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本次厄尔尼诺的起始时间和强度:不同机构有不同看法

已有 2234 次阅读 2015-8-18 15:13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南极半岛海冰, 拉马德雷冷位相, 超级厄尔尼诺, 日食

本次厄尔尼诺的起始时间和强度:不同机构有不同看法

           杨学祥,杨冬红


   由于这次厄尔尼诺来势凶猛,美国科学家判断其为65年来最强的一次,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甚至在一篇日志中将其取名为“李小龙”。不过,中国气象部门一直没有给予它“史上最强”的江湖地位,只是强调其持续时间可能会打破纪录。

   不仅如此,在此次厄尔尼诺的起始时间上,不同机构也有不同看法。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认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端于2014年5月,到2014年10月正式“成型”。而美国气象专家认为,这次厄尔尼诺是从今年3月开始。

   2014年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

   我在2014年5月4日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1999年林振山等人给出2014-2015年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12,有利于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2014-2015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1997-1998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1995-1997年和2014-2016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1997-1998年与2014-2015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2014-2015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1997-1998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2015-2016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我在2014年5月26日指出:最近数月,多家全球气候预测机构上调了厄尔尼诺的发生概率。美国联邦政府气候预测中心表示,过去一个月,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在今年发生的概率大幅增加,夏季爆发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超过65%。世界气象组织日前也发布公报称,鉴于赤道海域海水温度已达到出现厄尔尼诺前兆的程度,今年中期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的国家气象机构均预计,今年有60%至70%的可能性爆发超级厄尔尼诺现象。

   我们目前还不能够断定今年肯定会出现这个现象,4月出现征兆,7月能见分晓,9月南极半岛海冰变化趋势是关键,最大的可能性是在2015年爆发厄尔尼诺。

   我们认为,类似1997至1998年的超级厄尔尼诺事件不会在2014年发生。因为统计数据表明,太平洋10年涛动(PDO)冷位相一般持续30年左右,暖位相一般持续20年左右。目前的冷位相持续时间不到20年,至少还将继续10年。改变这一统计规律需要数据支持。

http://edu.dahe.cn/2014/05-26/102895856.html 

   据计算,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日本气象厅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只有到9月到11月期间某个时间出现,这一预测也缺乏根据。2014年11月18日-2015年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厄尔尼诺在2014-2015年冬季形成的可能性最大。

   我在6月21日指出,厄尔尼诺3区自2014年5月中旬海温异常超过0.5℃,目前超过1℃,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果持续到11月,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不过,4月9日-7月28日地球自转加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时期已过去大半,9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最大值,将加强秘鲁寒流,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速度减慢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8月形成厄尔尼诺的预测还是阻力重重,除非9月南极半岛异常变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335.html 

   判断最强厄尔尼诺发生条件的重要标准是拉马德雷现象(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PDO)的位相变化: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得到增强,拉尼娜受到抑制;目前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受到抑制,拉尼娜得到增强。在西班牙语中,厄尔尼诺是圣婴,拉尼娜是圣女,拉马德雷是母亲。1951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2次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分别为1982年到1983年事件,以及1997年到1998年事件,都处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可能性很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1702.html 

   7月热带太平洋部分水域的水温降低,验证了我们的准确预测,表明我们预测理论的可靠性: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和南极海冰变化对厄尔尼诺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57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584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事实上,2014年9月南极海冰达到1979年以来最大值,阻碍太平洋冷水进入大西洋,增强秘鲁寒流阻碍厄尔尼诺形成,是副热带太平洋冷海温异常的主要原因,也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抑制厄尔尼诺增强拉尼娜的主要方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5043.html 

   谁的预测更准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0969.html

   谁的理论更有预见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2255.html 

   2014年9月南极海冰达到1979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2015年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

   20世纪最强的两次厄尔尼诺发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2015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5年厄尔尼诺的规模不会超过1997年。2014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2015-2016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史上最强”能否发生还需看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发展情况而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416.html 

   从国家气候中心给出的2015年1-8月厄尔尼诺指数逐周变化图中可以看到,厄尔尼诺指数在8月进入减少阶段,证实了我们的事前预测。

   对比表明,205年8月6日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多于2014年8月7日,2015年厄尔尼诺受到2015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面积的威胁,南美东太平洋沿海的秘鲁寒流将会增强。

   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出现,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也不会出现。

   我们曾预言,2015年8月厄尔尼诺走下坡路,9月13日日食发生后才能逆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5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1965.html

   2015年8月10日和2014年8月11日的海冰对比再次认证了上述结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10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2838.html

   第三次对比表明,205年8月13日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多于2014年8月14日。

