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民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xminmin1987 以幽默对抗荒诞!

博文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吊诡

已有 4466 次阅读 2016-12-22 17:33 |个人分类:学术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吊诡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吊诡

最近一位朋友想申请国外的博士,前段时间昼夜加班写了一份研究计划,请教了诸多老师与同学,可谓辛苦之极。然而当这份研究计划提交给国外导师,就被导师否了,然后又给了他一个新选题。昨儿发给我一看,原来这位导师做的是人文地理学。

其实仔细一想也不难解释其中缘故。前段时间,另一位朋友的研究计划也是被否了。究其原因,则主要在于中国的人文地理学专业一直被授予理学学位,因此人文地理一直走的是科学化道路。在中国的人文地理学中,经济地理一枝独秀,其他都不怎么发展。看看各个学校的地理学研究生招生,基本不是研究城市地理,就是做城市与区域规划,以及旅游地理。如果说有点人文地理味道的,可能就是一些历史系做的历史地理。但其中发展中的苦楚,旁人也不得而知。就想曾经辉煌一时的世界地理,由于长期得不到经费支撑。或者得到经费,但由于出国经费管理的障碍,如今也不得不面临几乎重建的命运。

因此,又何谈人文呢?什么事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什么事人本地理学,什么是女性主义视角,什么是空间正义,却不知从何说起。有些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的。而且我们的地理学研究,基本走的是计量地理的路径,不会计量地理似乎就无从做起。

对于什么是数据,认识也有所偏颇。国内对于DATA的理解就是数据,这本没有错,但其实DATA翻译为资料似乎更合适一些。因此,文本是数据,地图是数据,访谈也是数据,调查问卷得到的还是数据,不仅仅有数的才是数据。但即使有这样的认识,有时候也无能为力。因为对于文本数据的处理方法,我们不知道。

我们知道什么是统计回归,什么是计量地理,什么是逻辑斯蒂回归;但却不知道什么是文本分析、什么是深度访谈,什么又是参与式观察。即使后者有数据,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它们。对于什么是解释传统,什么是解读传统,两者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也从无接触。

整个人文地理学科越来越技术化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解决了地理空间数据的存贮与计量问题,让一些原本不能实现计量的地理数据可以处理,也因此中国人文地理学的计量之路、模拟之路得以更为畅通无阻。再加上中国人文地理学科长期被放在理学专业里,与人文和社会科学缺乏有效的交流。因此,导致具有人文关怀的人文地理学将可能更为衰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24092-1022592.html

上一篇:怎么激励政府官员推进改革?
下一篇:拍拍脑壳,空空如也
收藏 IP: 210.73.32.*| 热度|

11 赵建民 武夷山 朱晓刚 信忠保 刁承泰 高岩辉 冯兆东 徐令予 陈智文 贾晓婷 scripu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