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大蓝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tzschia 重要的不是生活得最好,而是生活得最多

博文

为什么不给我们长达一整年的巨大的月份?

已有 333 次阅读 2024-12-31 16:1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我关注的一个人的公众号为他这一年写过的各种民间疾苦,世界冲突,天灾人祸等各种不幸的事件做了个总结,充满了负能量。在这个过程中还有文章末尾他不停地问:Why?Why?Why?听上去有点歇斯底里。老兄,拜托去读一读资本论或者任何一本关于政治经济学的书,你问的大部分Why答案都是现成的,但是我还是会持续地关注他,看他去给一个流浪汉送吃的穿的,看他收了工回来在单身宿舍里包饺子做面条,看他拼劲全力维持生活的模样。我从来不给他打赏评论,甚至也不点赞,像生活在另外一个维度中的人,冷冷的旁观者。谁知道谁才是更高维度里的那个creature呢?在网络的世界里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定律依然存在。如果他就是他的话,我希望有一天他在平凡生活中之中能发现一点点美好,少一点自怨自艾,这个是不需要读太多书或者受过太多的教育才会有的能力。我上班路上经常路过一个卖卷饼的小摊,摊主是个五六十岁的妇女,无论隆冬酷暑,刮风下雨,在她身上都看不到一点点戾气或者不自恰,她做卷饼的时候跟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散步一样自在。

也许不读政治经济学也是可以的,整个宇宙都在熵增,一个勉强维持生计的人又何必逆宇宙潮流而行?趁着青春年少,赶紧挥霍吧,让你的情绪也尽可能地泛滥成灾,谁有何尝不是呢?要知道,它也不过是肉体之熵的副产物。到了熵增的尽头,无序的最高点,会有一个声音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一切又都重新开始。相比之下,在新的一年重启生活就太简单了,不过是撕去新的日历上那层透明薄膜。

我并不是希望他不要写了,恰恰相反,我发现他质朴的文字非常有魅力,有时看到他被禁言一周,我比他还着急,恨不得找到他本人,告诉他你这里或者那里换个说法不就行了,像我这样从来不刷短视频的人,看这样的文字在茶余饭后必不可少的消遣(原谅我用这个词)。短视频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曾奇峰说过因为电视产生的情感隔离还是很有限的,但是手机的出现使情感隔离在最大程度上发生了,而短视频的出现慢慢地真的会让人六亲不认。一个年轻人每天辛苦工作十几个小时后,不是刷短视频,而是用文字认真记录生活,有这样一个同频的人存在真是令人心安。

在上个周末,我看了一部非常具有正能量的日本电影《横道世之介》,虽然主人公最后因为救人而死去了,但整部电影是关于青春、爱情、亲情和责任的,非常地清新温暖。它长达三个小时,我竟然津津有味地看完了,我将它归功于做十次心理咨询的成果。之后我又看了一部十分虐心的电影《蜗牛回忆录》,非常欣慰的发现我的内心还是一无既往地敏感,对悲伤、消极、痛苦以及自怨自艾的感知丝毫没有减弱,所以打开一个维度的自己,并不代表另一个维度就会消失,人可以是多层次多维度的。

期末考试完,照例要带着孩子出去旅行。爱默生说只有无足轻重的人才频频外出旅行。比起旅行,我更喜欢做个无足轻重的人。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没有人追问,我也不必作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002-1466788.html

上一篇:美是天才的一种形式
收藏 IP: 223.81.147.*| 热度|

5 王涛 宁利中 郑永军 王从彦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