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巨大龙卷风、频繁地震群、多地火山喷发:关注12月4-6日最强潮汐组合引发的超级灾害链

已有 4205 次阅读 2021-12-13 09:3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巨大龙卷风、频繁地震群、多地火山喷发:关注12月4-6日最强潮汐组合引发的超级灾害链


      最近的世界真的不平静,12月10日美国那边龙卷风已经造成上百人丧命了,新西兰(12月9日)和印尼(12月4日)又出现了火山喷发,给当地人带来了灭顶之灾。

       据环球网12月10日报道,最近一则消息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恐慌,美国监测到俄勒冈海岸附近从12月7日凌晨到12月9日的48小时内发生了近100多次地震。就在美国人担心“大地震”的前几天,日本也陷入了同样的恐慌,当地时间12月3日2时到9时接连发生了4次5级以上的地震,日本气象厅紧急发布预警,告诉民众可能在未来两三天可能都要发生一定规模的地震。

      2021年2月4-6日最强潮汐组合导演了这场罕见的超级灾害链:巨大龙卷风、频繁地震群、多地火山喷发。

      关注12月4-6日最强潮汐组合引发的超级灾害链。

        2021年3-6月、11-12月为强潮汐时期,1-2月、7-10月(异常多的4个月,值得关注)为弱潮汐时期。

       潮汐组合A:12月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6.35度,12月4日为日月大潮,12月4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震级(M)发震时刻(UTC+8)纬度(°)经度(°)深度(千米)参考位置
5.12021-12-10 07:32:1844.10-129.4510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
3.32021-12-10 01:36:3234.2285.2310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
2.22021-12-09 22:49:3325.48117.995福建泉州市永春县(有感)
5.42021-12-09 21:52:33-5.10152.3020新不列颠岛地区
5.82021-12-09 10:05:0729.30129.5010琉球群岛
5.12021-12-09 00:46:3643.75101.8510蒙古
5.12021-12-08 23:38:2044.20-129.5010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
3.82021-12-08 17:18:5833.48121.1415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海域
3.22021-12-08 12:23:1928.7787.3510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
5.72021-12-08 09:21:0744.52-129.0310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
5.72021-12-08 08:36:4044.43-129.8510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

       潮汐组合B:12月1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29度,12月11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相关报道


美专家:冬季出现如此巨大龙卷风很罕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1/12/12 19:00:49

      肆虐美国六个州的龙卷风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有美国气象专家11日说,在目前这个季节出现这样严重的龙卷风灾害实属罕见。目前还不能确定其中是否有气候变化的影响。引发如此严重灾害天气的具体成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耶鲁大学气候研究项目气象学家 杰夫·马斯特斯:我看到雷达的时候就说,等一下,现在是12月,12月怎么会发生这种事?这种情况只会在龙卷风多发的季节出现,比如3月、4月、5月。我从来没在这个时候见过这样的情况。龙卷风的强度以及袭击(重灾区)梅菲尔德的主要的龙卷风,其路径长达200英里(约合322公里),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况。

      专家说,这次的龙卷风规模和威力都非常大,这是造成严重伤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耶鲁大学气候研究项目气象学家 杰夫·马斯特斯:我想这次灾害中最大的龙卷风直径,可能有1到2英里(约合1.6到3.2公里),这意味着我们真的无处可藏。它是如此庞大,如此凶猛,即使你在避难所,你也有失去生命的危险。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2/470636.shtm


46人遇难!塞梅鲁火山喷发带来灭顶之灾

2021-12-12 20:05:02 来源: 姿势分子knowledge  

最近的世界真的不平静,美国那边龙卷风已经造成上百人丧命了,印尼又出现了火山喷发,给当地人带来了灭顶之灾。截至目前,已经有46人遇难,可谓损失惨重。


据报道,这一次喷发的火山是印度尼西亚的塞梅鲁火山,位于爪哇岛东南部,海拔高度为3676米,是爪哇岛的最高峰。根据统计数据,从1818年开始,这座火山已经发生过55次强度在2-3级之间的喷发了。在平时,它也会向外隔三差五地释放出少量的火山灰或者火山气体。

根据印度尼西亚火山调查局(PVMBG)的报道,从12月初开始,这座火山的山顶就有坍塌的迹象,他们的传感器也明显检测到了地震活动的提升。到了2021年12月4日,岩浆终于从火山口流了出来,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火山灰、火山碎屑、土壤等,沿着火山的山坡迅速滚动下来。

火山喷发过程中,这些火山碎屑是最恐怖的,它们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数百公里!在这样恐怖的速度和温度之下,火山碎屑的破坏力可谓是所向披靡,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周围的生物也将会遭遇灭顶之灾。在12月4日的喷发中,塞梅鲁火山滚烫的火山碎屑甚至形成了巨大的火山云,一直冲到15公里的高空!


