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试图通过一套固定的话语或程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很可能是低效的。我幼年的一点个人记忆能说明这一点。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在幼儿园和小学上学。一次,老师为了说明“团结一心力量大”的道理,讲了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很坚固的故事。后来又重复了几次,好像要说明这个道理非使用这个寓言不可。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我对这个故事是不理解的。我觉得,一根筷子其实已经非常坚固,按我的力气很难折断,一根筷子和十根筷子对我来没有太大的区别。
同一时间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情,却使我懂得“团结一心力量大”的道理。在浙江的乡镇和农村地方,有许多乌桕树生长在村头、地头和公路两边。秋天的时候,乌桕树变红落叶,果实开裂,露出白白的乌桕子。当时,社会上广泛宣传乌桕子是可以用于榨油的,有很大的工业用途,镇上也有国营的收购点。这一年,学校的老师带着小朋友,到别人已经采摘过的乌桕树下拾取散落的乌桕子颗粒。我围绕着一棵棵的乌桕树,仔细搜寻地面,尽管如此,一段时间下来,也只捡到了小小的一把,装在衣袋里。回到学校,老师拿出一个竹筐,让大家把乌桕子放入筐内。我感到非常神奇的是,尽管每个人只有一小把的收获,跟我相差不多,但是当大家都把这一小把放进竹筐的时候,竹筐里的乌桕子竟然有了一堆。几天劳动下来,整个班级拾到的乌桕子有一大筐,送到了收购站,老师夸奖我们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我心想,这个才是“团结一心力量大”的真实事例。
在成年人眼里,一根和十根筷子的故事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但我的记忆似乎说明这个故事对于幼童未必就那么有效。而拾取乌桕子的事例则说明,对于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幼年学生的教育,多样化和细致性似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