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lbirdzsh201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olbirdzsh2015

博文

重读《闭关之思》 精选

已有 4757 次阅读 2020-8-6 07:10 |个人分类:论文学习|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古渡客语] 本文是我的国家社科基金结题专著《多民族语言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策略研究》的后记,原本已在网络发表,由于项目结题计算文本重复率时被计算机大片标红,不得不从空间撤下。今天偶尔读到,2017年暑假在青海西宁南山寺外一家小宾馆半是写作,半是禅修的种种情景再次浮现于眼前,其中的很多感悟至今仍有同感。特将其重新发布,以示纪念。 


       自20146月立项开始,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策略研究(14BTQ008)”的研究工作已经持续了三年多时间。其间,正值我晋升正教授职称的关键时期,尽管一直在思考研究工作如何开展,也发表了几篇小论文,终究不敢贸然启动书稿的撰写任务。因为我知道,40多万字的著作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意味着必须一个人悄无声息地默默耕耘至少一年多的时间,而在职称考核急需论文的情况下,这么做显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于是一边构思书稿目录,一边搜集资料,时光转眼到了2017年。在职称晋升的巨大压力释放之后,终于可以将精力重新拉回到项目研究了。事与愿违的是,不请自来却推脱不掉的行政事务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书稿断断续续写到10多万字。不幸的是,又被告知2017年秋季学期仍是一个极度“高压”的学期,繁重的教学任务根本不会给课题研究留下任何空挡。于是,我被逼入“死角”,要是在2017年的暑假再拿不出书稿,课题铁定要延期了。

于是,2017年的7月,我有点“悲壮”地赶赴青海省西宁市,在南山寺对面的一家宾馆住下,开始了我的闭关修炼之旅。不得不说,所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境界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在每天需要连续写作10个小时的情况下,身体开始“抗议”,先是眼睛疼,看东西模糊,后来是牙疼,疼到让人彻夜难眠的地步。在咸阳时,我已经养成了“一跑解千愁”的习惯,凡是身体上的任何不适只要纵情奔跑10公里,大汗淋漓之后立即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于是,我在一天中午开始了奔跑,从住地宾馆沿着南山路一口气跑到南山公园的东南门,中间需要跨越几道非常陡峭的山坡。尽管跑步的过程中感觉非常好,回到宾馆之后身体又会恢复之前的状态,后来才知道身体的不适与西宁的海拔高度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我迎着陡峭的山路纵情奔跑的行为在当地人看来就是在“作死”。忍受着身体的不适继续写作,渐渐找回了那种“思如泉涌,所向披靡”的感觉,书稿的写作也进展很快,到7月底时已经写到快30万字。尽管因为家中有事,在8月初返回咸阳完成了书稿的剩余部分,但是这种在高压之下全神贯注只做一件事情的经历还是非常值得人回味。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句子。在西宁的时候,我常常想到的一句话是“这辈子该你承受的苦难,一样都不能少”。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会将“痛”和“快乐”这两种貌似相反的感受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经历了痛的磨练,后边的“快乐”才会如此地纯粹和彻底,这种感觉和马拉松比赛真是像极了。当面对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任务的时,我们谁都会本能地担心和恐惧,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我们会感觉压力山大、几近崩溃,但是一旦任务完成,我们战胜了自己,刷新了自己的记录时,所有的苦痛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满满的快乐和自信。挑战“大部头”著作的好处是,当你完成了一部“砖头”一般厚的作品时,回头再看那些几千字篇幅的小论文,顿时会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而这就是成长的感觉。2010年夏天,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阅报栏看到的有关山东作家张炜的通讯报道至今还是让人感到震撼,张炜在青年时代辞去挂职的副市长的职位,闭关20年完成一部450余万字的《你在高原》,篇幅之巨令茅盾文学奖评委无暇将书读完,却毫无异议地都投了赞成票。我们只看到张炜获得的荣誉,却很少有人愿意体会他为此付出的艰辛。以我10余年的科研工作经历来看,科研这碗饭虽然受到天赋的影响,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还是投入和产出成正比的,比拼的是谁比谁更用功,那些圈子里人人羡慕的学术明星在学术领域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绝对非我们这些庸常之人可比。

作为一整天劳作之后的休息和放松,最近养成了每天看一部国外电影的习惯。与冷冰冰的学术研究不同,电影会让人看待世界的目光更加“柔软”。例如,日本电影《澄沙之味》里,德江老人在煮豆沙时的一番话颇让人回味。与店长千太郎将煮豆沙视为辛苦的劳动不同,她在做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心态却极为不同,她会想象这些从地里远道而来的红豆是在赶赴一场约会,她甚至会对豆子说好好工作的话,仿佛豆子能够听懂一样。不一样的心态,做出的豆沙品质自然完全不同。近期在写书的过程中,我也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一部书实际是并不是材料的简单堆砌,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命”逻辑。真正结构严谨的著作应该是像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一样,每个部分都围绕整体功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果删掉某一章节,书稿从逻辑上就残缺了。带着这种心态对待写作,会发现书稿似乎也会带有某种程度的“灵性”,当写作逻辑偏离主线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非常别扭,而回到主题上以后则顿时会顺畅很多。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这个领域的规则和原理原本就在那里,我只是一个将它们梳理和挖掘出来的人而已。

与此前所做的任何研究一样,我们在研究领域投入的精力越多,对问题思考和探索得更加深入,就愈发感受到自己的无知。一部40多万字的著作貌似很长,实际上也是对研究领域所做的概要性梳理,只要深入下去似乎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以写数万字的材料,今天所作的工作就是为今后继续探索埋下的“伏笔”。用我微信签名的一句话来总结就是:I may not be there yet, but Im closer than I was yesterday.在此,再次祝福自己,也祝福所有在坚守梦想,为梦想而战的人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17406-1245163.html

上一篇:走近科学:研究范式转型记
下一篇:寻找新的增长点
收藏 IP: 223.85.60.*| 热度|

10 郑永军 黎飞虎 周忠浩 王安良 王启云 白龙亮 尤明庆 黄永义 李振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