在这次火山喷发的前后,当地还下起了大雨。你可能以为雨水能够熄灭岩浆,其实不然。混合了雨水的火山碎屑流变成了强大的泥石流,就像是由混凝土形成的河流一样流淌下来,填平了所经过的一切道路,冲毁周围的建筑。

据报道,在火山附近就有村庄,这一次火山爆发摧毁了大量的房屋,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根据最新的数据,目前已经有46人在这次火山爆发中死亡,这个数字甚至可能进一步提高。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无力。而世界上的活火山,也不止这一座。


12月3日,日本在7个小时内出现了3次地震,而且震中距离富士山非常近,这导致许多日本居民不禁担忧:这座活火山是否已经表现出了喷发的征兆?日本专家表示,最近富士山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短时间内应该不会爆发。

不过,美国有科学家认为,富士山上一次喷发已经有几百年的时间了,这座活火山早晚会再次喷发,甚至有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如果真的是这样,日本方面可要提前做好准备了。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R1IGG450512KFEI.html?f=post2020_dy_recommends


火山突然喷发!已致6死8失踪 火山游“大热”背后需“冷思考”

央视财经 2019-12-10 19:39

图片
当地时间9日下午2点11分,北京时间9日上午9点11分,新西兰怀特岛火山突然喷发。

图片


新西兰警方称,火山喷发时,岛上共有47名游客,其中6人已经确认遇难,8人依旧下落不明30名伤者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多人烧伤严重,另有3人已出院。由于目前岛上已经没有生命迹象,所以失踪者生还的可能性不大。

图片


经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证实,火山喷发时有47人在岛上,其中包括24名澳大利亚人、9名美国人、5名新西兰人、4名德国人、2名中国人、2名英国人和1名马来西亚人。
 
图片

据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消息,经多方确认,两名中国公民在怀特岛火山喷发事件中受伤今天下午,在得悉两名伤者所在的具体医院后,中国驻新西兰大使吴玺即安排使馆官员分别前往探视。使馆官员会见院方人员,要求院方尽最大努力救治伤员,确保伤者顺利康复。下一步,使馆将继续与有关各方保持沟通联系,做好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


目前两名中国伤员的信息还没透露。


△截图自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官网

新西兰总理通报最新情况
目前岛上没有任何生命迹象

据最新消息,10日下午,新西兰警方确认一名伤员死亡,怀特岛火山爆发造成死亡人数更新为6人。


图片

新西兰总理 阿德恩:警方在昨晚出动了警用鹰式直升机、救援直升机和新西兰国防军飞机,对怀特岛进行了多次空中侦察飞行,火山喷发以来,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显示。


阿德恩称,除新西兰外,还有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和马来西亚的游客。随后,阿德恩赶赴现场会见了救援人员,询问工作进展,之后又前往医院探望伤者。

新西兰国防军今天将首度接近岛屿,施放无人机以评估环境。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警方将重启救援行动,搜寻失踪游客。

与阿德恩一同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警方负责人说,今天警方的重要任务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上岛,搜寻失踪的8名游客。

怀特岛位于新西兰北岛丰盛湾以北约50公里处,是一座活火山岛,且长期处于活跃状态,经常喷发出浓烟和气体,地表温度高,景观奇特,是新西兰一处著名旅游景点。


图片

人们可以乘船或坐直升机游览怀特岛,如果安全条件许可,游人甚至可以进入主火山口。历史上,怀特岛火山喷发次数频繁。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39356650&ver=3493&signature=yvLFqdv3QgB2vBwBvtAZHqEWaMwteM0FwepTkaAmAWPhRbkJY5RUbAjY7agc8IlaXdFBY**29yJyh79zxUhS26nHolJ9OSj8bgcJ1dpoB9I65F5DwzjciXdBKwLVszva&new=1


龙卷风袭击美国中部已致80多人死亡 

2021-12-12 04:19

超强龙卷风席卷美国中部多州:电闪雷鸣 沙尘漫天

 超强龙卷风席卷美国中部多州:电闪雷鸣 沙尘漫天

新华社芝加哥12月11日电(记者徐静)据美国媒体11日报道,美国中部6个州10日夜间遭遇至少30场龙卷风袭击,截至目前已造成80多人死亡。

报道说,遭龙卷风袭击的6个州是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伊利诺伊州、肯塔基州、田纳西州和密苏里州。

