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蕭重發先生的評論點評

已有 4249 次阅读 2009-3-21 14:15 |个人分类:挺偽科學|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医, 科学, 伪科学, 风水, 科学主义

蕭兄在劉進平教授博文後曾貼出兩個評論的帖子,他要求在下予以點評,我覺得這是一個深入交流的好機會,談談我的看法,也歡迎重發兄、劉教授批評指正。


【我觉得有几个概念要搞清楚:科学(science)、非科学(non-science)、反科学(anti-scinece)、伪科学(pseudo-science)。

前三者刚好组成一个集合(科学、非科学、反科学),就是把这个世界的一切东西按科学的标准来划分。这是一个分类学的知识问题。当然其中隐含了科学的强势及其内在的价值。但至少这是一种事实区分。

但是伪科学不在上述的分类里面,它直接跟科学组成一个集合(科学、伪科学),但这种分类不是事实的分类,而是一种价值的区分。为什么世上有伪科学,那是因 为科学太强势了,在大家的眼里,科学代表着正确,而其他的一切东西就是不正确,所以,其他的东西为了获得大家的认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伪装成科学的样 子,这个时候这种东西就是“伪科学”,而伪科学按其内容来分是可以分为上面我说的三类(科学、非科学、反科学)。如马哲是哲学(非科学),但在中国却伪装 成科学(伪科学),如气功是一种文化,但它也伪装成科学(伪科学),但或许气功本身有其科学的因子。再如水变油,永动机是反科学,但它却伪装成科学的样子 (伪科学)。

总之,(科学、伪科学)是一个价值概念,而(科学、非科学、反科学)是一种事实概念。伪科学你一下子是反不了,因为它是科学的倒影。科学越强势,伪科学越厉害。】

蕭兄對於科學主義的總體態度與在下接近。但是,在某些細節方面仍然有分歧:

我認為科學、非科學是一個基於內容的劃分,也可以說成是“事實概念”。但是,“反科學”就內容來說當然屬於非科學,就其論題涉及範圍來說,必然要與科學相重合,否則就談不上什麽“反”。就這層意義上說,似乎也可以說是所謂“事實概念”,但是站在科學主義立場上看,“反”也包括了態度、立場,這樣似乎也是價值概念。

“偽科學”按我的理解,應該是所謂“事實概念”,一切本來并非科學的東東偽裝成科學都是“偽科學”,
如果不接受科學主義假定,不假定科學就是正確的、合法的,偽裝成科學本身并不一定就是負面的價值。

例如,我的牙齒掉了裝了個假牙。它明明不是原本的牙齒,卻偏偏要做成牙的樣子,甚至由於我的牙齒比較發黃,假牙還要做成發黃的樣子來,這當然是偽裝,但是我們很少以輕蔑的口吻說是個偽牙。這是因為,假牙可以發揮正面的作用,如可以幫助我吃東西,讓我說話 不漏風,讓我笑起來時沒有顧慮等等。我認為,假牙是個描述性的概念。

同樣,偽裝成科學的偽科學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揮正面作用。沒有理由一定要認定它就是消極的東東。

結論:只要撤掉科學主義的假定,以上的概念都應該是描述性的概念。


【但科学和伪科学区别应该是有一定标准的, 而非简单的价值判断, 就像真货和假货的区别一样.
————当然有标准阿,但这个标准是价值标准。任何东西其实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但由于现代科学的强势,导致不符合现在主流科学的其他一切东西为了 博得认同,都只好伪装成科学的样子,这个时候它就是“伪科学”。比如说中医,现在中医喜欢说自己是“科学”,它的意思就是说它符合现代科学那一套价值,这 个时候其实它就成为了“伪科学”。但你能说中医就不能治病了么?当中医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我,我就是中医,我就是几千年来能治病的中医时,它就不是“伪科 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伪科学仅仅是一种价值判断。伪科学是科学的孪生弟兄。他们如影相随。

至于你说“就像真货和假货的区别一样”,我是不赞成的,价值领域的东西,最好公权力不要介入。至于很多伪科学的东西打广告变成产品来挣钱,我们现有的法规就能处理(他们是价值中立的),不必再专门搞什么“伪科学法”等处理。一定要把行为和价值区分清楚!


以上我都同意,這恰恰支持我的觀點:偽科學應該是一種描述性的判斷,本身不應該賦予特定的價值評判。當然,現在社會上流行的用法是把偽科學當作一種貶義的價值評判的概念在使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810-221630.html

上一篇:回應“偽科學爲什麽要偽科學”
下一篇:【科學網】:做“科奴”有意思嗎
收藏 IP: .*| 热度|

5 鲍得海 马昌凤 刘进平 陈国文 iwesun

发表评论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