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科学网上看到一则新闻:“研究显示皮肤可助‘听’声音”
http://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122111121217935.shtm
该新闻援引最近Nature的报道,皮肤可以感受那些耳朵感受不到的振动,并据此来影响人对所听到的声音内容的知觉。研究人员说,这一结果表示人在处理听觉信息时,会综合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得到的信息。
他们还进一步引申说,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出新型助听器械,帮助那些听力不好的人。
所以,如果一个人耳朵坏掉了,但这种皮肤振动觉功能却因为某种原因而特别发达,那么他就有可能在没有听觉功能的情况下获取环境中的声音信息。
近年有关大脑可塑性的研究曾经显示,盲人的视觉皮层其实并没有沉寂;相反,其中的神经细胞非常活跃,广泛参与听觉、触觉,甚至语言、记忆、认知等高级功能。而且盲人的周边听觉能力的确比视觉正常的人更加敏锐。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并不需要天生失明才能产生;把正常人进行24小时连续的完全蒙眼,连续一周后,他们的视觉皮层就会出现类似的功能活动。
新的神经投射是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些结果说明,人的大脑皮层各部对各种感觉传入和高级功能都具有预设好的处理通路。或者说,大脑本来是通用的。目前我们看到的功能划分,只是一种“优先使用”的结果。
到此,不得不佩服我们的老祖宗们的科学智慧。千年前的唐代,曾经有一部中国著作,里边提到适当的训练可以使人达到一种状态:见闻通临,六根互用。换句话说,所有的感官都可以整合起来使用。为了形成听知觉,所有的其它感官也都可以加入,协助听知觉的形成。这刚好就是这篇Nature论文所描述的实验现象。
记得多年以前,中国曾经有一股“特异功能热”。当时,很多人自称能够用耳朵认字,或者用手认字。后来,这些现象一律被打入“伪科学”之列。
一个现象热了,肯定有很多人造假。但第一个提出这个现象的人,多半可能是真的。就好像只有有了真钞,才会出现伪钞一样。
那么,这第一个能用耳朵帮助认字——据说如果完全无光,这些耳朵认字的人就都不灵了,所以,很可能是像这篇Nature论文所描述的一样,是其它感官辅助视知觉形成,而不是完全不用眼睛——的人,或许就是其它感官通往视知觉的途径特别发达的个体。
我们喜欢头脑一热,就蜂拥附和某一权威或者流行观点;同样,我们也喜欢头脑一热,就否定新出现的观点和现象。其实,如果当年大家冷静下来,科学地研究这些现象,而不是当作“特异功能”来追捧,或者当作“伪科学”来封杀,或许就能更早地提出“见闻通临”的观点,发到Nature、Science上,也不用现在再来报道人家的成果了。
如果能够让每个人都在学生阶段获得正确的感知觉功能训练和发展,让大家在成年后都能使用所有感官辅助形成每一种知觉,那么,就不会有当代这么多的近视、老花等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其它各种感官障碍类的疾病困扰了。
这不是科学研究应该给支持科研的人类的回报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5: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