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大眼鱼网:胡思乱想论思维

已有 4629 次阅读 2007-8-25 07:19 |个人分类:思想和方法

大眼鱼网:胡思乱想论思维
思维是个纲,创造是一些目,纲举目张。这是大毛忽洞的一个演讲提纲,原来的题目是“自然与人的思维”。(2000年以前的一个提纲)
思维:理性认识过程;
      感性认识:盲人摸象,猴子(朝三暮四),与虎谋皮,汉钵养猫。
思想: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精神:人的意识,物质的最高产物;
方法:对世界的基本观点怎样,观察,研究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就怎样。
§1.1自然界的特征
?提问:自然界的特征是什么?
1.周期性,时间问题;2. 对称性,空间问题;3. 相似性,时空演化。
举例:自然界的周期性?自然界的对称性?自然界的相似性?
§1.2 人,动物,植物和计算机的思维
计算机工作 = 硬件 + 软件
人工作 = 人体 + 思维
智能机器人:自我充电,自我更换元件;
人:吃饭,休息,生命的死亡。
 ?提问:动物有没有思维?植物有没有思维?(仿生学,仿生思维学)
有,举出一种?没有,怎么知道的?
例如:学生到校和回家,蜜蜂采蜜和回家。
印度的狼哺育人的孩子!狼是怎么想的?
螳螂捕蝉,麻雀在后。
麻雀问题:1955年冬接到报告,1956年开始消灭麻雀。
朱洗院士、郑作新院士的工作,为麻雀上书。
动物保护问题:老鼠问题,蚊子问题,苍蝇问题。狗、猫、老鼠问题。
§1.3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1 思维的箭头:思维的方向性;
1) 收敛思维:动物都有一个家,回家问题;
2) 发散思维:动物都有一张嘴,吃饭问题;
2 思维的结构
树状结构和河流花样
3 发散和收敛的关系
树干和入海口
4 发散和收敛思维举例
1)围城:兵乃国之大事。要进的:收敛;要出的,发散。
提问:冲进去的方案?冲出去的方案?
2)同窗学习:来自五湖四海,奔向四面八方。
3)治学(解决问题):
扫描---聚焦---再扫描---再聚焦;
调查---研究---再调查---再研究;
§1.4 串联思维和并联思维
电灯的串联和并联问题;
脑细胞的联接,思维的联接;
 1) 政权问题:蒋---司令---军长---师长---(串联)
                 ---特务体系(并联和串联)
 2)建筑问题:一楼---二楼---三楼---
一楼,二楼,三楼,---
 3)炒股票问题:
§1.5 天才的思维
会行走的思维,会思维的行走。
成功 = 想法 + 行动
想法里充满了新与奇,行动里充满了精神与力量;
 例1 “和光一起运动”+ 行动(数学推导)+ 5年的坚持---相对论;
 例2 “电发光”+ 行动(制灯泡灯丝)+ 1000多种的实验---白炽灯泡;
 例3 “放射性从哪里来”+ 行动(从沥青中提炼)+ 8年的坚持---镭;
 例4 “电荷是量子的”+ 行动(油滴实验)+ 11年的坚持---电子电荷;
 例5 “哥德巴赫猜想”+ 行动(数学推导)+ 10几年的坚持---“1+2”;
 例6 “遗传基因”+ 行动(豌豆实验)+ 10几年的坚持---遗传学。
提问: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什么是创新的灵魂?什么是天才?
    天才与我们的差别:天才的想法不多,我们的想法太多;天才要办的事很少,我们要办的事太多;天才办一件事很慢,我们办一件事太快。
§1.6 时代的特征
提问:时代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功利时代:太着急!
例1 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带头人比而盖茨,连大学都没读完就开始了微软的创业;
例2 预计在1999年12月31日23点55分,全世界将有成百万成千万的人进行剖腹产,争分夺秒地生孩子,因此,21世纪将更是一个功利的时代。
例3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平均每2个月就创新一个总理。
例4        北京的烤鸭,是人工填出来的,填鸭。
例5        拔苗助长,扶上马,送一程。
例6        大桥刚建好就塌了。
§1.7 不该有的创新
例1 注水肉。
例2 泥黄豆。
例3 “计划生育”泥鳅和黄蟮鱼。
(来自大毛忽洞《教学资料》第7卷)
 


谈谈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6443.html

上一篇:伟哥为什么不喝三鞭酒?
下一篇:甲骨事,甲骨文(7)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