肯塔基州州长安迪·贝希尔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该州一家生产蜡烛的工厂遭彻底摧毁。龙卷风发生时这家工厂内有约110名工人,目前死亡人数为79人,最终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00人。肯塔基州已进入紧急状态,州国民警卫队正在参与救援。

据报道,此次龙卷风袭击造成阿肯色州一家养老院1人死亡、5人重伤;伊利诺伊州一个亚马逊仓库的屋顶被掀翻,至少2人死亡;田纳西州和密苏里州分别有3人和1人死亡。

据美国电力跟踪网站数据,此次龙卷风袭击造成其中4个州33万多用户断电。美国国家气象局在10日发布龙卷风预警时表示,预计至少有2500万人口将会受到此次龙卷风袭击的影响。https://www.sohu.com/a/507392978_267106

2021年12月潮汐组合预报:强潮汐时期

已有 2008 次阅读 2020-9-13 11:52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潮汐组合, 潮汐预警, 日月大潮, 近地潮, 月亮赤纬角

                          2021年12月潮汐组合预报:强潮汐时期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韩延本,马利华


       2021年3-6月、11-12月为强潮汐时期,1-2月、7-10月(异常多的4个月,值得关注)为弱潮汐时期。

       潮汐组合A:12月6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6.35度,12月4日为日月大潮,12月4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震级(M)发震时刻(UTC+8)纬度(°)经度(°)深度(千米)参考位置
5.12021-12-10 07:32:1844.10-129.4510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
3.32021-12-10 01:36:3234.2285.2310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
2.22021-12-09 22:49:3325.48117.995福建泉州市永春县(有感)
5.42021-12-09 21:52:33-5.10152.3020新不列颠岛地区
5.82021-12-09 10:05:0729.30129.5010琉球群岛
5.12021-12-09 00:46:3643.75101.8510蒙古
5.12021-12-08 23:38:2044.20-129.5010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
3.82021-12-08 17:18:5833.48121.1415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海域
3.22021-12-08 12:23:1928.7787.3510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
5.72021-12-08 09:21:0744.52-129.0310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
5.72021-12-08 08:36:4044.43-129.8510美国俄勒冈州沿岸远海

       潮汐组合B:12月1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0.29度,12月11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C:12月20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6.32度,12月19日为日月大潮,12月18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D: 12月2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1度,12月27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计算表明,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相遇(日、月、地在赤道面成一线)使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减慢,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扩张,径向收缩,有利于南北挤压东西张裂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相遇使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低纬度地区地球表面地壳纬向收缩,径向扩张,有利于东西挤压南北扩张的地震和火山喷发。这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震在不同的潮汐组合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76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354.html 

日美灾难预测:美国48小时连发100多次地震!日本也陷入同样恐慌

已有 533 次阅读 2021-12-11 06:11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美国48小时连发100多次地震!后续可能比新冠更恐怖?日本人也慌了

2021-12-11 02:37:43 来源: 洽洽是你  

据环球网12月10日报道,最近一则消息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恐慌,美国监测到俄勒冈海岸附近从12月7日凌晨到12月9日的48小时内发生了近100多次地震。


据悉,仅5.0-5.8级强度的地震就发生了至少9次,但陆地上并不会有强烈震感,因为地震发生在海里的布兰科断裂带,这种地震不会引起海啸。布兰科断裂带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发生过超过1500次4.0级以上的地震,震动通常会持续数天,最长的可能有数周。


而48小时内震动近100次的数据还是让美国人感到焦虑,因为此次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频次是自1980年来年平均次数的三倍。这让人们想起1700年1月26日发生的卡斯卡迪亚地震,导致近20米高的海啸席卷美国陆地,震级达到8.7-9.2级左右,造成的海啸直接扫荡了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甚至波及到了日本。


而美国西岸海底大地震发生的周期为300-1000年一次,而1700年大地震距今已经过去300多年,美国又陷入了恐慌中,担心布兰科断裂带不同寻常的地震强度可能造成1700年的悲剧重演。


但华盛顿大学太平洋西北地震网络主任哈罗德·托宾称,布兰科断裂带不一定会引发大地震,也不一定会造成海啸威胁,因为震级相差不大,不一定会是“大地震的前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国人担心“大地震”的前几天,日本也陷入了同样的恐慌,当地时间12月3日2时到9时接连发生了4次5级以上的地震,日本气象厅紧急发布预警,告诉民众可能在未来两三天可能都要发生一定规模的地震。


很快就有日本民众猜测这是南海海沟地震的前兆,也可能是富士山结束休眠的信号,一旦富士山喷发,将导致日本面临巨大灾难。巧合的是,上一次富士山喷发,就在1707年10月28日,与卡斯卡迪亚大地震相隔不过6年。

