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年中國學生的質量不斷下降,尤其是90後一代,情況更為嚴峻。有人以每年直接出國就讀本科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由於家境不錯,很有可能不乏拔尖者,導致剩下的大不如前作為一種解釋。而我們知道,日本社會早已失去了年青人出國留學的動力,加之中小學教師普遍水平較高,教育不受政治因素的干擾,故拿日本學生做為研究教育狀況的樣本會比較乾淨簡單,而觀察日本學生的實際水平,對認識當下和預見未來中國學生的狀況無疑是極有裨益的。為此,在九州大學訪問期間,我專門要求開一門我在中科大開了十多年的《固體理論》,用來實際接觸、了解日本的學生。九州大學做為七個前帝國大學中的一個,在國際排名上和中科大在一個層次並略好的地位。
給九大學生上課
上課的結果是讓我大吃了一驚,我專門發了下面一條微博,以期引起討論:
【给九州大学的学生】上了十几个小时的课,发现这里学生本科受到的训练远比中科大的要差(虽然科大的水平也远不如前了), 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更为糟糕的是,印象中日本学生不服输的精神已丝毫不见了。有时在想,做为当年几个帝国大学之一的九大,何以衰落至此; 而其现在,却似乎很有可能是科大的未来。進一步和包括人文學科的其他教授討論這一問題,發現這一現象具有普遍性,且從20年前就開始了,但近10年情況尤其嚴重。有一朋友更是直言:你趕上日本最糟糕的一代,他們上學時學π=3。為什麼會這樣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上述微博被閱讀三萬多次,在諸多回應中,一位網名叫@木玉弓的廈門大學教師李國強寫的三個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
@木玉弓:日本2000年教改,搞自由式教育,想改变以前学习竞争考试地狱形象,结果中小学教育传统尽失,教育质量下降,引起社会不满,近几年正努力扭转。您老遇到的大学生,大概就是那一批中小学教改的产物。和大众化无關,日本70年代四年制本科毛入学率都30%多了,算上短大,高教早普及了。
@木玉弓:我国2001年开始的中小学新课改, 基本上也是走自由式教育的路, 只不过由于高教资源少且高教未普及, 中考高考竞争压力仍存, 学生还要竞争优质资源, 努力学习。所以我国中小学教育, 上面要求自由教育减负, 家长要求考上好学校,老师们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情形尴尬,只好教育观念和嘴上说一套,实践中做一套。
@木玉弓 :英国着急于本国学生在国际竞赛中落后, 影响劳动力水平, 2010年教育部长提出要派人到中国取经, 学习中小学教育经验, 近几年上海师大办的英国人教育培训班就是为此开设的。英国可是教育自由观念的老祖宗哦。其实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家无不受中小学自由教育之害,无不传出反思反对声。中国教改要反思清醒啊 !
這三條微博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其後和日本教授的交流中,至少在現象上也得到了他們的印證。如果說開始衰退20年中的前10年,是由於經濟穩定造成的安全感使得年青人惰性增加,那麼後10年的教改則極大地惡化了這一狀況。問題是自由教育,減輕學生負擔,本來聽起來是很好的主意,為什麼效果卻如此之差?難道像以前一樣,學生非常悲慘地學習才好嗎?雖然英國問題突出,但美國卻沒有出現類似問題,個中原因何在?對此我做了一些思考,初步認為根源還要從文化上去找。
在九州大學
日本文化雖然經歷了明治維新,尤其是福澤諭吉提出的學習西方的精神氣質當先於對器物之學習,但該維新除了科學技術、法律和部分理性之外,其實並不徹底,某種程度上日本在本質上仍然隸屬於中國文化為主導的東亞思想體系。這個體系和西方基督教,尤其是新教體系在文化上的一個巨大區別在於,東亞體系不相信絕對真理,更沒有追求絕對真理的慾望和衝動。而基督教文化則篤信並提倡追求絕對真理,還強調追求真理的手段要講倫理,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求真意志和為知識而知識的文化傳統。這一深層次文化的區別,使得西方只要人口基數足夠大,即使採取自由教育,仍然會有最夠多的學生主動追求知識。而在亞洲國家,一旦升學競爭壓力撤去,學生也就喪失了求知的動力和由競爭中培養出的堅韌、執著、不服輸等意志力品質。要看到,雖然日本當年的殘酷競爭式教育對年青人確有某種摧殘,但也正是這一教育造就了今天日本的大量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而當下日本青年的衰退,對日本未來的發展定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吾國在某種程度上正在重複當年日本的現代化進程,日本教育改革的教訓對我們來說是極有借鑑意義的。從更高的角度上看,如何在沒有絕對真理意識的東亞文化下進行教育改革,向學生展示有吸引力的上升空間以代替以往用以培養意志力的強化訓練,則是更為複雜而艱巨的課題。
1/1 | 鎬昏:6 | 棣栭〉 | 涓婁竴椤� | 涓嬩竴椤� | 鏈〉 | 璺宠浆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