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谈起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时,提到了爷爷奶奶讲的故事,说到了死去的人对活着的人护佑和监督。他认为,这种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朴素观念,对自己小时候道德观念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他们的故事里,死去的人其实并没有远去,而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一直在暗中注视着我们,保佑着我们,当然也监督着我们。这使我少年时期少干了许多坏事,因为我怕受到暗中监督着我的死去的祖先的惩罚。当然也使我多干了很多好事,因为我相信我干过的好事迟早会受到奖赏。
这不禁让人想到印光大师对因果报应的强调。印光法师非常强调因果观念的重要性,他认为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教育的核心和基本就是因果,因此他的文钞中因果报应轮回的字眼随处可见,不厌其烦地重复教导。
佛所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乃发挥因果之究竟者。有谓因果为小乘,而不肯提倡,是皆专事空谈,不修实德者。如来成正觉,众生堕恶道,皆不出因果之外,何得独目之为小乘乎。其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所谓道,果何道也。非诚明合一之道乎。诚即明德,乃吾人即心本具不生不灭之妙性,乃性德也。由无克复之功夫,则不能显现,故谓之为阴。即明明德之上一明字。乃朝乾夕惕,兢业修持之功夫,即修德也。修德之事显著,故谓之为阳。修德功极,性德圆彰。诚明合一,即所谓明明德而止至善也。前此之功夫,为格、致、诚、正、修。后此之事业,为齐、治、平。然此诚明合一,明明德而止至善,以迄于齐、治、平,非凭空即能如是。固自有使之不能不如是者在。何为使之不能不如是者,即所谓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也。人虽至愚,决无好凶恶吉,幸灾乐祸者。闻积善必有余庆,积不善必有余殃,贤者必益加勤修,不肖者亦必勉力为善。勉为既久,则业消而智朗,过无而德明。昔为不肖,今为大贤。是知诚明之道,于自修则已具足。于教人,非以因果相辅而行,亦不易尽人悉各依从也。合因果诚明二法,方为圣人继天立极,垂型万世之道。亦即自心本具之光,与普照法界之佛光也。(续)婺源佛光分社发隐
当然佛教的因果观念更系统更精致,教化的作用更强,而没有弊端,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体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