随后,“日本沉没”“火山喷发”“大地震”接连登上热搜,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紧急回应,接连地震没有引发海啸,但民众应该加强防范意识,日本政府将会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制定避难计划。


日本、美国附近都发生频繁地震,也难怪人民要感到恐慌了,一旦发生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灾难,将比目前摆在全世界面前的新冠疫情还要恐怖,但在灾难没有来临前,还是先积极抗疫吧。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QTEID8P0552DUK0.html

美加州遭遇罕见干旱:地震不发大旱不止

已有 1259 次阅读 2015-8-16 04:57

美加州遭遇罕见干旱:地震不发大旱不止

             杨学祥,杨冬红


      最近有两条新闻吸引人们的眼球:


      其一是美加州遭遇罕见干旱将严控淋浴喷头促节水;

      其二是罕见干旱美加州水库“投球”节水。

      2012年2月20日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美国加州严重干旱已经持续了4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逐年增强。

      中新网2015年4月2日电据“中央社”报道,由于严重干旱,美国加州州长布朗(JerryBrown)下令实施强制性限水措施。这在加州历史上是第一次。

http://news.sina.com.cn/w/2015-04-02/091631674063.shtml

      我在2014年1月4日指出,1月2日美国遭暴风雪袭击积雪成灾。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2012年高温干旱和2013年极端天气,2014年将持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2014年11月,美国迎来历史性暴雪,创纪录的寒潮席卷全美国,50个联邦州气温全部低于零摄氏度,就连夏威夷也结了冰,创美国38年最低气温纪录。美国东北部更是遭遇最强暴风雪,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在受灾最严重的布法罗市称“这是历史性暴风雪”,3天降雪量逼近年均降雪量。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部分地区可能打破1.93米的单日降雪量纪录。

      2012-2014年美国美国从高温干旱到暴雪严寒,气象能量集中在美国发生,符合点源喷发机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6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5136.html

      我们在2013年12月23日指出,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日美面临重大自然灾难。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2117.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3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7825.html

      2015年7月末,阿拉斯加地震连续发生:美国强震还有多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917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844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5498.html


      2018年,美国先后遭遇极端寒潮、流感、大震 、暴风雪等重大灾害的袭击,大自然的能量集中是主要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9481.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早在2012220日我就给美国同行发出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9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美国专家表示,加州和西部大部分地区,将对抗预期在未来几个月将更将恶化的干旱。而且负面的冲击更加严重,因为科学家甚至预测在本世纪中期以前,加州将面临超级干旱。

如此看来,美国干旱不仅与大震有关,而且与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喷发有关。地下的巨大能量蠢蠢欲动,是干旱、大震和超级火山喷发的动力。

我在2012729日指出,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4次(截至到2012年为6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98972

20097月,美国黄石公园火山活动加剧,与黄石火山遥相呼应,进入2011年之后,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的乌图伦古超级火山也有了“不安分”的迹象。据英国《每日邮报》披露:乌图伦古火山近些年已进入活跃期,地下岩浆池正在急速膨胀,甚至已经开始影响当地的地貌。

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超级火山活动加剧值得关注。美国干旱并非只是气象灾害,构造干旱也在其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6940.html

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日美面临重大自然灾难。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2117.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324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球面大气、海洋和地壳传递能量的方式和特征

 

目前有关大气、海洋和地壳的能量传递模型都是建立在平面模型之上,事实上,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表面的大气、海洋和固体地壳都是是一个球面,球面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暴风雪、海啸和地震远距离传播的方式和特征。

研究表明,点源激发的球面大气、海洋和固体地壳震荡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密度变化,与单位时间扩散的大圆周长C成反比。设总能量为Q,能量密度为δ,穿过的面积为S=Cl = 2πRlsinφ,l为单位弧长,R为地球半径,φ为圆心角。则有

δ= Q/S = Q/ (Cl) = Q/ (2πRlsinφ)                               (1)

其中,圆心角φ为点源和地心连线与大圆上任一点和地心连线的夹角。同样,在球壳中点源喷射造成的球面对流,也会有扩散、集中、返回的震荡过程(见图5)。


图1  点源激发的大气流动、海洋震荡和地震波传播在球面上的能量密度变化(杨冬红,2009,2014)

由(1)式可知,在φ= 0和φπ时,能量密度δ为无穷大,在φπ/2时,即经过地表最大圆时,能量密度δ最小。这就是说,假定大气流动总能量在传播中无损耗,点源及其地心对称点处的能量密度最大(杨冬红, 2009)。

