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时空新发展显示第3次科学革命已经到来(12)

已有 2669 次阅读 2013-10-1 19:29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显示, 时空新发展, 第3次科学革命, 已经到来

时空新发展显示3次科学革命已经到来(12)

 

((11))

 

6.2.3.所谓“希格斯机制”和“希格斯粒子”根本不可能存在

 

1962年又发现当连续的对称性发生自发破缺,就会出现一些静止质量为零、自旋为零,的玻色子,所谓:“戈德斯通(JGoldstone)粒子”。而在自然界中已知有光子是静止质量为0,自旋为1,的玻色子。不应再有另外的静止质量为0的粒子。

1964年和1966年,希格斯(Higgs)在此基础上,以一种最简单的场论模型为例,提出所谓的“希格斯机制”。他认为:由于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它与“一般有静止质量的粒子有3个极化方向”不同,只有两个与其动量方向垂直的横极化,而没有沿运动方向的纵极化。而且,通常复标量场的两个实分量都是具有“非零的”静止质量。希格斯研讨满足定域 U(1)规范不变性的复标量场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当选取其中的一种特殊参数,使U(1)规范不变性遭到破坏的同时,却使得原应为光子的粒子,出现了纵极化分量,静止质量不再是零。而标量场的两个有静止质量的分量,就只剩了一个。即:由于对称性发生了自发破缺,标量场的一个分量所转化为的零静止质量的戈德斯通玻色子,变成了原应为光子的粒子的纵分量,而成为具有静止质量的粒子。而标量场剩下的另一个有静止质量的分量就成为所谓的“希格斯粒子”。这种转换机制就是所谓的“希格斯机制”。才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谓“希格斯机制”和其中甚至被认为是一切粒子质量来源的“希格斯粒子”是迄今拯救所谓“标准模型”的唯一重要因素。

虽然,迄今已经多次足够能量的实验努力,仍然尚未实际找到牵涉有关理论成立基础的,所谓“希格斯粒子”。

解决有关理论中“质量问题”这个根本困难的所谓“希格斯机制”,也因迄今尚未实际找到所谓的“希格斯粒子”,它的客观现实性也就还不能肯定。

现在,仍然寄希望于新的高能对撞机的高能粒子碰撞实验,能够找到所谓“希格斯粒子”、实现所谓“希格斯机制”。

 

然而,我们知道:光子虽无静止质量,却仍有运动质量、动量只是大量光子统计表现的电磁波才有两个所谓“横极化”,单个的光子,根本不存在与其动量方向垂直的两个所谓“横极化”。

因而,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由这样的希格斯机制使光子产生静止质量。更不能说它是一切粒子质量的来源。也不可能找到那个必须有才能挽救所谓“标准模型”的所谓希格斯粒子那样的东西。

 

更高能量粒子的碰撞实验可能产生某种新粒子,但绝不可能是一切粒子质量来源的所谓希格斯粒子。

 

   以上各点,足以说明,所谓标准模型,实际上,完全不能满足符合客观实际的基本标准。

 

  实际上,现有理论尚未解决可变系各种高次线时空多线矢力,强力和弱力作用下基本粒子的形成、演变规律,就不可能认识和解决有关问题。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729411.html

上一篇:“三高”新克星——黄连素
下一篇:时空新发展显示第3次科学革命已经到来(13)
收藏 IP: 123.123.249.*| 热度|

1 罗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