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应如何看所谓“中国科学精英老龄化太严重!”

已有 2598 次阅读 2013-2-17 11:14 |个人分类:其它|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应如何看, 中国科学精英, 老龄化太严重

应如何看所谓“中国科学精英老龄化太严重!   215《东方早报》报道,根据“两院”官网数据统计,现任“两院”院士年龄主要集中在70-89岁之间,40-49岁院士比例很低。 【科学网】发表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李侠博文《中国科学精英老龄化太严重!》引发热议。  

因而,不少人认为:在我国,院士年龄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院士不只是学术荣誉称号,还与相关的利益挂钩。

当选院士后,院士有着特殊的学术权力,这制造了学术的不平等竞争,既影响学术创新,也导致学术风气不正,学术评价时不看能力,而看身份和资历,导致论资排辈盛行。

  如果院士只是荣誉称号,当选院士不享有相应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学术待遇,尤其是学术待遇,年龄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去利益化,就是去除权力,让院士成为一种学术成就与荣誉的象征,可以终身制,但在学术资源和利益的占有、分配上没有额外的特权。

这种利益挂钩,也是近年来院士评审、管理遭遇社会诟病之处,由于当选院士,不但是个人的荣誉,影响到自身的利益,还关系到院士所在机构的荣誉,以及未来获得的课题,在学术评审中的话语权,因此,在院士评审中,出现“公关”、“跑要”等不正常现象;或许,这才是院士“老龄化”的本质原因。

对此,“两院”曾反复强调院士是学术荣誉,提醒院士避免参加各种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等活动。科学院还曾要求新当选院士现场集中公开签署承诺书,对履行院士职责、严格自律做出公开郑重承诺。但是,院士利益化的问题,显然很难通过院士自律解决。

  在目前的院士评审、管理制度之下,要解决院士“老龄化”的问题,有必要推进院士去利益化的改革。就是因为学术利益源于院士在各种学术活动、评审、评奖中拥有的权力。去利益化,就是去除权力,让院士成为一种学术成就与荣誉的象征,可以终身制,但在学术资源和利益的占有、分配上没有额外的特权。

  只有让院士回归学术荣誉,与各种利益脱钩,才能让院士称号发挥其激励学术创新的作用,而不是适得其反。这不但让“两院”成为真正的学术共同体,也会带动我国学术管理、评价制度的整体改革

      在此,似乎: 院士的年龄高,就是院士制度弊端的具体表现。 而所谓 “院士利益化”就是院士制度弊端的“根源”。       其实,这种看法很是偏颇,并会引导到错误的解决方向。 首先,院士的年龄高,并不是院士制度弊端的具体表现。 所谓“院士”应是在某个学术领域具有国际先进甚至领先的高水平的成就、知识和能力。 这就必然需要多年的学习、积累、展现、考验,就不是低龄所能做到。 当然,只要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年龄愈小愈好。 但是,只要在某个学术领域成就、知识和能力达到应有的高水平,并能保持,就应有终身制,也不应因为年龄高而否定或取消。 因此,一定的高龄是必然的。 并不能认为就是院士制度弊端的具体表现。   再则,什么是所谓 “院士利益化”?! 那么,究竟是什么“利益”呢? 是一定的工资、待遇吗? 按照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由他、她们的水平和贡献,给以适当的优厚待遇当然是恰当且必要的。 是“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吗? 这怎能把它看成是他、她们的“利益”呢? 应该说是他、她们的职责和义务啊! 院士既是在某个学术领域具有高水平成就、知识和能力,除非他、她们身体不好,而不能参加,就应欢迎他、她们多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学术活动,充分发挥他、她们的作用。     为什么要限制院士参与评审、鉴定、咨询等活动?     为什么要让院士只能成为只是一种学术成就与荣誉的象征?   问题在于:院士有所谓“特殊的权利”!     是什么“特殊的权利”呢?     似乎是所谓“获得课题和在学术评审中的话语权”,但是,关键还在于: 为什么只有院士才能,且一定能,获得课题? 难道是只有院士才在学术评审中的话语权吗?       是否获得课题?    不应由其职务或职称决定,而只应由其重要性、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先进性等因素决定! 怎能只有院士才能,且一定能,获得课题? 这就在于:评审工作的原则性和公正性。必须由负责评审的单位严格掌握,与院士制度本身无关。   学术评审究竟应由什么决定? 院士以其在学术领域的高水平,当然,会,也应,被邀请参与评审,在评审中当然有话语权。 但是,评审的决定,决不能只以院士的意见为准。 而只能是看有关意见是否符合该问题的客观特性和运动规律?是否科学?是否正确、恰当?  谁也不能有以不正确、不恰当的意见作为评审决定的“特殊权利”,而只能由负责评审的单位严格掌握,也与院士制度本身无关。       其实,只要包括原始在内的一切职务、职称的评审,都能按原则,由负责评审的单位严格掌握,也就不会出现在院士评审中,出现“公关”、“跑要”等不正常现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662492.html

上一篇:理论物理学要点及其发展(78)
下一篇:理论物理学要点及其发展(79)
收藏 IP: 123.123.248.*| 热度|

3 罗帆 张学文 赵国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