这一模型既可以解释北极大气和海洋等位面下降导致北半球低温暴雪频发和南极大陆沿海异常变暖(通过海冰气候开关效应阻止拉尼娜的发生,使拉尼娜可能夭折),也可以解释震洪链、旱涝链和高温暴雨链的发生原因。同样,这一模型可以解释海啸波动为什么在地震球面对称点的能量最大。

2003122322时左右,“重庆开县井喷”发生,历时84小时,大约17.521百万立方米石油天然气喷入大气中;2004925日,开县惨遭20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灾,部分地区为500年一遇。2008512日四川汶川发生级地震;200974日地震灾区遭遇“7.14”暴雨洪涝灾害。2013420日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77日晚至10日,强降雨侵袭四川,成都、雅安、乐山、眉山、德阳、绵阳大部及广元市西部出现了区域性暴雨,都江堰气象站日降水量已超过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值。20138614时,在全国2418个国家级自动监测站中,高温排行前十名全部超过40℃,其中,浙江8个地区榜上有名,浙江余姚的气温更是达到了42.1℃;2013109日),在福建登陆的台风“菲特”,却让浙江东部的余姚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降雨,70%以上城区受淹,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受灾人口超过83万人。点源喷发导致的大气环流是合理的数学模型,能量在喷发点及其球对称点达到最大值(见图2)。

地球赤道圈的周长为4万公里,地震对称点相距2万公里。北纬49°为美国、加拿大国境线,是卡斯卡迪亚俯冲带的中心。其球面对称点在南纬49°的大西洋上。由于大陆和海岛的阻隔,地震引发的海啸被日本列岛和南太平洋诸岛阻挡,形成了跨越千里的特大灾害事件。日本在卡斯卡迪亚俯冲带的同一半球内,海啸能量和高度不是最大的,在球面波的运动中处于能量的扩散状态,并在1万公里处达到最小值。图展示的7500-8000公里距离表明,本次海啸的规模远远小于1960年的智利地震。

1960522日,智利中部太平洋深海沟发生里氏8.3级大地震,产生最大浪高25米的大海啸,海浪以640千米/时的速度横扫太平洋,造成1万多人遇难,沉船几千艘,这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广的地震海啸之一。日本也位列其中。因为智利和日本分属于两个半球,智利地震中心位于3..2°S76.6°W,日本东京位于北纬35°69′—东经139°69′。两者接近为球面对称点,并有连续的海洋链接,达到最远距离(大约为日本到北美地震中心距离的2倍,15000-16000公里)

2018年11月8日以来的加州山火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点源能量喷发,所形成的大气对流如图2a。山火热流上升到高层,并流向球面对称点,变冷后在低层流回美国,导致极地冷空气趁势而入,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美国东北部的暴风雪。加州山火是这场气象灾害产生的动力。这样的大气对流也可以根据能量大小,形成图2b的半球循环。


点源喷发在全球壳a和半球壳b中的对流(杨冬红,2009,2014

 

干旱、山火、暴雪、寒流,美国灾难源于加州地下能量释放,由此引发的点源能量喷发模式即将进入能量释放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4034.html 

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点源喷发不仅能造成球面大气对流,而且能产生相应的大气蜗旋,从而干扰正常的大气对流,形成极端事件和极端灾害。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加州多次发生的山火,其主要原因是地下能量的释放,山火的热能又加大了点源喷发的强度,扩大了点源喷发的全球大气对流规模,分裂了极地涡旋,干扰了大气正常流动,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冷暖变化对流新体系,导致美国极端灾害恶性循环,形成超级灾害链。这就是不稳定系统的蝴蝶效应:微力引起的动态平衡破坏,使能量向特定方向集中,形成难以估量和预计的超级灾害链。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微力迭代效应”。

我们已多次发布相应的警告。

http://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641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948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115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足够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地震活动也会产生相应的球面大气对流,影响大气对流的正常结构,形成相应的灾害链。

  

相关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Yang Donghong,Yang Xxuexiang, Liu Cai. Global 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Indonesia[J].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6, 213: 10231027.

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2011.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tidesandearthquakes in global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2011, 54(4): 926-934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 (6): 18131818YANG Dong-hong, YANG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1818.

4. 杨冬红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615.

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6.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7. 杨冬红.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Yang Dong-hong. 2009.Tidal Period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D]. [Ph. D.thesis]. Changchun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8. 杨冬红杨学祥.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81):58-70

Yang D H, Yang X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81):58-7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67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83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619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6328.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2021年12月13日早报
下一篇:美国灾难进行时:史上最大灾难之一 美国龙卷风卷走了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