和指导意义,通常能够导向操作性问题。正是操作性问题对应着具体研究,包括实证检验。

说话心理学家彼得森夫妇的研究表明,人们接收的信息会很快遗忘,9秒之后,大约遗忘30%15秒之后,只能记得10%。研究者据此提出方向性问题:短时记忆为什么遗忘得这么快?如果记忆在十几秒甚至几秒内消失,那么,记忆去哪儿了?或者说,这个遗忘过程发生了什么情况呢?

短时记忆的遗忘过程,显得有两种可能性。其一,记忆痕迹随着时间流逝而变淡乃至消失。其二,信息相互排挤,记忆受到干扰而不可得。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时间是遗忘的原因。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么,干扰是遗忘的主要原因。时间因素,对于长时记忆也起作用,勿庸赘言。如果是干扰因素,并且,如果短时记忆的容量很小,那么,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后摄干扰(retroactive interference),即,新的信息进来,替换已有信息;二是前摄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即,已有信息混淆新的信息,新的信息不能有效进来。

究竟是时间还是干扰在起作用呢?从实验心理学的角度讲,解决思路是,对二者之一保持恒定,变化另外一个。据此,研究者可以提出操作性问题——改变呈现速率。如果字单以不同的速率呈现,那就意味着,在慢速呈现条件下,当进行回忆测试时,字单中的项目有更多的时间衰退。因此,如果短时记忆的遗忘依存于时间,那么,慢速呈现字单条件下的记忆成绩更差。

许多研究者采用这种思路进行实验。例如,莫多克(Bennett Murdock)在研究中,给19名被试听由20个无关单词组成的字单,以每秒1个或每秒2个的速率呈现。呈现完毕,给被试1.5分钟,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写出自己记住的单词,不计顺序。510秒后,呈现新的字单,重复这个过程。

莫多克把实验结果画在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表示项目(字单中的第一个项目在最左边,最后一个项目在最右边),纵坐标表示记忆成绩。把表示每个项目记忆成绩的点顺次连接,形成一条曲线。由于有两种呈现速率,因此,有两条曲线。

对这两条曲线而言,都是字单开始处的那些项目的记忆成绩非常高,接着降低,对于最后78个项目,记忆成绩又升高了——最后一个项目的成绩接近100%,倒数第二个项目的成绩大约为90%。特别地,对于每条曲线,相应处的斜率是一样的,即,两种呈现速率条件下的遗忘情形是相同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莫多克认为,当要求被试回忆单词时,他们采取的策略是,先回忆短时记忆里的项目。由于短时记忆只能保持最后呈现的几个项目,从而,最后几个项目的回忆成绩更好。换句话说,被试是从字单的尾部开始,尽快往前倒着回忆。这个思想很容易检验,因为允许被试以任何顺序写出单词,所以,实验数据中包含被试回忆单词的顺序信息。结果表明,确实如此,被试最先写出的单词往往是字单最后出现的单词。

由此推测,每条曲线右边尾部的上升,反映的是短时记忆。这个思想能够检验吗?当然可以。在其他实验中,设置两种条件,一种条件是,允许被试在字单呈现结束就写下他们记得的单词。另一种条件是,在字单结束插入20秒的延迟,阻止被试对最后几个项目的复述——采用彼得森夫妇创设的倒减3数数任务即可。如果这种程序消除了短时记忆,并且,如果短时记忆对应着每条曲线最后的上升部分,那么,延迟20秒回忆条件下,最后的上升部分就会消失。

实验结果正是如此。当延迟20秒回忆时,曲线右边尾部的上升情况就消失了。同时,曲线左边的上升部分没有受到影响,因为那一部分反映的是对字单前部项目的长时记忆。

至此,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了:短时记忆的遗忘,究竟是时间还是干扰在起作用呢?

假设短时记忆的遗忘依存于时间。如果20个项目以每秒1个的速率呈现,那么,全部字单呈现结束,进行测试时,对于最后一个项目,已经过了1秒,对于倒数第二个项目,已经过了2秒,等等。如果以21个的速率呈现,那么,所有项目的时间都将加倍,全部字单呈现结束,最后一个项目,已经过了2秒,倒数第二个项目已经过了4秒,等等。也就是说,在慢速呈现条件下,每个项目有两倍的时间遗忘。因此,如果遗忘是依存于时间的,那么,慢速条件的成绩就会更差。然而,实验结果表明,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对于字单后部的项目,短时记忆居于优势地位,两种呈现速率的成绩没有差异。

类似研究也表明,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原因是其他信息的干扰,而非新信息的消失。这反映了人们能够保持多少信息的局限性,而非人们能够保持多长时间的局限性。

总之,短时记忆的遗忘机制探索,典型地展示了心理学研究的特色:基于已有研究,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推导,提出方向性和操作性问题,设计实验,进行精细的实证检验,获得新的见解,不断推动相关领域向前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08610.html

上一篇:科学伉俪与短时记忆
下一篇:记忆线索与状态依存
收藏 IP: 113.13.44.*| 热度|

22 郑永军 张鹰 尤明庆 檀成龙 黄永义 张成岗 徐长庆 孙颉 王平平 李东风 刘秀梅 李学宽 陆仲绩 陈志飞 张晓良 聂广 闻宝联 吴斌 曹俊兴 李毅伟 宁利中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