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河南大旱之后秋收现状调查
1942年,河南大旱,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遭遇蝗灾,饿死、病死和遭遇日军轰炸而死者无数。电影《一九四二》的饿殍遍野的场景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2014年,河南大旱,这是河南省63年来最严重的“夏旱”,多地村民生活陷入困难,抓阄排号取水。
当然,如今的河南人民不会再这么轻易被老天爷击垮。但对于一个农业大省而言,天气的变化对老百姓的收成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旱之后的秋收情况究竟如何?恰逢是十一长假,我回了一趟老家,河南东部平原区的一个小县城,亲身感受了下秋收的情形。
从县城到农村老家只有20公里左右的路程,除了个别路段坑坑洼洼,全程柏油马路,按照以往的经验,驱车前行只需不到半个小时,但是这次竟然行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看到一马平川的庄稼地,我这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本来只有两车道的马路上随处可见晾晒的豆秸和玉米,占用了将近一半的路面,时不时还有会豆秸挂住汽车,甚至造成汽车拖底,不得不小心翼翼驾车前进。
老家的玉米大部分已经收割,留下来的依然是一片青绿色,玉米秸个头都很矮,平均一米二左右,齐腰深,拨开玉米的外皮,也只能偶见几粒稀稀拉拉的果实颗粒。在与农民伯伯的聊天中,发现了大家心中比较纠结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浇不浇?
抗旱,几乎是灾年里农民伯伯与天斗、与地斗的唯一手段。听农民伯伯讲,如果浇水的话,一亩地浇一遍需要一百多块,有些勤劳的人居然浇了三四遍,仅这一项投入就需四五百块钱,这还不算劳力的费用,按照一亩地收入一千块来计,这一季下来,亩产几百块而已,不如出门打几天零工,你说,这图个啥呢?据说,一位老家的伯伯因为在炎热的夏天浇水,冷热刺激之下搞成了关节炎,花了一堆医药费,光靠玉米这点收成有点太得不偿失了。
第二个问题:收不收?
没有浇水的玉米,个个如同鸭蛋大小,亩产不足200斤,即使绝收,也要收拾收拾等着播种下一季的小麦。但是有些地里的玉米至今未动,原因是它们的主人远在外省打工挣钱,一个月几千块,如果为了秋收放弃个把月的工资,再搭上来回的路费,折腾好大一阵子也卖不了几个大洋,算算这笔账,庄家收还是不收呢?很多人还在外地犹豫呢。
第三个问题:晒不晒?
新闻媒体报道:眼下又到了收获季节,不少农民朋友把公路当场院,任意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占去2/3车道,场面壮观,当地村民称之为“黄金大道”。
这种情况在我小时候见得不多,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耕地里开辟一块空地出来,碾压平整,专门晾晒粮食。尽管政府一再严格要求,但是总有人会不守规矩,这样占道晾晒,不仅会造成交通拥堵,严重时还可能会酿成严重事故。
现在的农民之所以会这么做,一方面说明粮食收成不多,不值得专门碾压晒粮场地,另一方面也说明精心于种地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大家只希望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获。
第四个问题:烧不烧?
走在乡间小道上,白天你会看到一望无际的耕地里有农民伯伯忙碌的身影和来回穿梭的拖拉机,可是一到黄昏,你就仿佛走进了诸侯纷争群雄逐鹿的古战场,又像是《三国演义》中烟火连天的“赤壁”,到处燃烧着一堆堆的火焰,狼烟四起,将昏暗的夜色照的通红,空气中弥漫着烟尘,其场面之壮观真可谓是“烽火连三月”。
虽然当地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明令禁止点燃秸秆,但屡禁不止。防火安全的宣传车穿梭于各个村庄,高音喇叭不停地呼唤着、劝导着,但老百姓和政府就像在玩“捉迷藏”,督查的人一走,地里的火苗就被点起来了。
这里面的缘由恐怕只有农民兄弟自己感触最深。联合收割机确实很省事,连收带割,流水化作业,然后秸秆还田,重新化作肥料,两全其美,然而这是需要花钱的,听说老家的联合收割机是一亩地六七十块钱,这个数目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不够请哥们吃顿午饭,但在老家那样的农村,叔叔阿姨们情愿弯着腰弓着背披星戴月地一镰刀一镰刀地砍下来,然后再一粒一粒地剥掉,再摊开晒干,折腾一圈,钱虽省下的不多,但心里踏实了。扔在地里的秸秆不能粉碎,又影响耕种小麦,一个绝好的办法就是一把火烧了它。白天政府不让点,到了晚上大家都点,政府找谁去啊?
农民的问题,就是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单纯的依靠政府的宣传、教育、劝说和农民的自觉性,很难得到解决。如何找到切合实际、又能给农民伯伯创造效益的增产增收的途径,仍然需要我们政府不断努力。(文/马志飞,摄影/马志飞)
今年“丰收”的果实
稀稀拉拉的玉米粒
金黄的玉米
只看这个,你就能想到整块地的收成
大部分玉米都坏掉了
大旱之后又在秋收季节赶上连阴雨,玉米里居然长了蘑菇
这样的玉米拨开之后没有籽粒
瞧瞧,这是我捡的最大的一个
马路上晾晒的粮食
青青的菜地,与对面焚烧的秸秆,形成强烈的对比
熊熊大火
滚滚浓烟
滚滚浓烟,腾起的“蘑菇云”
伤痕累累的大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夜色下的火苗
野火烧不尽
熄灭后的火堆,仍然冒着黑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