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心理学文献中,有时会看到形如“(Peterson & Peterson, 1976)”“(Posner & Posner, 1967)”的表述。初次看到,很可能以为是书写或排版错误。其实,这样的表述通常并非错误,而是显示两位作者的姓氏相同。有时,姓氏相同的两位作者是父子,有时,姓氏相同的两位作者是夫妇。对短时记忆做出开创性工作的研究者,就是这样的伉俪——彼得森夫妇。
丈夫彼得森(Lloyd Richard Peterson, 1922-)出生在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4年,他到印第安纳大学任教,1964年成为教授。妻子彼得森(Margaret Jean Peterson, 1930-)也出生在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1951年,她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53年,在丹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55年,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们于1953年结婚。
彼得森夫妇短时记忆研究的起点是,他们认识到,大多数记忆实验都涉及几个同时进行的记忆过程。例如,要求被试现在记忆一个字单,几小时或几天后测试记忆。然而,就是在形成记忆的学习期间,都有复杂的记忆过程。如果在一个学习试次中出现的项目在下一学习试次中被再认出来,那么,这也是记忆,即在学习期间就显示了记忆效应,而不是只有学习之后才能显示记忆效应。
彼得森夫妇提出的研究问题是,如果缩微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实验,那么,在很短时间(几秒而不是几分钟或几小时)内记忆一个很小的项目(比如,一个音节),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因此,彼得森夫妇像艾宾浩斯那样,采用无意义材料,被试没有什么基础对这样的项目形成联系,从而,不能用先前知识来帮助记忆。不过,他们不是用这些音节的字单,因为字单太长,读下来很花时间。他们用的是3个辅音组成的“音节”,比如,BRX。每一试次的开始,均呈现这样的一个音节。
显然,一般人都能记住3个字母,而彼得森夫妇要研究的是,对一次呈现音节的记忆,随时间会发生什么情况。人们接受一种刺激后,可能自然地进行复述。为了阻止被试复述记忆材料,彼得森夫妇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操作方法。他们的思路是,让复述系统忙于其他事情,而不能复述呈现的刺激。他们想到的分心任务是心算。
丈夫彼得森再次像艾宾浩斯那样,以自己为被试。他最初的探索,是在家中起居室做的,由妻子彼得森选取3个辅音。具体来说,丈夫闭着眼睛躺在沙发上,妻子给他读3个辅音,以大约1秒两个的速率呈现。接着,妻子说出一个数字,比如375,丈夫则从这个数字开始,尽快地出声倒减3数数,“372、369、366、……”,直到一个确定的时间,妻子提示他停下。丈夫则回忆那3个辅音。他发现这个任务极为困难,对于自己的记忆,他没有自信,即使他正确回忆出来的那些试次,也是如此。
以这些初步研究为基础,彼得森夫妇在实验室进行此类研究。他们以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个体测试。用节拍器控制速率,读出3个字母的系列。接着,给被试一个数字,让他/她开始尽快地进行倒减3数数。过了确定的时间(即保持时间)之后,提示被试停止数数,开始回忆前面的3个字母。然后,再读3个字母,重复这个过程,当然,保持时间会有变化。在这个实验中,24名被试均分别在6种保持时间条件下测试,每种条件测试8次。
在艾宾浩斯的实验中,对一个无意义音节字单的记忆,在开始几分钟内衰退得很快,随后衰退逐渐变得缓慢,一两天后记忆就十分微弱了。彼得森夫妇的实验显示了类似的模式:短时记忆的成绩快速下降,接着,下降速率变慢,稍长时间后,成绩就很差了。
与艾宾浩斯实验结果不同的是,在彼得森夫妇的这个实验中,记忆开始快速下降发生在前9秒之后,下降约30%;15秒之后,成绩稳定在10%,这是很差的成绩。
彼得森夫妇及其同事,以及其他研究小组,继续探索短时记忆的这种快速遗忘问题,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记忆特别是短时记忆的认识。
同时,彼得森夫妇合作研究,特别是在家做实验的情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新的人生思考:科学领域,可以夫唱妇随、琴瑟和鸣,可以心有灵犀、比翼双飞。
毫无疑问,彼得森夫妇的短时记忆研究,其实是以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为基础的。由此,再次看到,经典研究的光辉可以照耀学术发展的道路,新的研究者完全能够以经典研究为基础,进行各种演绎,或改换研究方法、或改换研究材料,或者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都改换,进行创新性研究,取得创造性成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