   一周的对比表明:2015年厄尔尼诺受到2015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面积的威胁,南美东太平洋沿海的秘鲁寒流将会在8月得到增强。

   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没有出现,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也不会出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216.html 

   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的发展状况决定2015年厄尔尼诺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662.html

   

相关报道

“李小龙”再世席卷全球 或为65年最强厄尔尼诺

2015-08-18 08:37:58来源:广州日报


  可能带来极端天气 专家提醒要防范暴雨和洪涝

  “李小龙”将成为高温、干旱、暴雨等一系列极端天气的推手,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穿越?在这里,“李小龙”指的是厄尔尼诺事件。由于这次厄尔尼诺来势凶猛,美国科学家判断其为65年来最强的一次,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甚至在一篇日志中将其取名为“李小龙”。不过,中国气象部门一直没有给予它“史上最强”的江湖地位,只是强调其持续时间可能会打破纪录。

  文/广州日报记者叶卡斯 图/广州日报记者黎旭阳

  最近几天,厄尔尼诺这个捣蛋又在到处刷屏。消息指出美国科学家近日预测,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成为过去65年来最强的一次,很可能至明年3月结束。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副主任迈克·哈尔珀特表示,全球气象学界已经普遍预计今年3月开始的这次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持续一年。过去65年的气象记录中,以3个月为观测期的太平洋洋面平均气温只有3次达到上述升幅,分别为1972年至1973年、1982年至1983年、1997年至1998年,它们也被称为“超级厄尔尼诺”。

  更令人关注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海洋学家比尔·帕策特指出,卫星云图显示,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眼下而言比1997年至1998年的那一次更强。那一次被视作“史上最强”厄尔尼诺现象,发展趋势较为独特,最开始时比较弱,结束时达到最强。哈尔珀特说,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冬季,美国北部预计将更加温暖和干燥,南部比往年同期略微寒冷。此外,大西洋飓风活动将减少,太平洋中部和东部超常飓风活动频繁。上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2010年,导致全球多地气候异常,东南亚地区降雨频繁,澳大利亚南部地区和厄瓜多尔干旱连连,美国遭到暴风雪侵袭,巴西热浪来袭,南美洲部分地区暴雨洪水频发。

  自从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以来,“史上最强”、“任性”等字眼就不断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今年5月份,世界范围内极端天气接踵而至的 “史上最强厄尔尼诺正在形成的”的说法就广为流传。

  当时中国气象局明确回应:虽然极端天气确实与厄尔尼诺不断发酵有关,但是本次厄尔尼诺事件比历史上最强的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强度弱,今年不会出现史上最强厄尔尼诺事件。直到现在,中国气象部门一直没有对厄尔尼诺的评级进行修改。

  不仅如此,在此次厄尔尼诺的起始时间上,不同机构也有不同看法。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认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端于2014年5月,到2014年10月正式“成型”。而美国气象专家认为,这次厄尔尼诺是从今年3月开始。

  中国气象部门最近确认,当前的厄尔尼诺事件将至少持续发展到2015~2016年冬季,强度将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标准。虽然在强度上未必是最强,但我国气象机构认为,由于今年厄尔尼诺事件的持续发展,它有可能成为195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厄尔尼诺事件。

  1951年以来厄尔尼诺持续时间最长的是1982~1983年和1986~1988年的16个月,如果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发展的趋势不变,则很有可能成为195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厄尔尼诺事件。

  各国判断标准不一 极端天气值得重视

  气象专家告诉记者,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是,目前,世界气象组织还没有关于厄尔尼诺事件监测的统一标准。世界各国对厄尔尼诺事件的监测和认定标准并不一致。

  如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厄尔尼诺事件的监测标准是当NINO综合区(即NINO1+2+3+4区)海温距平指数大于或等于0.5℃至少持续6个月(过程中间可有一个月未达标准)则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如若该区指数0.5℃持续5个月,且5个月的指数之和4.0℃时也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厄尔尼诺事件的监测标准是:连续5个月的NINO3.4区海温指数的3个月滑动平均值0.5℃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判断标准也不尽相同。

  不管是“史上最强”还是“史上最长”,随着厄尔尼诺而来的极端天气值得我们重视。今年4月以来,严重干旱、高温热浪和暴雨等各种奇葩天气出现在世界各地。我国今年梅雨期强降雨频繁、华北雨季推迟以及7月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多数偏强等都与厄尔尼诺相关。

  如果这次厄尔尼诺继续发展,我们还有可能遭遇偏强台风等极端天气。专家建议,在厄尔尼诺年,要防范暴雨和洪涝。

http://news.sohu.com/20150818/n419115119.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963.html

上一篇: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探源
下一篇:日本樱岛发生火山性地震:关注8月潮汐组合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2 周少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2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