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数学博士毕业时选择去中学教书的讨论很热烈。碰巧,我们课题组今天的组会是学生的主题演讲:背负期待。
听着学生们或慷慨激昂,或娓娓动听,或条分缕析,或动人心弦的演讲,我自己也在想,是不是给学生们的期待和push太多?
作为导师,肯定是希望学生会成长。但学生怎样的成长才健康,这就是另一回事了。其实,导师和学生的关系一旦建立,那么这个系统最终会产出怎样的结果,其实已经不再是导师个人或者是学生个人的事了。事实上,这甚至不是导师和学生两个人之间的事,因为从来都有父母、朋友、人生经历、环境、体制等等数不清的影响因素。所以,学生离开科研去中学,并不是学生自私、没出息、压力过大,或者导师苛刻、期望过大、自我投射转移等等简单的原因就能概括的。它其实是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运转的结果。
在这里,本人并不是想替这个学生或者这位导师开脱。毕竟,每个人都有判断情况、选择处理方式的权力和责任。所以,本人在其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看待这个问题,却不能仅仅从一个或者两个角度去看。
其实,大家何必为了这个现象这么伤脑筋?爱因斯坦大学毕业之后去专利局做小职员的时候,不知他的老师们曾作何感想?但不管他们当时做过何感想,肯定没有人想到他日后会成为那么伟大的物理学家。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等一等,让时间和空间回答这个问题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9-635400.html
上一篇:
羽双的被除名:金牌、GDP、SCI下一篇:
沉痛悼念吴建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