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毕业的硕士毕业生,刘慧雅研发多区域CGE,谢翌宸研发DSGE,张帅研发气候分析的IAM,自己原创写程序。许多单位需要经济计算人员,可他们就是只要博士,进而要海龟,而不看“干货”,专业上喜欢可急功近利应用国外软件的,因为“保险”,我这学生具有独立研发能力却找不到工作,中国有什么自主创新?
2 最近审了一些国产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期刊论文,咋一看不怎么样,认真一看原来还不如乍一看:咋看是套用国外方法,没有创新。仔细看变量的意义说不清,得到的结果没有机理解释,每个符号表达什么意义完全回避了。有人从国外带回了软件,自己也没有弄懂,带着学生玩数据,开始他们正在形成一个包围圈。
3 中山大学派了两个大学生随我做毕业论文,忙,让吴静、顾高翔分别参与指导一个,所谓参与,他们比我投入。事实证明这两个学生潜力很大,韩钰论文发现了国际碳融资的复杂性,胡斐论文实现了区域创新动力学的自主体模拟系统。很痛心一些学校对大学生论文马马虎虎处理的做法。中国教育本来可以做得更好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11-564088.html
上一篇:
驳陈安:关于黄埔军校下一篇:
五一节的歌